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团队论坛、六爻占卜预测、风水堪舆策划服务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737|回复: 0

说说被误解的孔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5 21: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德报怨”是孔子倡导的道德修养吗?做好事拿了回报就意味着道德不够高尚吗?道德线定得高高的才是理想模式吗?以德报怨才是真好人?

  通常我们说“冤冤相报何时了”,认为不计冤仇是心胸开阔的表现,也自然而然地认为孔子也会提倡“以德报怨”,然而鲍鹏山指出,孔子可不是这么认为的。

  鲍鹏山说:“在《论语》中,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一个人伤害了你,你用德来报答他,那另一个帮助了你,你用什么来报答他?总不能用冤仇吧,只能是以德报德。那结果就是做好事坏事,得到的社会评价和报答是一样的。所以这就是孔子反对以德报怨的原因——让人做坏事没有成本,做好事没有报答。”

  鲍鹏山还讲到,孔子这样的思想是为一个国家的道德体系来考虑的,国家的道德体系一旦提倡以德报怨,结果就是把道德本身取消了,因为道德本身就是一种舆论。

  做好事拿回报不高尚?

  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是我们大家公认的美德,但是做了好事拿了回报是否意味着道德不高尚?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如何看待?

  鲍鹏山说,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子路在路上看到有人掉到水里,他很勇敢地跳到水里把这个人救上来。这个人的家人送了一头牛向子路表示感谢,子路坦然受之。子路没有说救人是我应该做的,不收你的牛。孔子知道后很高兴,对子路说,你做得好,从此就会有更多的人乐于助人了。

  在孔子看来,道德线并不是越高越好。按照鲍鹏山和魏新的解读:道德是对社会的约束,如果道德标准太高,就像两个星球一样,离得太远,互相之间没有了吸引力,就不能成为一个标准;如果太低,道德本身对别人的行为就没有矫正作用。

  孔子支持这样的道德标准:“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者企而及之。”就是说超过这个道德标准的人,不要高高在上,要更宽容地看待那些还没有达到这个道德境界的人;我们一般的人,面对这样的道德标准,会感觉到有差距,但踮踮脚努力一下又可以做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弘易道法团队 ( 桂ICP备2023006885号 )

GMT+8, 2024-12-28 22:57 , Processed in 0.0814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