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团队论坛、六爻占卜预测、风水堪舆策划服务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651|回复: 0

道教基础之道士的其它修炼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1 20: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士们的修炼生活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单调乏味,个中滋味究竟如何,也许只有身处道门、躬行修炼者才能说待痛楚。仅从道士们的修炼方式来看,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外丹、内丹两种。比如服食、守一、行气、导引、辟谷、房中术以及道门中讲求的记功过、守庚申和练动功(太极拳等)等等,都属于道土修炼生活的范畴。
    这些修炼方术,  有的与外丹术有关系,比如服食,但又并非完全是一回事。道士们服食的范围很广,既可服食外丹(用丹鼎炼就的金丹),  又可服食其它东西,  如各种草木药和食物,尤其是素食和一些中草药。古代楼观派道土爱服用终南山所产的胡麻、黄精、天门冬、茯苓、五味子、松脂、黄芪等草木药物。这些天然之物多具有滋补、镇静等功效,楼观道土因地制宜而采取的将修炼与曰常饮食结合起来的一种修炼方式。也有的与内丹有密切关系,如守一、行气、导引等,  内丹术就是吸取这些方术之后才形成的。但是内丹术在吸收借鉴、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而独特的思路与方式,  因此终究又不同于守一、行气诸法。
    所谓“守一”。就是守持身中魂神或精、气、神的内修之法,  目的在于使精、气、神不向外散逸而长驻体内。早期道教如太平道,便提倡守一,  以为守一时可以并行存思之术,即存思身内之神,以求宁静神安,长生久视。这在形式上与内丹术有“内养”上的共同点,但毕竟有所不同,  即使在内丹术广泛流行之后,操此术的道土亦不乏其人。
    所谓“行气”,又叫服气、食气或炼气,  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修炼方式的内养方法,种类繁多,据<云笈七签》卷三十二记载,  仅其中吐气一法,  便有吹、呼、唏、呵、嘘、咽六法。这种方法被内丹术吸收,形成其运转大小周天的功法。但“行气”仍有自己的独立性。道土们的行气修炼,  分为外息法和内息法两种。外息法即深呼吸法,  为的是吐故纳新,凝神静气,使呼吸变得轻、缓、匀、长、深,而达到养生的目的。行气功力愈深,  养生之效愈显著,  历代许多高道都深谙此法。内息法指闭住口鼻,  尽量不让口鼻吸取空气,  旨在调动自身固有的内气自我呼吸循环,  若胎儿在母腹之中,故又称“胎息法”。此法难度很大,但据称如谙此法,必有神效。从我们前面介绍的陈抟修“睡功”的情况来看,
他就是一个炼内息法的高手,  其睡实际上是进入“眙息”状态,似睡而非睡。在进行“行气”修炼时,  道土们还常辅以导引、按摩等方法,以便使修炼效果更加明显。
    所谓“导引”,其方法很多,  如葛洪曾言:“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圃,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抱朴子·别旨)总之,是一种活动肢体的柔软体操,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导引图),  便绘有如熊经、鸟伸、凫浴、虎顾等44种导引姿式,  多为仿生(模仿动物)之姿。这很能体现出道士们对大自然的深切认同感。
    所谓按摩术,  为导引术的辅助手段,  故有人就干脆把它归入导引术之中。这是一种通过按摩的方式宋达到修炼目的的修炼方术,  种类繁多。具体手法有摩、捏、按、推、揉等,通过按摩人体的各个部位,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以求筋肉舒展、血脉畅通。按摩作为行气的辅助手段,会使行气更为有效。按摩有时也作为一种独立的修炼方式为道土们所采纳,不过他们对其功效并无太高的期待。
    在道土的修炼方式中,  辟谷与房中术是多为世人诟病的修炼方术。辟谷又称断谷、绝谷、休粮、却粒等,特点是以服气代替食五谷。这种修炼方式也是道门长期流传的一种功法,在汉代即有道土行炼此法。这种方法要求道土以无病的状态进入修炼,先稍服缓泻剂,去掉腹中积滞之物,然后减食,渐至绝谷,不知五味,每曰仅做3遍静卧服气功,即可不饥不饿。为什么要辟谷呢?道土们认为人体内有“三尸”(也叫三虫、三彭,  指嗜吃、嗜味、嗜色),  上尸居脑宫、中尸居明堂,  下尸居腹胃,是毒害人体的邪魔。三尸依赖谷物之气而生存,所以只要不食五谷,断了谷气,三尸便亡,人体内的邪魔也就斩灭了,  自然可以益寿长生。所以,  欲求长生的道土,便要进行辟谷炼。道士在辟谷时先要进行斋戒
以得神气内助,然后行服气、胎息之法来达到辟谷目的。之所以行服气、胎息之法,是因为这样可以将体内能量消耗降至最低限度,从而在不加以食品补充的情况下,  生命照样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然而,辟谷在时间上毕竟是有限度的,修炼者不可能无休止地坚持不吃不喝,否则不但达不到修炼目的,反而连性命也要搭进去。为此道土们想出了补救的办法,服饵和服水便是其中的两种。在辟谷时虽然不能吃五谷,但是服用药物却不在禁忌之列,所以道土们发明了一些他们称之为药饵的-食品来服用,  谓之“服饵”,  结果既可以保全性命,又完成了辟谷的“壮举”。算作药饵的东西有蜂蜜、茯苓、大枣、核桃、胡麻等等,将这些东西经过九蒸九晒后制成蜜丸或膏状的食物,  饿急了便可适量服用。这些“药饵”颇有营养,  并有药用价值,  故能维持辟谷道土的生命。服水辟谷,难度更大。但那水在一定的时限内,也确实可以成为辟谷道士的生命源泉。所服用的水有香水(有香灰的水)、咒水、符水;井华水等。其中井华水是早晨最先汲取的井泉水,  中医认为此水味甘平无毒,  有安神、镇静、清热、助阴等作用。如果再在水中加上一些药物(如山药、白术、黄精、山萸、大枣等),  则恰如唐代高道司马承祯的《匠水绝谷法)所说的那样:  “不至虚假(chu6绰)也”。应该承认,辟谷法目口使对修炼有帮助(如锻炼道心、意志),也毕竟是有限的,  正常情况下似不宜采用。那些修道者因深入山林无人之地,或坠入涧谷深井之中,  陷入无食境地,在万般无奈之下行辟谷之法,以延时曰待救,  则不失为一种暂时有效的自救方法。不过,辟谷术对于提高一个道土道术的知名度,  却是非常有效的。一个道土如果可以在那里仅靠服饵或服水长期坚持辟谷,那将会被外界认为道术高超,修炼有方。
    房中术在先秦神仙家和方士那里已经萌生,后来被道土吸收、改造为道教养生修炼术的一种。房中术又叫黄赤之道,本为讲房中禁忌与卫生之术。但是,  当它被称为御女术或男女合气术时,  就演变成了通过异性交接而谋求长生的方术。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一再强调和评说了这种独特的修炼方术,  认为强调保精贵生的房中术比服补药金丹还要重要。如果不懂房中术,不懂得“还精补脑”的要义,即使服药千种也没有什么益处。南朝名道士、道教上清派代表人物陶弘景也在<养生延命录>卷下<御女损益篇)‘中,对房中术进行了总结。他在<真诰)中也生动地展示了上清派的“房中观”,即追求那种将享受与长生相统一的房中术。其要点在于还精补脑,  恰当节制。唐代高道、名医孙思邈也非常重视房中术,作过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见解。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房中补益第八)中讲道:  “凡欲绝泄者,  当闭口张目,  闭气握固,  两手左右上下,缩鼻取气,  ……并琢齿千遍,  则精上补脑,  使人长生。”他认为房中术应以“闭固为谨”,  同时还应兼服药饵,只要坚持不懈,便可气力百倍,  智慧曰新。道教房中术对女性也相应给予了指导,  即“留胎止精可长生”。(<黄庭经))所谓“留胎”,  即不生育。道教房中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从汉代到唐代是房中术比较流行的时期,历代留传下来的房中术著作洋洋可观矣。概而言之,  道教房中术之目的在于“务求节欲,  以广养生”,  而不是“务于淫佚,  苟求快意”、“淫女色以纵情”。认为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否则致疾病,但如果纵情恣欲,不加节制,  必将丧命,这是这种修炼术的基本理论出发点。无疑,  这种认识很有科学性,即使在今天来看,  也多有借鉴之处。不过,  在历史上,房中术也常常被一些人歪曲利用,  成为一些低级道士和上层社会寻欢作乐的手段和口实,  对道门和社会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口向。在南宋以后出现的道教清修派,  如全真道龙门派,  就摒弃了房中术。
    在道士的修炼生活中,  还要做两件也不太容易做到的事,即记功过和守庚申。道教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儒家的伦理道德和道教的长生成仙理想结合起来,认为欲成仙真,必须积德行善,  因此出现了以天人感应、因果报应为思想基础,以儒家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为具体衡量标准的劝善书,如流传极广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zhi质)文)等。这些劝善书为道土曰常生活中的道德伦理修养规定了种种善恶标准,  如<太上感应篇)便列出了26种善,170种恶,并认为如行1300善者成天仙,  行300善者成地仙。但是,如何来具体计算,  则没有明确规定,即仅有“定性”而没有“定量”。因此,  为了能更加精确地衡量道士在曰常生活中的善恶表现,在<太上感应篇)、<阴骘文)等的基础上便出现了<功过格)这种具体计算道土善行(功格)和恶行(过格)的形式,著名者有(太微仙君功过格)、  <警世功过格)、<十戒功过格)等。在这些书中,根据道士善行或恶行的大小程度,,相应地规定了该记若干功或若干过。比如道士医救重危病人1次,  记10功;如打杀1只蚊子,  记1过,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修炼中的道土,要根据<功过格)的具体标准条款,坚持长期自记功过,善言善行记在功格,恶言恶行记在过格。月月结清,年年总结,  功过相抵,累积的功或过转入下月或下年,这无异于一种自我考核。如此自记功过,  仿佛曰记,  自己树一面镜子宋观照检查自己的曰常言行,借此督勉自己更好地修炼,以便早曰名列仙班。从方法上来讲,道士们的这种做法,是仿照儒生三省吾身的方法,而且在<警世功过格)、<太微仙君功过格)等常为道土所用的朋子里,  用以区分善恶功过的具体标准,也大多是依据儒家的伦理纲常而规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弘易道法团队 ( 桂ICP备2023006885号 )

GMT+8, 2025-1-10 16:41 , Processed in 0.0795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