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团队论坛、六爻占卜预测、风水堪舆策划服务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659|回复: 3

茅山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3 21: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茅山系江苏名山之一,耸立在镇江市的句容市境内,高370米,长百米,宽数里至十余里,面积32平方公里,是南京东南的一个天然屏障。
  茅山古名句曲山,亦名冈山,地肺山,“己”字山。相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自陕西渭城(今咸阳)来此山隐居修道成仙,号称“三茅真君”,故后人改句曲山名为三茅山。《三茅歌》曰:“茅山连金陵,江湖据下流。”所以又称茅山。
    茅山之所以名播华夏,成为一座江南名山,
  一.是与茅山道院有不可分割的渊源。
  茅山道院建筑宏伟,道庙林立,素有“宫观甲天下”著名于世,全山曾有257座宫观。由于历史上的演变,太平天国以后仅存三宫五观。三宫是指元符万宁宫,崇禧万寿宫,九霄万福宫。五观为王晨观、乾元宫、仁祐观、白云观、德佑观。这些宫观依山而造,鳞次栉比,十分壮观。唐宋以来被列为道家的第八洞天,成为东南道教的中心。
  二.是因为茅山自然景色优美.
  茅山峰峦逶迤,林木幽深,修竹万千,溪涧纵横,清泉潺潺,花卉争妍,百鸟飞鸣,野趣隐约,殿宇辉煌,香烟缭绕,山水相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漓江风光。为此,历史上有许多文人雅士慕名而至,曾留下了200余篇赞美茅山风光的散文。其中以皮日休、韩愈、范忠淹、王安石、于谦、汤显祖、康有为等人的诗文为最,唐诗人皮日休有诗云:

     坛上古松疑度世,林间幽鸟恐成仙。
     不知何事迎新岁,鸟纳裘中一觉眠。
     可见茅山简直成了隐士们的“世外桃源”。宋代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在《登大茅峰》七律中,更以浑厚的笔法,描写了茅山的雄姿:

     一峰高出众峰巅,疑隔坐沙路千里。
     俯视烟云来不及,仰攀萝莺去无前。

   三是因为茅山是苏南抗日革命根据地.

     茅山不仅曾为天平天国鏖战之沙场,而且还是新四军抗日革命根据地。1938年陈毅等同志率领新四军东进抗日,以茅山为中心,坚持长期与日寇斗争,打击敌人的反动气焰和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对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中草药品种很多,故茅山被誉为野生中草药的宝库,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就曾到此采集过中草药,写进《本草纲目》上的茅山药材就有380多种,其中著名的有茅术(南苍术)、柴胡、党参、桔梗、灵芝等。

     茅山风景区已大多修复,四方香客及游宾纷至沓来,每年都有数万人来茅山游览观光。春游茅山,风和日丽、鲜花似锦。夏季登山,朝观晨曦日出,晚看烟霞暮霭。秋季山瘦林薄,红叶含笑,松涛阵鸣,使人逸趣横生。冬季登山观雪景,一望如玉,分外妖娆,油然产生“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琼峰十三层”之感。

 (一)茅山的形成

     茅山为江南名山之一,耸崎于镇江、句容之间,峰峦叠翠,绵延不绝。整个山体大致呈“S”形,略作南北走向,它与宁镇山脉共同组成一个倒“山”字形构造。山提一般高度为200-300米,超过300米的山岭为数不少,最高的山峰----顶宫有730米。整个山体南北两部分较高,中间较低,呈马鞍形,是太湖水系和秦淮河水系的分水岭。

     茅山山脉在地质构造单元上属于南京凹陷,自元古代至中生代三迭纪的漫长的地质时代里,一直处于沉陷状态,沉积地层颇为完整,各种地层几乎皆有。其造山时期始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原来沉积地层普通发生褶皱隆起,并伴随着强烈的断裂作用和岩浆活动,从而奠定了今日茅山山脉的基础。中生代燕山运动之后,继受风水之侵蚀,经历了一次准平原化过程,山地被蚀夷平,谷地和盆地堆积了由碎屑物构成的砂岩、砂砾岩和砾石层。在第三纪末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茅山运动)的影响下,使其进一步发生褶皱、断裂和抬升,全区普遍发生了玄武岩的喷溢和间歇性隆升。并产生了东西两侧的逆掩断层,以及局部块状断裂,最后完成了燕山运动所形成的茅山的基本山形。玄武岩喷溢主要分布在茅山山脉的南端,大多复盖在上述的砂岩、砂砾岩和砾石层之上,成为熔岩高地,茅山南麓就有一定面积的玄武岩组成的高地。继玄武岩喷溢之后,茅山又经历了一次下蜀系黄土堆积过程,黄土普遍堆积在砾石层和玄武岩高地上,以及一系列山地的坡麓和山谷中,茅山东西两侧就有大面积的分布,在流水的切割下,岗地破碎,大都形成岗、塝、冲交替的特点。

     茅山在地质上很有名,为此,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就曾到茅山来考察过,并将茅山作为一处标准地点载入地质史册。茅山为宁镇反射弧茅山脊柱体系,它与宁镇山脉略成“山”字形构造,弧顶就在镇江。茅山在地质上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组成山体的岩石年龄和兴致庞杂,以砂岩、砾岩、石英岩、玄武岩为主,其它还有石灰岩等,所以茅山溶洞很多,这些溶洞形状各异,大小不等,成为古今游人流连之处。其二是新构造运动显著,地壳断裂甚盛,断层十分发育。山体断裂破碎的块体较多,褶皱亦往往受断层影响,一致向西倾伏,出现了地层倒置现象,颠倒了地层上、下关系,这种逆掩断层现象在江南地区罕见。

  茅山余脉北端入镇江境内,为花山、仙人山等。其高度锐减,皆为100米左右。这些小山岭成为连接宁镇山脉的纽带,最后完成了宁镇反射弧茅山脊柱体系的倒“山”字形构造,目前这些山丘上布满了茶、桑、果等经济林木,过去的荒山秃岭,现已变成了花果山,可供人们游憩。

 (二)茅山圣境

     茅山自然景观独特秀丽。山上景点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天宝。

    茅山人文景观珍贵悠久。茅山道教久负盛名,饮誉四海,为道教上清派发源地,素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之誉称。她的产生,对推动我国思想、文化、艺术、冶炼、化工、天文、医药及修炼养身等多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已开放的“两宫一观”终年香火旺盛,四季游人不断。

  茅山古迹众多。春秋时期的翳王冢,战国时期的楚王涧,秦始皇时期的良常山埋白壁,南朝齐梁时的著名思想家、道学家、医学家陶弘景曾隐居茅山修炼多年,时人称“山中宰相”。因此,茅山还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称。千百年来,引得无数名人学士前来探秘,留下诗文千百篇,笔迹墨存百余首。北宋哲宗皇帝感激茅山道士为其母治病,亲赐“玉印、玉圭、玉符、哈砚”等八件珍品,被定为镇山之宝。
   茅山又是中国著名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同志曾特别提到茅山抗日根据地的特殊作用。当年陈毅元帅率领新四军东进抗日,运筹帷幄于茅山,挥戈驰骋在江南,为抗日救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为茅山增添了无限光辉。如今,新四军陈列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在大茅峰西麓以松柏排成的陈毅书“东进林”三个遒劲大字(每字33亩),已成为全省十大德育教育基地之一,是进行青少年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陶冶人们情操的最佳场所。
  茅山主要景点:

  【茅山道院】

      茅山道院,即茅山道教宫观。始建于西汉时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茅山道院规模宏大,全盛时期有257座宫观,这些道观以大茅峰(顶宫)为中心,向四周散布,道徒数万人。在道教之道观中有着卓著的地位,是中国有名的道院,为我国道教茅山派的发祥地。

      相传自西汉三茅兄弟来此修炼得道成仙后,东晋葛洪,梁代陶弘景,唐代吴筠等人,相继曾到此修道。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是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秣陵(今南京)人。在齐朝官拜左卫殿中将军。到梁代时,其隐居茅山。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有大事必来咨询,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归隐茅山后,专心研究医药,为百姓治病,深得山中人民的尊敬与爱戴。这便是茅山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说的来历。陶弘景在茅山修筑道观,遵奉“三茅真君”最著,唐宋以后被道教列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由于历代战火的破坏,现仅存二宫,即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九霄万福宫建于大茅峰之巅,故称顶宫。始建于公元60年,原名“圣佑观”,明代改为“九霄宫”。该宫殿宇依山而造,气势雄伟,颇为壮观。现存主要殿堂有灵宫殿、藏经楼、太元殿、三圣殿、飞升台等。飞升台据说是当年茅盈“升天”之处,也是昔日道士们“拜符上表”的地方。元符万宁宫,简称元符宫,亦称印宫。位于大茅峰之北的积金峰,始建于唐代,盛兴于宋代。这里原来道院最多,建筑也最宏伟,由于历史变迁,仅存两座宫殿和一座道院。现按原来格局,重建了观看星斗及气象的场所睹星门和石牌坊,牌坊东西两侧,各有一米见方的四个石刻大字“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相传是宋代苏东坡所书。东侧是一幅用青砖砌成的八卦阵图,塑起了青龙、白虎、南北二斗及护法神缮等神像,众彩像庄严肃穆。明代的“三天门”石雕,雕琢精美,楚楚动人。宫内的“黄鹤常临”乃康有为的“众妙”之石刻,更是刚劲有力,为了适应开放并满足广大香、游客的需求,茅山道院元符宫已于1988年11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

     茅山道院内珍藏着宋哲宗皇帝所赐的四件玉器:一块上刻“九龙仙都君印”的玉印,后来成为茅山道院的山印;一块有墨色花纹,形如蝙蝠的玉圭;一个哈砚,即四一方小砚台,放在手中哈一下,就能润笔写字,石质即像玛瑙又似水晶,属硅质矿石,形似金鱼;还有一件玉质镇心符,称玉符,上刻“合明天帝日敇”字样。这四件珍贵文物,名曰“镇山四宝”。山上还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二十八池和许多怪石、古树等吸引了许多历代文人雅士前来观光游览,留下了许多诗文碑刻。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三月十八、十月初三庙会,四乡八镇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登茅山烧香敬神,加上前来观光的游宾,可达十余万人,可谓鼎盛。

  茅山溶洞

     茅山上有许多石灰岩溶洞,有二十六洞之说,古代就有“第八洞天”之誉。久负盛名的华阳洞、玉柱洞、仙人洞在汉代就已名震江南。著名的华阳洞,在积金峰附近,深不可测,为茅山最大的溶洞。其洞口有“华阳洞天”四个大字,为清代康熙皇帝亲书,清晰可见。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想君直入华阳洞,割取乖龙左耳来”,就是指此洞。关于割龙耳的神话,据说还是从晋朝流传下来的。那时有为名叫吴绰的药农,采药到华阳洞口,见一小孩在松树下玩三颗大珍珠,吴绰问他是谁家孩子?小孩立即飞奔洞内,将三颗珠子塞进耳朵里,摇身一变,华成一条小龙,这时吴绰手急眼快,举起斧子劈下小龙的左耳,一刹那,小龙就不见了。类似这种奇妙的神话,在有关描写茅山的书志上,记载了不少。因为此神话,使华阳洞与茅山齐名。在华阳洞附近,还有许多小山洞,如较闻名的仙人洞、玉柱洞、蓬壶洞等。这些溶洞富有神奇的色彩,以其深邃莫测的洞身,忽隐忽现的回廊,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而令人叹为观止。

     仙人洞在大茅峰北侧,洞内景观奇特,别具一格。洞深数百米,上下有三层,层层相通。下层洞中,有石笋、钟乳石、大理石(汉白玉)到处皆是,绿白相映,宛如翡翠。洞中还有怪石嶙峋,潺潺流水,形成溪、涧、泉、桥、山、洞中之洞。中层洞中存有四座大厅,厅中的石灰岩结晶体之颜色各异,有的似白玉,有的如红胭,有的像翠竹。其形状千姿百态,千奇万怪,一厅里的钟乳石好似“八仙过海”。二厅内的钟乳石宛如龙宫灯上的绸灯絮。三厅中的钟乳石好象缓延逶迤的山丘,山顶上卧伏着一只“大海龟”,龟背上有一酷似唐僧西天取经的造型,洞上方还有一只“凤凰”在展翅飞翔的模样。四厅里的钟乳石好似“八百罗汉”的形象,有的在笑、有的在怒、有的长眉、有的大耳、有的长手,形状各不相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上层洞中烟雾缭绕,人行其间,仿佛腾云驾雾,飘飘然然。

     玉柱洞位于仙人洞之南,洞中有一高大石柱,直径2米,高3米许,呈螺旋式,色泽棕褐,光滑洁亮。据地质学家考证,则是在5万年前形成的,形成的过程是由石笋和钟乳石逐渐连接而成,在我国实属罕见。

  【革命纪念地】

     茅山不仅是道教圣地,风光秀丽,而且是我国江南著名的抗日根据地。1938年陈毅、粟裕等同志率领新四军一、二支队挺进江南,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革命根据地,为坚持长期敌后斗争,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举行战略反攻,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为了纪念这一珍贵的抗日斗争历史,在抗战胜利四十周年的前夕,在茅山山麓的绿树丛中,新建了新四军茅山抗日斗争陈列馆,并在韦冈建立了韦冈战斗胜利纪念碑。
发表于 2013-8-1 20: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值得学习,楼主继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弘易道法团队 ( 桂ICP备2023006885号 )

GMT+8, 2024-11-15 20:01 , Processed in 0.0884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