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团队论坛、六爻占卜预测、风水堪舆策划服务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491|回复: 0

道教基础之道士的宗教信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1 20: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道教的神职人员,道士们的人生理想服从于道教的宗教信仰,所以他们必须围绕着这一宗教信仰而安排自己的生活。因此,在这里我们还必须要对道士的宗教信仰作一些介绍,以便看他们是如何在神仙信仰的支撑下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的。
    “道”是道教宗教信仰的核心或曰最高准则,故在道士心目中,“道”及其化身“太上老君”老子具有至高无上的位置。可以说,他们皈依道教,就是皈依于“道”,皈依子老子,成为“道”与老子的狂热信徒。但是,正如前面所言,道教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制约,“道”、老子在宗教化的过程中实际上被神仙化了,“神仙”成了“道”、老子的化身,因此“神仙”便成为道教最为直接、最为显赫的崇拜对象。崇拜神仙即为崇拜“道”、崇拜老子,反之亦然,此为道教宗教信仰的最根本的特点。可以说,道土生活中的一切都与道教的这一神仙崇拜的特点密切相关。他们因崇拜神仙而皈依道门,而修道的目的则是为了成为神仙。当然,由于道教内部教派之不同,各派道土所崇拜、敬奉的神仙便有所侧重,比如丹鼎派道士重修炼故较为崇敬“仙”,符篆派道士则重祈禳故较为崇敬“神”,但不管如何,所信奉的都不外是神仙。因此,鉴于神仙崇拜在道土的宗教信仰中具有根本的意义,是道土宗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故道教又常被称为“神仙道教”或“仙道”,而道士也常被称为羽人、羽土、羽客等。
    道士的宗教信仰既然在于神仙,那么他们所信仰的神仙究竟是怎么宋的?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由于道教系多神崇拜性质的宗教,这便决定了道士们信奉的神仙极其众多,作为至高天尊的“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以及三天君和五老君等尊神,到包括四御(玉皇大帝、天皇上帝、北极大帝、后土皇祗)、三官(天官、地官、水官)、曰月星辰、风雨雷电、河岳山川诸大神,以及灵官(十天灵官、九地灵官、水府灵官、五百灵官等,皆系高功法师作道场时供9区使的小神,同时又司巡察世界,济世护法)、太岁功曹、城隍土地之属、瘟疫诸神、人鬼之神(包括各姓祖先、历代圣哲贤才、忠孝义烈之土等)、人体四时五行诸神,还有诸仙真,统统在信奉之列,由此而构成了道教所特有的名目繁多而庞杂不一的神仙系统。所谓“神仙”,便是对这一系统中众多信奉对象的统称。然而,如果细致区分,“神”与“仙”又有所不同。“神”一般指那些天地未分之时的先天真圣,如三清、四御、南辰北斗诸星君等,“仙”则指天地开辟以后得道成仙的仙真以及地方神灵。“神”.由于是先天而存在的,并且有天帝的封诰,所以能在神仙世界里担任或大或小的官职,故而也能得到道土们的祭祀;而“仙”由于是后天“得道”(或修炼而成,或经神仙点化而成)而成仙的,仅能长生不死,在神仙世界中不管事,专以逍遥自在为乐事,当然偶尔也管一点世俗间的事,所以一般不为道土们所祭祀。
    道土们所崇拜的神仙的来源,概而言之,一是继承来的,二是臆造出的,而这二者又常常是结合着的。所谓“继承”,就是将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的各种神灵和神话传说中的一些人物统统“接收”过来,力口以一定的改造,而成为道教诸神。比如在上古自然崇拜中产生的雨神、土地神、岳神、雷公、水神和曰月星辰诸神等天地神祗,以及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女娲、三皇五帝、大禹、九天玄女、西王母、东王公等人物,便都被道教吸收,或原封不动,或改头换面,成为道教神仙系统中的成员。所谓“臆造”,就是通过编造一段离奇曲折的故事,将历史上的一些显要人物,包括帝王将相、文化名流或技艺能手,如周文王、周武王、老聃、扁鹊、鲁班等,以及道教中的著名人物和传说中的古代仙人,如张天师、左慈、葛玄、陆修静、孙思邈、吕洞宾、陈抟、王重阳、丘处机等著名道士及赤松子、容成子、彭祖、广成子等传说中的“仙人”,渲染成得道升天的神仙。继承来的多为先天之神或既有之神,而臆造出来的则多为后天之仙真或仙化之人。前者属于“神”之范畴,后者属于叫山’之范畴。可以说,道教神仙系统中众多的仙真完全是道土们为了达到特定的宗教目的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臆瘟出来的,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八仙”,就是道士们臆造神仙的一个杰作。
    道士们热烈地信仰着神仙,也热烈地创造着神仙,他们广开“神”源,以种种方式宋塑神造仙。随着道教的发展,神仙的数额也越来越大。不但冥冥之中有神,各路仙人往来不绝于天地之间,就连人自身躯体的每个部位,也被臆造、安排了一位神仙,如<上清黄庭内景经)便认为人体中有八大宿卫,又有禀自然之道气的24位真人。而(老子中经)则详细地描述了存在于人体中的55位神仙的具体所处位置、职能,以及与人体之外神祗如何一一相对的情况。尽管这样,道士们创造出这些神仙,并非是将他们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而是按照区分高低尊卑及职能划分的原则,使他们各处其位,各司其职,组成一个庞大而有序的神仙谱系,从而使神仙世界亦如理想社会那样,整饬(chl斥)有序,和谐统一。当然,在道教初创时,这个神仙谱系还是相当简单的,神仙们的位置也往往不确定,处于显要位置的尊神只有黄帝和老子(后宋,黄帝的尊神位置渐渐丧失,而老子则凭借他是<道德经)的作者,始终居于神仙谱系中最高尊神的行列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的发展,道士们也掀起了造神拟仙的运动,而道教神仙谱系的建构也在此时初具规模。北魏高道寇谦之除了主尊太上老君外,还提出了三十六天宫均有宫主(神仙)的谱系,已相当可观。南朝名道陶弘景在神仙谱系的建构上,所费心力最大,所产生的影响也最大。他在《真灵位业图)中,将神仙世界划分为7个层次,每一层都有一位主神仙居于中位,其余诸神仙分列于左、右位或特意留置的散仙、女仙之位,使得在当时能搜罗到的近700名各类神仙秩序井然地各就各位,组成一个既庞大而又整饬的神仙阵容。如第一层,元始天尊居中位,左右分列着五灵七明混生高上道君、东明高上虚皇道君、紫虚高上元皇道君、洞虚三元太明上皇道君等。又如第三层,太极金阙帝君居中位,左右排列着黄帝、尧、舜、禹、孔子、尹喜、庄子、安期生、葛玄等由历史名人变化而成的仙人。像陶弘景这样精心排出一个道教神仙谱系,在道教史上还是首见,但他所列示的这一谱系并非是神仙谱系的最终形态。
    事实上,道教的神仙世界素宋是开放性的。道教教义向人们许诺,任何人只要修炼得道即可跻身仙界,位列仙班。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道士,使他们树立起修道理想,并坚信只要精诚修炼,即可实现理想目标,羽化成仙,从而依其阶次而升入相应层次的天界。所以,道教神仙谱系在陶弘景之后仍不断扩充,不过发展到宋代,道教神仙谱系便定型为10层结构,定编的主神也不再变动,显示着道教神仙谱系的建构已基本完成。其结构特点是这样的:最高层是三清,目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第二层是四御;第三层是曰月五星诸神;第四层为四方之神,即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第五层为历代传经诸名法师,如玄中大法师、灵宝三师、三天大法师等;第六层是雷公、电母、龙王、风伯、雨师等;第七层是五岳神、诸山神以及各洞天福地仙官;第八层是北阴酆(feng封)都大帝、水府扶桑大帝及所属诸神;第九层是各种功曹、使者、金童、玉女、香官、仙吏等;第十层为城隍、土地、社神及门神、财神、灶神等。
    可以看出,道教神仙谱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世间万事万物几乎都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化作神仙,并在神仙谱系中获得一席之位。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一庞大而又开放的神仙谱系,可以在两方面对道土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可以强化道土们的宗教信仰及其感情,使他们虔诚地匍伏在神仙的脚下,安心地过那种崇拜不已而信仰不止的宗教生活;这种生话带有神秘感,在神圣的体验中又渗入了恐惧和敬畏的成分。因为有这样一个庞大而又分工明细的神仙队伍的存在,道土们相信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神仙在暗中监控着,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因言行失慎而获罪受罚,轻则减去修道之功和阳寿,重则打入地狱,身心之苦永难解脱。其次,又能激励道士们的修道信心,使他们时时铭记着自己的修道目标,窥视着神仙世界的门户,渴望着有朝一曰的仙化,从而位列仙班,逍遥自在,其乐无穷。
    道土们之所以崇拜、羡慕神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神仙作为“道”的化身,具有不死不灭、形神同在的特征。那些先天地而存在的“神”,自然是不存在生死问蹋的,即使是后天修炼得道的山真”也可以超越死亡而永生,这又并非仅仅是灵魂不死,其身体也不死不灭,亦即能以活人的形式成为仙真。这与佛教的浑墼思想即音弃此生而死后成佛的观点不同,,也与基督教的原罪说和皈依上帝、进入天堂的观点不同。因为佛教徒、基督教徒都把人的身躯(“命”)当成了与神及彼岸世界格格不入的东西,而道土却力图将人的生命无限制地延长,等同于神仙,超越死亡,从而进入生存的自由境界,亦即活神仙的境界。在道士们看宋,这是能够做到的,方法就是采用仙术(修炼方术)。“若夫仙人,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苟有其道,无以为难也。,’((抱朴子内篇·论仙))葛洪的这一段话,为道土们如此迷醉于修炼方术的生活行为提供了一个脚注,原来那种种修炼方术在他们看来均是成仙之术。所以,方术修炼便在道土们的曰常生活中占有了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他们修道的目的就是以仙术致长生,而长生不死即为神仙,这与道土们的神仙崇拜信仰正相吻合。在道士们看来,神仙不但长生不死,而且超越了一切身处尘世的人所必受的限制,而徜徉在仙境之中,享受着悠闲自在、快乐惬(qi色妾)意的生活。这同时也表明他们不愿受尘俗声色犬马、功名利禄之累,而渴望在超尘脱俗、高雅飘逸的生活中体味生命的真正乐趣。葛洪在<神仙传·彭相传)中论仙人的一段话,便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其曰如::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翊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人不识;或隐其身而莫之见。面生异骨,体有奇毛,率好僻,不交流俗。”可见,道士们对那些通过后天修炼得道而臻于不死不灭、形神同在之境的真人、仙人最为崇拜,并时刻引以为楷模。道土们崇奉的仙真很多,有四大真人(南华真人庄子、冲虚真人列御寇、通玄真人辛研(x{吧形)、洞灵真人亢仓子)、赤松子、宁封子、广成子、彭祖、容成公、安期生,以及三茅真君、北五相、南五相、北七真、八仙等等,不一而足。
    为了使人们相信“旧身不改”也能成仙,道士们参与编造了许多常人通过仙术修炼或经仙人点化而成仙的故事,如汉代淮南王刘安“白曰升天”的故事,东晋道士许逊举家拔宅飞升成仙的故事,等等。道土们宣扬的成仙方式,主要是“飞升”。不过在飞升时又有一些具体的差异,有的是乘火升天,如西周啸父;有的是骑龙升天,如黄帝和他的大臣们;有的是受到仙人点化与仙人一起飞升的,如“八仙”中的曹国舅就是经钟离权、吕洞宾点化升仙的。除了“飞升”之外,“尸解”也是凡人修道成仙的一种方式。所谓尸解,是一种假托死去而成仙的方式。表面上足死了,留下了尸体,但道士们认为,这是成仙者留下的假尸体,通常是用剑、杖、拂尘等物变化而成的。即使有时真魂先行仙化,其后也会设法回来与真身复合在一起,成为形神同在的神仙。总之,从道士们对神仙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中,不难看出他们对心身恒存的非常强烈的渴望。正是在这种渴望的驱使下,道土们迷恋于种种方术,勤苦修炼,以冀得道成仙、长生不死。这种对于神仙的崇拜和追求,既是道士的宗教信仰之实质所在,又是他们的生活目的与理想之所在,道土们的曰常修道生活的种种特点即与他们的这种信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弘易道法团队 ( 桂ICP备2023006885号 )

GMT+8, 2024-9-21 06:04 , Processed in 0.0770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