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团队论坛、六爻占卜预测、风水堪舆策划服务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578|回复: 0

易学诸家概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0 20: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故能弥论天地之道。
故老相传孔子传易于商瞿,五传而至田何,又三传至施雠、孟喜、梁丘贺等,世称三家易。学为治世之用,故又名为儒家易。
老庄出世,援易以谈玄出世,又有道家易之称。
黄帝、张仲景出,又以易为医用,渐渐出现了医家易。
继了管辂、郭璞等出现,以易通术数,又有术家易出现。
如是,则一部周易,却别分四家。
据《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叙文》,又有两派六宗之说──
「易之为画,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
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讥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
王弼尽点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
再变而李光地扬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
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则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见乎词矣。其余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
兹列图以说明之── 两派六宗:
象数派 非象数派
象数宗──孟喜、梁丘贺等宗之
讥祥宗──焦延寿、京房等宗之
穷造化宗──陈搏、邵雍等宗之
儒理宗──周敦颐、程伊川等宗之
史事宗──李光地、扬万里等宗之
非象数宗──王弼、韩康伯等宗之
两派六宗,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互相驳訾攻击,而易说越辩越繁。
易经六十四卦,俱教人以君子之道。故六十四卦大象中,皆有「君子以」之句,用意是授人依象数而明其用。倘非明象数,空事玄谈义理,实无益于社会;而明象数,又不为道为器,亦不切实际。
「易者,象也。」易者,非理也。故执着于义理者,肯定非易学本义。
说卦传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说明观变以发挥和顺,从而尽性至命是也。
「圣人之所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是即顺性命之理,取法乎天地阴阳,使互相配合。是以卦有卦象,爻有爻数,是即取法象数、卦爻以观变发挥。若离象数,则一切易学基础完全动摇,如何能观变以作发挥,如何能顺性命之理,如何立天地人之道?又如何能为道为德取法取则邪?
宋项世高之《周易玩辞》谓︰「易之道四,其实则二──象与辞是也。」
「变则象之进退也,占则辞之凶吉也。
不识其象,何以知其变?不通其辞,何以决其占。」是也。
宋儒丁易东《易统论》整理易学,除医家易不列入之外,将历来重要之易学分作十二类别,十二类别,即为「理、象、变、占、数、律、历、术、人事、心道、释」等学理依据来论易。
1.以理论易 如胡安定、程伊川、张横渠辈,然皆莫如程子之精且详。但既详于论理,则略于论象,故伊川自谓止说得六七分。
2.以象论易 如李鼎祚、朱子发、郑少梅辈,然鼎祚集解失于泥,子发集传则伤于巧,少梅别成一家,且又失之过杂。以三家言之,子发最胜,但于卦止用三爻,既有未通,且牵合杨子云太玄并阴阳家术数,不免失之于冗。
3.以变论易 如沉该、都洁是。其说本左氏爻易,如干初爻变为姤之类。沉氏既用变卦,又用卦爻,若干变为姤,则变爻为巽。都洁但论变卦,则多以取义,于本卦反略。夫变卦诚不可少,然爻爻以「之卦」言则不通。
4.以占论易 如朱熹、蔡伯静、冯仪是。然朱子蔡氏专主于占面于象之难明者,尚多阙疑,虽彖言变而有所未尽。
5.以数论易 若邵康节、张文饶、刘志行是。夫易之生数止于加一倍法(从程子说),其着数止于大衍五十,若康节之说,则四四而变归于皇极经世,别成一家。文饶虽本康节而又取太玄及司马氏潜虚卫元嵩元包之数,而失之冗杂。志行又祖述列子一变为七七,再变为九九为一之说。至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与太极列而为五,杂又甚焉。
6.以律论易 若郑康成注周礼六律六吕是。其说以黄钟为干初九,以大吕为坤上六,以阳爻配六律,以阴爻配六吕可也。然而泰卦不得为寅月而为辰,否卦不得为申月而为卯,则又与辟卦不同。
7.以历论易 若京房卦气,以干初九为子月,以坤初六为午月,辟卦是也。夫十二月卦,始复终坤,论其大体可也,至若始于中孚而终于颐,每以六日七分应一候,仅合「七日来复」一语,而于他卦,无所发明。至于僧一行之说,则又以起历二始二中二终之数附会大衍,不但于易义无所取,于易数亦未尝合。
8.以术论易 若易林轨革是。易林之繇,既自别成一家,而不合于易。至于轨革则以值年值事归之一定之数,而人事可无与可乎?
9.以人事论易 若于宝晁子止杨廷秀是。夫以人事言,若「帝乙归妹」「箕子明夷」之类,易固有之。干宝专以三代实爻爻证之,多失之凿。近世晁子止又以后事证之,亦失之拘。诚斋能融化史宝为己用……先儒谓三八四爻,岂止三八四事哉。
10.以心论易 若杨敬仲钱子是。黄景元之说。其学本于象山,故以本心为主。凡「爻之」爻象大率皆归于心,夫易固圣人所以说心,若爻牵合俱以心言,有失本旨。
11.以老庄论易 若王辅嗣、韩康伯程泰之说。其于易不可谓无所得。但辅嗣以形为累,康伯以一为无,泰之于易为通于老,则非圣门之学。至若魏伯阳作参同契,又以是而为内丹之火候,虽崆峒道士尝取之。盖假易以论丹,非易之有待于彼也。
12.以释道论易 若孔颖达所引江左义疏,所谓住内住外之空,就能就所之说,斯乃义涉于释氏,非为教于空门。若唐李通玄作华严论,至于文殊表艮少男,而近世语录亦有华严可当艮卦之论。盖借是以明各止其所之义,非真谓其无异旨也。借此以明彼则可,以彼即此为不可,易论人事,岂彼所谓出世法哉﹗
宋儒丁易东的这种分类法,大体上亦可说是较扼要而平实。但摒弃了医家易,似乎亦有所偏颇。易学对中华文化各形态、各学科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多方面的。
中国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都会援易为说,或援以入易,或多或少地与易学扯上了一种亲缘的关系。
当然,学者自先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拣选所喜爱的一类先儒的著作,用心去阅读研究。宜直接读古人书,不宜读近人著作。
等到有了相当进度与心得之后,学者宜另行多方采撷更详备的专书来修读,察其得失,观其会通。
无论形上形下,俱为道为器。只有在正确、准确释读的基础下,才可以在原理上能运化自如,法则上自可通变达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弘易道法团队 ( 桂ICP备2023006885号 )

GMT+8, 2025-1-10 16:47 , Processed in 0.0753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