弘易团队论坛、六爻占卜预测、风水堪舆策划服务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605|回复: 0

《道藏》《正统道藏》《道藏辑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1 20: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藏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能够搜集到的所有道教经籍安排起来的大型丛书。
    “藏”,读作zang,本义是储藏东西的地方。《汉书.文三王传》说:“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万斤”,指此。有一种观点,说《道藏》的“藏”
宁原是佛教用语。这个说法不一定可靠,因为汉代佛教初入中国,根本谈不上大部头佛藏的传播,倒莫加说是中国人用原有的“藏”字翻译梵文Pitaka(也是储藏所的意思)。道教中使用这个字,原指储存道书的处所或容器。例如,东晋上清派所造《上清太上八素真经》说,后圣李君受书为金阙君,“临去之日,及手书五星中皇上真道君、君夫入讳字及五通吉日,以白玉为简,丹玉书之一通,封以云  之函,印以三光之章.以付西岳华阴山石笥之内,又刻题笥上,其文曰:‘天地之宝珍,名山之绝藏,。”另一部上清派道书《太上九真明科》说,“太上:”标出九真三品之科,“帝君、上相青童君、太极真人于是退斋上清,奉受《素灵大有妙经》、《九真明科检》,秘于金藏玉匮,卫以玉童、玉女各三干人,侍曲灵文,散香虚庭。”成书于刘宋之前的《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说,道士登斋人室,三拜经前,“乃开八色之蕴,陈无上之宝藏,而执读《大洞》、《洞玄》、《道德尊经》、《八素隐篇》、《金真玉光》、《消魔散灵》、《招仙步虚》、《飞行羽经>。这里所谓“宝藏”,己具有“汇集、储存经典”的含义。稍后,《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云:“若见大藏,当愿,切除其灾害,施为福田。”应当说“大藏”一词也具有此义。在东晋南朝时代,道士收藏经书,短卷杂道书多用瓠卢,大卷经书或卷数较多则使用箱子、橱柜,一箱或一橱便是一藏。直到隋唐间,“藏”依然指这种收存道书和箱子或橱柜。《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诫营始》说“夫经皆须作藏”.就指经橱。
    我们今日所说作为道教经籍总集的道藏,在唐代叫作“道藏经”或“一切道经”,后者才是仿照佛教的“一切经”。“道藏经”,根据可考
的文献记载,始见于唐高宗弘道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元684年初)道士王悬河在成都刻的<道藏经序碑>。序有二:一高宗制,一武后制。这里的“道藏经”即相当于《道藏》.而“道藏”则与前述“藏”、“宝藏”、“大藏”同义。敦煌遗书S.1513有《一切道经序》,据内容可考为唐高宗作品,也许就是《道藏经序》之一。可见“道藏经”和“一切道经”是一个意思。不过大约自唐代起,就有人以“藏”或“宝藏”代指道经本身。成都道士黎元兴所造《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有云:“于是诸堂复有明师集众讲说一乘海空秘密之藏”,“一心修行一乘宝藏”。孟安排《道教义枢序》说:“玄言满于天下,奥义盈乎宝藏。”隋唐间还常常使用“经藏”一词,如《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二》《造品》说:“今之观内门户殿堂经藏.并制其像也。”《茅山志》唐碑存目有彭渎奉敕撰《经藏碑》。唐代还有几部题为“藏”的经典,如《太上开演
秘密藏经》(此书为唐高宗与潘师正问答录《道门经法相承次序》所引)、《无上内秘真藏经》等等。正式称道经总集为“道藏”,似乎始见于唐玄宗时撰的《道藏音义目录》,此书著录在《新唐书.艺文志》o到了宋代,这种用法就比较普遍了,但仍然继续使用“道藏经”——词.有时也称“大藏经”、“大藏”。“大藏经”很容易与佛教的名称发生混淆,因此后人也有称“道大藏经”的。
    《道藏》是怎样形成的
    在东汉时代,道教典籍很少,还没有编纂道藏的需要。虽然道教诞生之前就有论“道”的书,然而“道”这个词的含义十分广泛.有自然规律(尤其是天象运行周而复始、恒定不变的轨迹)、人的行为规则、命运(人力无法抗拒的必然)、方法、原理、自然(非有意造作)、宇宙本源、本体、绝对、无限等等范畴性用法,若将这些书都算作道教典籍,那将非常驳杂。刘向父子和班固曾分别著录道、房中、神仙等类书籍.“道”指诸子百家之一的道家,说明东汉以前神仙家书和道家书尚未合而为一。随着神仙思想和黄老道家思想的融合,道教诞生了,但早期正一道却只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经典,而没有将所有道家书纳入道教的记载,究竟哪些书属于道书,哪些书不属于道书,还不十分清楚。起初,各道派各行其道,互不相干;除了正一道有较严密的组织(东方张角一派的组织因黄巾起义失败而被打散)之外.其余道派多不存在有组织的活动;自称信道的人往往单独活动,个别传道;因此还不具备将相似信仰和修炼方术的书汇编成藏的客观条件。到了晋代,虽然有人开始搜集道书,如葛洪的师傅郑隐就收集到了许多道书,但这主要是供个人修炼,而并非有意识地要组织成一部大型丛书。葛洪著录这些书,也简单地分成道经和诸符两类,其中“道经”一项包括不少记、图和修炼著作,说明他还没有按—定的编纂意图设计出一种恰当的分类体系,将各派道书编纂成藏。
    东晋中叶之后,南方《上清经》、《灵宝经》、北方寇谦之所造《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录图真经》相继间世,由此形成上清派、灵宝派和北方新天师道。然而由于南北对峙、政治分裂,起初南北道派之间投有什么关系,关系较密的是上清、灵宝二派,“三洞”说就是他们提出的。
学术界有一种见解,即认为道士编纂《道苊》是由于佛教徒编纂三藏(经、律、论)的推动,“三洞”可与佛教的大、中、小“三乘”作比较。那
时道教受到佛教日益兴盛的刺激很明显,不过“三”的观念是中国原有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道教中,
“三”意谓着阴阳中和,意谓着天地人并参,意谓着天地水三元,意谓着众多,使用“三”的场合特别多。再者,说三洞源于三藏也没有根
据,因为三洞分类并不是指经、律、论。成书较早的《洞真太上素灵大有妙经》对三洞经书的评价是采用的中国传统的“三品”说,大、中、小
“三乘”勿宁说是借用。三洞分类法实质是南方新道派试图以自己的标准来改革、统一道教,并表示通过修习三组道经可以洞达真、玄、神的神学意义。如前所述.“三十六部尊经”之说大概也出现丁。“三十六”表示周遍之义,在道教中使用得很多。这就表明出现了根据某种意图、按照某种评价和选择标准综理众书的趋势。日本学者关于外来的佛教不断渗透,唤醒了各道派共同的民族意识的见解,也很值得重视。这种外部压力也促使道教徒将具有相似信仰的道书组织成藏。正如前面已经引录,使用三洞分类法组合众经,与用“藏”字表示汇集、储存道书的意思几乎同时,反映出将道书编纂成藏的努力约始于公元5世纪初,即东晋末刘宋初。著名道士陆修静整理道书,于刘宋明帝太始七年(471)奉敕撰进《三洞经书目录》,体现了已有的成果。陆修静,有人说他是灵宝派道士,有人说他是南天师道代表人物,而上清派又将《上清经》传授系统连接到他那儿。其实他并不专主哪一派的经书.而是兼通各派,这给他“总括三洞”以有利条件。据记载,陆修静著录的己行于世的道书共有1090卷,而当时已造的《上清》、《灵宝》、《三皇》三组道经的卷数却没有这么多,足见他整理过的道书并不限于这三组道经,而是包括他搜集到的所有道书。收集的范围限于经书、药方和符图,“本无杂书诸于之名”(甄鸾《笑道论》)。由于具有明确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并采用三洞十二部分类法总括众经,因此事实上道藏已经初见雏型。
    然而除了《上清经》、《灵宝经》和《三皇经》分别归人洞真、洞玄和洞神之外.其余道书如何归类,至今仍是一个问题。如果确认四辅分
类法也是陆修静的创造.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道藏经已经形成。性陆修静是否采用了四辅,还缺乏直接的证据。前面已经讲过,四辅法最晚出现在梁代,因此即使作最保守的估计,道藏的形成也不晚于粱代。有一件重要事实证明这一点,即梁代的三洞四辅经书分出来是一部独立的书,合起来则为某一部类的某一或某几卷(例如《传授经戒仪注诀》是《太玄经》第八卷),这清楚地表明是丛书之例。稍后,随着南北的交流.三洞四辅分类法也为北方道士所接受,成为编纂道藏的依据。北周天和五年(570),玄都观道士上《玄都经目》,著录道书6363爸,实际只有2040卷见有其本,但较陆修静时已增加了近——倍。建德三年(574).周武帝又令道士王延校定三洞经书,遍涉经传疏论,奏贮于通道观。《无上秘要》即辑自这部道书,所收经书大多为南方所造,尤以。洞真”、洞玄”居多。北周时,收集范围变得比较宽泛,诸子论也收入道藏。
    三洞四辅十二部分类法为历代编纂道藏所沿用,也是南北朝以后经藏管理的基本依据。约成书于隋代的《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记载的道经作藏方法,就是按照三洞四辅之目,将众书归类收藏于橱柜,标明类别,以便检索。书中还详细规定了经帙、经函、经厨、经架等藏具制度,反映出道藏规制已比较完备了。合帙法大约出现在此之前。从敦煌遗书可考,庸写本道经格式尚为明刊本《正统道藏》继承下来。说明随着国家统一,在官方的主持下也试图统一道经的书写格式,一是便于入藏,二是便于流通、管理。唐宋以后,道藏的编纂是由官方主持或资助进行的(这实际上从北周就开始了),体现出大—统特征。官方以统一王朝的行政命令,抽调各处旧本道藏或道书,派大臣、选道土校定,以官方意识形态和政治需要决定取舍.并以王朝的名义颁赐各处官观以道藏,这样,道书的收集、流通范围扩大了,管理水平也提高了。到北宋真宗时代,出现了以千字文为帙号的《大宋天宫宝藏》,徽宗时代又编纂成第—部刊本道藏,标志着道藏的完全成熟。此后的几部道藏皆沿袭弗替。早期的道书多为师徒间对天盟誓、秘密相传,不仅限制了传播,而且容易散佚。由王朝统一修纂道藏虽末完全打破这种局面,但对道书的保存起了积极作用。然而,统一思想、统一形式也窒息了个人的创新冲动。例如唐代以后道教发生了很大变化,道书的性质也随之更新,旧的分类格局已根本
无法容纳这些书,结果造成混乱,原先明确的类别反而模糊不清。但直到明《正统道藏》,仍然承袭名存实亡的旧形式。
      道藏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前面已经讲过,用三洞四辅十二部分类法组织众经,标志著道藏的形成,历代道藏相沿弗替。三洞四辅十二类,就是道藏的内部结构。但是请注意:十二类只是三洞之下的层次,四辅下面不再分类,因此道藏的内部结构并不是完全的两层次。具体地说,道藏的内部
结构如下:
    洞真部
    本文类  神符类  玉快类  灵图类  诺浆类  戒律类
    威仪类  方法类  众术类  记传类  赞颂类  表奏类
    洞玄部
    同上
    洞神部
    同上
    太玄部
    太平部
    太清部
    正一部
    这个结构比较简单而易于掌握,但是这仅仅适用了南北朝以前的道书,即便如此,太玄以下不再分小类,也不便于查校。当然不再分类也有其原因。按照道教的说法,三太辅三洞.正一通贯,总成七部。三太和正一只是辅成众经,不再分类,似乎勉强说得过去。其实四辅中除了正一部之外,都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弘易道法团队 ( 桂ICP备2023006885号 )

GMT+8, 2025-1-10 17:11 , Processed in 0.0762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