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团队论坛、六爻占卜预测、风水堪舆策划服务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658|回复: 0

自川入滇 洞經音樂在雲南生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6 12: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洞經音樂從四川產生以後,便在元朝皇帝的大力扶持下逐漸向川外傳播。《清史稿•卷84》載:“文昌帝君。明成化間,因元祠重建,在京師地安門外,久圯。嘉慶五年,潼江寇平。初,寇窺梓潼,望見祠山旗幟,卻退。至是御書'化成耆定'額,用彰異績。發中帑重新祠宇,明年夏告成。仁宗躬謁九拜,詔稱:‘帝君主持文運,崇聖辟邪,海內尊奉;與關聖同,允宜列入祀典。'禮官遂定議。歲春祭以二月初誕日,秋祭,仲秋諏吉。將事,遣大臣往。前殿供正神,後殿則祀其先世。祀典如關帝。咸豐六年躋中祀,禮臣請崇殿階,拓規制,遣王承祭。後殿乙太常長官親詣,二跪六拜。樂六奏,文舞八佾,允行。直省文昌廟有司以時饗祀。無祀廟者,設位公所,畢,徹位隨祝帛送燎。”這段記載充分表明:第一,北京已在元代便有了文昌宮。第二,清代仍將文昌祭祀列入國家祀典。第三,祭祀必用音樂。
  雲南則是洞經音樂興旺發達的沃土。然而它從何時何地傳入?民間傳說與文獻記載出入較大,但大體上有明初、明中、明末和清代傳入幾種說法。傳入的地點有四川、北京、南京和江西幾種。從材料而言還是以四川為多。例如《華坪縣文史資料•第二輯》說:“洞經音樂於明永樂七年(1409)由四川梓潼縣傳入大理”。《南澗縣文史資料•第一輯》亦言:“是明永樂七年由四川梓潼傳入大理,再由大理傳到雲南各地”。《通海縣資料》也說是“從梓潼傳入的”。《大理洞經音樂•序言》稱:“明嘉靖十三年(1534)大理、下關曾派人到梓潼習演大洞仙經,並帶回仙經各兩部。”四種說法時間雖有差距,但都明確肯定是從梓潼傳入的。
洞經音樂是道教音樂,元代後傳入雲南
  明人李元陽所編撰的《雲南通志》記載了明初雲南各州縣文昌宮的情況。文昌宮是洞經會活動的大本營,洞經音樂便在這裡演奏。書載:“昆明文昌宮在西門外”。“楚雄梓潼廟在城西仁福門外”。“武定文昌祠在舊府治內”。“鶴慶文昌祠在府治南太玄宮內”。“永勝梓潼廟在州治南”。“保山文昌祠在城西太和山麓,弘治間副使林浚建。歲春秋上丁後四日祭。騰越州亦有祠”。“鳳慶文昌祠在府治東北三里,嘉靖間土官知府猛寅建。”可見,文昌宮早在嘉靖以前便已普遍存在。
  民國學者由雲龍所編的《姚安縣誌•卷55》載:“滇省經會各縣皆有。姚邑自明季即立社崇奉文昌,歌諷洞經,皇經等,以祈昇平。間亦設壇,宣講聖諭,化導愚蒙,歿道家之支流也。但信仰者多係士人,故每屆舉行,均禮樂雍容,古代禮樂得籍以保存於不墜焉”。
  清代則是洞經音樂在雲南大普及、大發展、大繁榮、大融合的鼎盛時期。全省120多個縣凡人口較多的大村鎮,都有數量不等的洞經樂隊定期活動。而且組織健全,活動都已規範化,制度化和經常化了。並已隨著馬幫的行蹤,逐漸傳到緬甸、越南。明末清初因社會動蕩,滇西楚雄、大理、保山、騰衝的人遷入緬甸密支那和曼德勒經商。滇南的蒙自、個舊、石屏、建水的人跑到越南,洞經音樂流入異幫,在華人中生根開花。滇人離鄉背井,每逢佳節之際,便展開經書,操起樂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弘易道法团队 ( 桂ICP备2023006885号 )

GMT+8, 2025-1-6 13:02 , Processed in 0.08653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