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团队论坛、六爻占卜预测、风水堪舆策划服务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875|回复: 0

周易解析:周易之“世俗之命”与“儒家之命”的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6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易关于命运的解析中提到命,我们很多人就认为这里的命和儒家思想的命是一个意思,其它我们必须就“世俗之命”与“儒家之命”作一辩说。

冯友兰先生认为,儒家所说的命,与一般世俗所说的命不同。

一般世俗所说的命,是天定的,就是我们人在生前便定下了一生的吉凶祸福t看相算奸可以知道人的一生吉凶祸福。我从来就不相信。据我看,这些都是中古时代的迷信。无论是在哲学上或是在科学上都是不合理的。

孔子孟子所讲的命,并不是这个意思。儒家所讲的命,乃指人在一生之令所遭遇到的宇宙之事变,而又非一人之力所可奈何的。……我们人在一生中总会遭遇到非一个人力量所能左右与改变的宇宙之事变。比如说,民国二十六年的事变直到三十四年,经过八年间的抗战,我们才获得最后的胜利。……这些非以一人之力所能改变的,……此乃命。①

张岱年先生也有类似的话,认为儒家的所谓命不同于世俗的命,“大致说来,可以说命乃指人力所无可奈何者。我们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之成功或失败,即此事的最后结果如何,并非作此事之个人之力量所能决定,但也不是以外任何个人或任何其他一件事情所能决定,而乃是环埦一切因素之积聚的总和力量所使然。如成,既非完全由于我一个人的力量;如败,亦非因为我用力不到;只是我一个因素,不足以抗广远的众多因素之总力而已。做事者是个人,最后决定者却非任何个人。这是一件事实。儒家所谓命,可以说即由此种事实而导出的。这个最后的决定者,无以名之,名之曰命。”

他接着又说:“墨家所非之命,是完全前定之命。一切结果皆已前定,完全与人事无关;如命富则虽不努力亦必富,如命贫则虽强从事亦必贫。……墨家所非之命,可以说是原始意义的命,即世俗所谓命;而懦家所谓命,则是就其原始意义而加以修正的

照我看,冯、张二位前辈在这里似乎也有点“为荨者讳”的味道,总是希望把儒学思想同街上的算命活动区分开来,跟封建迷信划淸界限,所以硬要说儒家之命不同于世俗之命。实际上懦家之命与世俗之命区分并不是那么淸楚的。可以说,儒家之命兼有世俗之命的意思。

儒家讲命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人性。《中庸》说:“天命之谓性”,说的是天陚予个人一种本性,这个性就是“诚”。“自诚明谓之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庄子说“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人间世”)这也是讲命乃人之天性。不过古代哲学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命”的不多。

第二个意思是在外在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义上使用“命”的概念。孔子说的“知天命”、“畏天命”,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孟子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这就是把人世间的一切都看作是由“命”决定的,故人要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易传》上说:“乐天知命故不忧。”程颐注云:“顺乎理,乐天也。安其分,知命也。顺理安分故无所忧。”(《易系辞》)具体地说,行善得善是命(受命),行善得恶是命(遭命),行恶得恶也是命(随命)。此谓“三命”。(见王充《论衡•命义》)王安石总结说:“命者,万物莫不听知者也。”(《洪范传》)。这个命是没有道德意味的。它是无目的、无判断、无意志的。它由每个人生来所禀的“气”之不同而决定,“凡人受命,在父母施气之时,已得吉凶矣。”(王充《论衡•命义》)因此它跟周朝以前的“天命”观不同。那个天命是由人格化的有意志的神决定的。

朱熹曾就“命”的两个意思作过一番解释。他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和贵贱死生等都是“天所命”。但“‘死生有命’之‘命’是带气言之,气便有襄得多少厚薄之不同。‘天命谓性’之命,是纯乎理言之。然天之所命,毕竟皆不离乎气。”(《语类》卷四)这就把两种命的意思讲得很清楚了。

在对第二种“命”的理解中,有一种理解确实是与世俗之命不同的,就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所要担负的“历史使命”的意思。

孔子在《论语》中讲到“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宪问”)又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述而”)“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篇”)这里讲的就是“历史使命”的意思。如上天要某个人担负起一定的历史使命,旁人就不能奈他何,否则,就是这项历史使命本身也不存在了,没有意义了。所以“使者”也才会不存在了。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也是指的这个历史使命。有人把它理解为孔子在五十以后才知道自己没有做官的命,才专心教书,其实这是不对的。孔子的政治活动是从五十以后才开始的。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到了五十岁才知道自己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他以为自己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是政治使命。但是还有一种意思,就是《论语》里所说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及孔子探问弟子伯牛时所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难得活了,这是命呀!这样的人竟有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有这样的病!——《论语•雍也》杨伯峻译文)还有《易传》中的“乐夭知命故不忧'这里的“命”的意思都是指个人的生老病死,富贵贫贱,都是命定的,不可改变的,人力无可奈何的。这不正是“世俗所谓命”吗?

真正被“上天”选中担负“历史使命”的人总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谈论这种“天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孔子以后,儒家谈命,*般都是在世俗意义上谈“命”。例如孟子就讲:“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正心”上)意思就是安分守己,听天由命。墨家所非之命,就是针对慊家“命”的第二层意思来的。

如后来清代曾国藩所宣扬的那样:功名富贵,三分在人,七分在天;文学艺术,五分在人,五分在天;惟独道德事业,做一个圣人,百分之百在自己^所以,从孔、孟到王充,到宋明理学、道学,都大讲特讲命。其中尤其以朱熹为甚。他的一番论述>简直就是在赤裸裸地宣扬“世俗之命”,可以作为算命的理论基础了:

“人之襄气,富贵、贫贱、长短,皆有定数寓于其中。”(《语类》卷四)
“有人禀得气厚者,则福厚;气薄者,则福薄;桌得气之英华美者,则富盛;衰飒者,则卑贱;气长者则寿,气短者则夭折。此必然之理。”(同上)
“襄得精英之气,便为圣为贤……襄得清明者,便英爽;柬得敦厚者,便温和;禀得清高者,便贵;襄得丰厚者,便富;禀得久长者,便寿;禀得衰頹薄浊者,便为愚不孝,为贫为贱为夭。(同上)

朱熹并且很明确地把江湖算命先生引为同道,他有个肋友叫徐端叔,精通八字算命,朱熹在《赠徐端叔命序》中说:

世以人生年月日时所值枝干纳音(八字推命之一种——引者注),推知其人吉凶寿夭穷达者,其术虽若浅近,然学之者亦往往不能造其精微。盖天地所以生物之机,不越乎阴阳五行而巳。其伸屈消息,错综变化,固已不可深穷,而物之所赋,贤愚贵贱之不同,特昏明厚薄毫厘之差耳。而可易知其说哉?徐君尝为儒,则尝知是说矣。其用志之密微百言之多中也固宜。世之君子倘一过而问焉,岂惟足以信徐君之术而振业之,亦足以知夫得于有生之初者,其赋予分量固巳如是。富贵荣显,固非贪慕所得致,而贫贱祸患,固非巧力所可辞也。

朱熹的这段话包含了几个意思,一是他认为八字中确实有奥妙,一般人掌握不了。二是他认为八字易象所用的也是阴阳五行之理,它是可信的。世人如果能让人给算一算,不仅可以据此而振兴自己的产业,也可以知道人在初生之时,其人的“赋予分量”(即一生的功名富贵或贫贱困苦)已经被定下来了。富贵不是可以贪得来的,贫贱祸患也不是偶然的。所以,人应当用更多的精力在“立德”上。

另外,我们应当知道,八字易象的经典著作《三命通会》中的“三命”二字,便是从儒家那里得来,这更可以说明世俗之命与儒家之命的联系。

王充曾述说“三命“说命有三:一曰正命,二曰随命,三曰遭命。正命,谓本事之自得吉也。……随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纵情施欲而凶祸到。……遭命者,行善得恶,非所冀望,逢遭于外而得凶祸(《论衡♦命义>)王充称之为“儒家三命之说'后来《白虎通义》记载汉初诸慊说三命为“命有三科,以论验。有寿命,以保度;有遭命,以遇暴;有随命,以应行。”(《白虎通义•寿命》)赵岐《孟子章句》又说三命“命有三名:行善得善曰受命,行善得恶曰遭命,行恶得恶曰随命。”(“尽心”)关于八字易象中的“命”是否包括诸如“非一个人力量所能左右与改变的宇宙之事变”,比如八年抗战这类事件,本来这对八字易象士来说是不在话下,理所当然的。考虑到大多数人对八字易象不甚了解,特举二例八字以证明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弘易道法团队 ( 桂ICP备2023006885号 )

GMT+8, 2025-1-6 13:34 , Processed in 0.0784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