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团队论坛、六爻占卜预测、风水堪舆策划服务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666|回复: 0

道教人物(隋唐五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6 17: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遠知

王遠知  (528—635)原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後為揚州人。又名遠智,字廣德。《唐國師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觀碑》、《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五載:生於世宦之家。年十五,師事陶弘景,得上清派道法。弱冠,又從宗道先生臧矜學,得諸秘訣。遂游歷天下,後歸隱茅山。專習辟穀休糧、上清道法。陳王詔入重陽殿,在山宣揚法味,開度後學。隋開皇十二年(592),楊廣據揚州,厚禮敕見。大業七年(611),隋煬帝召見於涿州臨朔宮,親執弟子禮,問以仙道事。煬帝歸朝,扈駕洛都,奉敕于中嶽修齋儀,復詔移居洛陽玉清玄壇。唐太宗為秦王時,親授三洞法策于官邸。太宗即位,以疾固辭還山,時人稱為“王法主”。敕于茅山造太平觀居之,未畢,卒。史稱年一百二十六歲。高宗調露二年(680)追贈“太中大夫”,謚“升真先生”。則天武后嗣聖元年(684)追贈“金紫光祿大夫”,改謚“升玄先生”。著《易總》十五卷。事見《舊唐書·隱逸傳》。

成玄英

成玄英  唐初陜州 (今河南陜縣)人,字子實。通儒經,尤重文字訓詁學。貞觀五年(631)詔至京師,賜號“西華法師”。後流放鬱州(今江蘇連雲港市)雲臺山。其于老、莊之學頗有研究,致力於玄理注疏,繼承和發揮“重玄”思想,使“重玄之道”成為唐朝初年道.教哲學思想的一大主流。著有《老子道德經注》二卷、《老子開題序訣義疏》七卷;《莊子注》三十卷、《莊子疏》十二卷。(《新唐書·藝文志》、《集古今佛道論衡》)

孫思邈

孫思邈  (581—682)唐代道士,醫藥學家。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他博通百家之學,尤好老莊,兼通佛典。長期隱居終南山,修煉行醫,與名僧道宣友善。曾西入峨眉山煉“太一神精丹”。唐太宗、高宗數次徵召他到京城做官,都辭謝不就,志在山林,終其一生。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追封為“妙應真人”。相傳他擅長陰陽術數,神應無方。他將道教的養生理論與醫學相結合,認為人若長壽,就須講究飲食起居,抑情養性,加以導引行氣,食補藥補,才能終其天年。他廣搜民間的驗方、秘方,總結唐代以前的醫學理論和醫療實踐,加以分類記載,在醫學和藥物學方面做出很大的貢獻,被後世尊為“藥王”。他認為服食金丹是“神道懸邈,雲跡疏絕”之事,而把煉丹作為制藥療病的手段。認為只要“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天下沒有不可治愈的病。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保生銘》、《存神煉氣銘》、《攝養枕中方》等。

潘師正

潘師正 (586—684)唐初趙國讚皇人,一說貝州宗城(均屬河北省)人,字子真。出身仕宦世家。母學識廣博,善言名理,嘗口授《道德經》。事母以孝聞。隋大業間師事王遠知,盡受道門隱訣及符箓。隨之至茅山,居嵩陽雙泉嶺逍遙谷修道二十餘年。上元三年(676)高宗幸東都,禮拜嵩山,召見先生。調露元年(679)高宗再祀嵩嶽,迎師入居嵩陽觀。敕于逍遙谷建崇唐觀,于嶺上別起精思院以居之。卒贈太中大夫,謚“體玄先生”。弟子十八人,以郭崇真、韋法昭、司馬子微最著名。(《舊唐書·隱逸傳》、《新唐書。隱逸傳》、《茅山誌》)

盂安排

盂安排  唐高宗、武后時人。號青溪道士,玄稟真骨,有道風。編撰《道教義樞》十卷。

李淳風

李淳風 (602--670)隋唐時歧州鳳翔(今陜西鳳翔縣)人。《舊唐書·李淳風傳》、《新唐書·方技傳》載:其先世太原人。父播,隋高唐尉,棄官為道。頗有文學,自號黃冠子。淳風博學廣識,精通天文、歷算、陰陽、占卜之學。貞觀初年,以駁傅仁均歷議,授將仕郎,直太史局。十五年(641)除太常博士,不久,遷太史丞。預撰《晉書》、《五代史》中《天文》、《律曆》、《五行志》等卷。又撰《文思博要》。二十二年(648)遷太史令。龍朔二年(662)改授秘閣郎中。時《戊寅曆法》漸差,淳風又增損劉焯《皇極歷》,改撰為《麟德歷》奏上,時人均稱其精密。鹹亨初,官名復舊,還為太史令。高宗總章三年(670)病逝。所著《金鎖流珠引》、《太上赤文洞神三篆注》等收入《道藏》。

葉法善

葉法善 (616—720) 唐代道士。字道元,一字太素。人稱“葉天師”、“括蒼羅浮真人”。祖籍南陽葉縣(今屬河南),漢末遷居處州括蒼(今浙江麗水)。五世為道士,皆有神術攝養登真之事,以陰功劾召救物濟人。法善生於隋煬帝大業十二年(616),前此,母劉氏因晝夢流星入口,繼而有娠。年僅七歲,貌古老成,涉江而游,三年不返。家人以為已溺亡,及還,問其原故,答說:“三青童引之,憩于華堂峻宇,咽靈藥,吸雲漿,太上鎮之,是以留也。”十歲,有相面者說:“當為帝王之師。”自小不茹葷,獨處幽室,好古學文,研究《周易》,耽味《老》《莊》,《河》《洛》圖緯,悉皆詳覽。志願修道,與父隱居卯山樵勞自給。少傳祖業,尤能厭劾鬼神。十三歲居父母喪後,歷游天下名山福地。尋詣豫章萬法師求煉丹、辟穀、導引、胎息之法。十五歲,中毒將死,又見青童告以句曲仙人飛印相救。於是遠訪茅君;又于青城趙元陽受遁甲步玄之術,于嵩山事善俊傳八史雲蹺之道。後入蒙山訪求隱術,遇一羽士授以仙書、神劍。前後得神人授三五盟威正一之法、《五嶽符圖》、《天皇大字》及三洞上清之法甚眾,由此潛行陰德,濟度死生,聲名大振,“海內稱焉”。顯慶(656—661)中,高宗聞其名,徵召赴京,將如爵位,固辭不受。求為道士,度于景龍觀,多留在內道場,供待甚厚。時高宗令廣徵方術之士,合煉黃白。法善上言:“金丹難就,徒費財物,有虧政理。”遂罷其事。曾于東都洛陽淩空觀設壇醮祭,禁劾魅病,士民大服。東西兩京受道篆者,文武中外男女子弟幹余人。所得金帛,修宮觀,恤孤貧,無所吝惜。自高宗、武則天、中宗諸朝歷五十年,常往來名山,數召入禁中,盡禮問道。武三思尚秉國權,法善累諫,遭貶于南海。後移入洪州,率弟子入西山洪崖先生學道之所,行上清隱法。睿宗即位,稱法善有冥助之力。預知韋氏詐亂,先已聞奏。玄宗登基,尤加信任,稱“屢聞道要”,“言奸臣窩謀,兇醜僧逆,未嘗不先事啟沃”(《禦制真人碑》)。先天二年(713)八月,加授金紫光祿大夫鴻臚卿越國公,兼景龍觀主,並贈父爵,賜祖宅為淳和觀。開元八年(720)六月三日仙逝,壽104歲(一說107歲)。玄宗下詔痛悼,進贈越州都督,並制像讚。肅宗重讚。至宋徽宗政和六年(116),特封“致虛見素法師”,宣和二年(1120),加號“靈虛見素真人”。弟子甚眾,唯尹情、暨齊物(一作盧齊物)為入室。今存《上清隱書骨髓靈文》,據稱為法善所傳。

尹文操

尹文操 (?—688) 唐初樓觀道士。字景先。隴西(甘肅)天水人。曾祖洪,北周時商州(今陜西商縣)刺史。大父舒,隋文州(今甘肅文縣西北,龍江南岸)別駕。父珍,唐朝散大夫。《大唐故宗聖觀主銀青光祿大夫天水尹尊師碑》稱 “及勝衣之日,自識文字,唯誦《老子》及《孝經》”。稍長,聞有尹真福庭,乃精心事之,不近俗事。因讀《靈寶》、《西升》等經,漸達真教。既得玄味,便契黃中。善學不怠,求師不暇。聞周法師者,上皇高足,乃奔走禮謁,從而師之,得授“紫雲之妙旨”、“青羽之隱法”。年十五,道法已固,遠近聞名。時值文德皇后搜訪道林,博采真跡,文操即應玄景,奉敕出家,配往“宗聖觀”。後遍游五嶽,參尋祖氣,隱于終南。永徽三年(652)又游太白。此後三十餘年,救世度人。據《尹尊師碑》:“顯慶(656)以來,國家所賴,出入供奉,詢德咨量,救世度人”。“三十餘年,以日係月,始終不絕,有感必通,凡事效驗,君臣同悉”,“神道昭彰,歲時交積者,不可具載”。高宗嘗于九成宮,因有彗星經過而召問,對曰:“此天誡子也,子能敬父,君能順天,納諫徵賢,斥邪遠佞,罷役休徵,責躬勵行,以合天心,當不日而滅。上依而行之。”果應。為此高宗為太宗造“昊天觀”,以尹文操為觀主。儀鳳四年(679),令文操于老子廟設醮,上親謁,百官鹹從。同時又奉敕修《玄元皇帝聖紀》一部。

王玄覽

王玄覽 (626—697)唐代道士,道教學者。名暉。法號玄覽。廣漢綿竹(今屬四川)人。曾經與同鄉之人共往茅山學道,途中感慨“長生之道無可共修”,於是返歸故里,潛心務道。他遍研道、佛經論學說,無不探究其淵源奧義。四十九歲時,益州長史李孝逸召見他,深受敬重。後來居住在成都至真觀,常與學士、道人談經論道,遠近知名。武則天神功元年(697年),奉召入京,行至洛州,在途中逝世。號為“洪元先生”。他的思想以道家為主。雜有佛家之學。他認為“大道”有兩種,一為“可道”,二為“常道”。“可道”有生有滅,而“常道”先於眾生萬物而存在,不生也不滅。眾生求“道”,應當先斷滅一切知聞成見,向人的內‥心體悟,道就在人心之內。“心生諸法生,心滅諸法滅”,“一心一念裏,並悉含古今”。其思想充實了道教義理,對後世道教有一定影響。著作有《老經口決》、《遁甲四合圖》、《真人菩薩觀門》等,都已佚失,其弟子輯有《玄珠錄》二卷,《道藏·太玄部》收存,1989年巴蜀書社出版有朱森溥《玄珠錄校釋》。

胡惠超

胡惠超 (?--703)唐高宗、武后時人。洪州西山道士,隱居豫章西山。《太上靈寶凈明宗教錄》卷六載:其生就美 鬏眉,體貌魁偉,負杖冶游,人稱 “胡長仙人”。自稱曾從許真君、吳猛受授延生煉化超三元九紀之道,能檄召神靈、驅除雷雨。參與陶弘景校茅山華陽洞太清經七十卷。唐高宗時,抵京邑,詔除壽春宮狐妖,甚靈驗,賜號“洞真先生”。歸隱于西山盱母靖觀。長安三年(703)卒于游帷觀。著有《晉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內傳》。

張萬福

張萬福 唐朝長安清都觀道士,又稱張清都,後授大德稱號。玄宗時親為金仙、玉真二公主授道箓,為三洞高功法師。著有《三洞眾誡文》、《三洞法服科戒文》、《傳授三洞經戒法箓略說》、《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儀》、《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太上洞玄靈寶三洞經誡法箓擇日曆》、《洞玄靈寶三師名諱形狀居觀方所文》等。

朱君緒

朱君緒 (?--720)中唐人。字法滿,玉清觀道士,三洞法師。著撰《要修科儀戒律鈔》十六卷。事跡見《三洞群仙錄》卷十二、《洞霄圖志》卷五。

司馬承禎

司馬承禎 (647—735) 唐代道士、道教學者、書畫家。字子微,法號道隱,又號白雲子。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自少篤學好道,無心仕宦之途。師事嵩山道士潘師正,得受上清經法及符、導引、服餌諸術。後來遍游天下名山,隱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自號“天臺白雲子”。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為“仙宗十友”。武則天聞其名,召至京都,親降手敕,讚美他道行高操。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召入宮中,詢問陰陽術數與理國之事,他回答陰陽術數為“異端”,理國應當以“無為”為本。頗合帝意,賜以寶琴及霞紋帔。唐玄宗開元九年(721),派遣使者迎入宮,親受法篆,成為道士皇帝。開元十五年(727),又召入宮,請他在王屋山自選佳地,建造陽臺觀以供居住。並按照他的意願,在五嶽各建真君祠一所。他善書篆、隸,自為一一體,號“金剪刀書”。玄宗命他以三種字體書寫《老予道德經》,刊正文匍,刻為石經。羽化後,追贈銀青光祿大夫,謚稱“貞一先生”。司馬承禎的道教思想,吸收儒家的正心誠意和佛教的止觀、禪定學說,以老莊思想為本,融合而成道教的修道成仙理論。他認為人的天賦中就有神仙的素質,只要“遂我自然”、“修我虛氣”,就能修道成仙。他將修仙的過程分為“五漸門”,即齋戒(浴身潔心)、安處(深居靜室)、存想(收心復性)、坐忘(遺形忘我)、神解(萬法通神),稱“神仙之道,五歸一門”。將修道分為“七階次”,即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此“五漸門”、“七階次”,他認為又可以概括為“簡緣”、“無欲”、“靜,心”三戒。只需勤修“三戒”,就能達到“與道冥一,萬慮皆遺”的仙真境界。他的思想對北宋理學的“主靜去欲”理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其著作有《天隱子》、《坐忘論》、《修真秘旨》、《道體論》、《上清含象劍鑒圖》、《洞玄靈寶五嶽名山朝儀經》、《坐忘論》、《服氣精義論》等傳世(事見《舊唐書·隱逸傳》、《茅山誌》卷十一等)。

吳筠

吳筠 (?—778)唐朝華州華陰(今陜西華陰縣)人。字貞節。一作正節。性高鯁,少舉儒子業,進士落第後隱居南陽倚帝山。天寶初召至京師,請隸人道門。後入嵩山,師從道教上清派法主潘師正,受授上清經法。與當時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徵召,應對皆名教世務,並以微言諷帝,深蒙賞賜。後被高力士讒言所傷,固辭還山。東游至茅山,大歷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謚“宗元先生”。編著有《宗玄先生文集》二十卷,另有《玄綱論》三篇、《心目論》、《神仙可學論》、《形神可固論》各一卷等。(《舊唐書·隱逸傳》、《新唐書·方技傳》)

羅公遠

羅公遠  唐玄宗時彭州九隴山 (今四川彭縣)人,一說鄂州人,_名思遠。往來于青城、羅川間,有道跡。撰《真龍虎九仙經注》(一名《天真皇人九仙經》)一卷行於世。收入《道藏》洞真部方法類。(《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九)

張果

張果  唐朝人。少時隱居中條山,往來汾、晉間。玄宗開元二十一年 (733)屢召至京,問神仙事。帝以玉真公主下嫁,固辭不肯。賜號“通玄先生”,擢銀青光祿大夫,于恒山立棲霞觀居之。後為民間八仙傳說中的張果老,事跡多在民間流傳。(《新唐書·方伎傳》)

李筌

李筌  唐玄宗時隴西 (今屬甘肅省)人。號達觀子。少慕仙道,居嵩山少室山,曾于虎口岩得《黃帝陰符經疏》,筌抄讀數千遍,不曉其義。遍歷名山大川尋訪師侶。據傳,其至驪山,逢一老嫗,為筌闡說《陰符》大義,自是悟得奧旨,因撰《黃帝陰符經疏》三卷、《太白陰經》十卷、《驪山母傳陰符玄義》一卷。開元中,為江陵節度付使御史中丞。筌有將才謀略而屢遭時忌,遂入名山,服氣辟穀,精心修道,不知所終。另著有《中臺志》、《閫外春秋》各十卷,《孫子注》二卷。(《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二)

李含光

李含光 (682—769)唐道士、茅山十三代宗師。本姓弘,因避孝敬皇帝李弘廟諱而改姓李,號“玄靜先生”。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一說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家世業佛。父孝威,博學好古,雅修彭聃之道,州裏人稱“貞隱先生”。含光幼工篆隸,或稱過父,一聞此議,終身不書。年十八,志求道妙。神龍初(705)以清行度為道士,居龍興觀。尤精《老》、《莊》、《周易》之妙旨。開元十年(722),師事司馬承禎于王屋山得授大法靈文金記,復居蒿陽二十餘年。及承禎羽化,玄宗召至朝,問及修丹事,對曰:“道德,公也;輕舉,公中之私耳,時見其私。聖人存教若求生,詢欲則似係風”。玄宗感而異之,召居陽臺觀。歲余,以疾辭居茅山。天寶四年(745),又璽書徽至,以足疾不能任科儀。又以茅山真經秘靈多散落,再求還山居紫陽觀。賜絹、法衣、香爐等用品,並禦制詩以餞行。天寶七年(748),玄宗在大同殿受,遙禮含光為度師,並賜衣一襲以申師資之禮。後又兩徵詣闕,皆以老辭還。乾元二年(759),顏真卿充浙江西節度,聞含光至德,潔慕玄微,專使致書。含光亦令弟子韋景昭復書,互勵超然之志。大歷四年(769)羽化。代宗贈“正議大夫”。著有《周易義略》三篇、《老莊學記》三篇、《本草育義》二卷、《三玄異同論》、《道學》二十卷等,皆佚。事見《茅山誌》卷十一、《唐茅山紫陽觀玄靜先生碑》等。

謝自然

謝自然  (?—794) 唐代女道士,果州南充(今屬四川)人,祖籍兗州(今屬山東)。世號為“東極真人”。父寰,舉孝廉,曾任秘書省從事。母胥氏,亦邑中大族。自然性穎異,不食葷血。年七歲,母令隨尼越惠,經年因疾歸。又令隨尼日朗,十月求還。平常所言多道家事,因拜禮大方山頂老君像,不願下山而入道。自此常誦《道德經》、《黃庭內經》。十四歲絕粒不食。每焚修瞻禱王母、麻姑,慕南嶽魏夫人之節操。年四十,出游青城山、峨眉山、三十六靖廬、二十四治,不久離蜀,歷京洛,抵江淮,凡有名山洞府靈跡之所,無不辛勤歷覽。《墉城集仙錄》載雲,唐德宗貞元三年(787)三月,于果州開元觀詣絕粒道士程太虛受《五千文紫靈寶箓》。《續仙傳》稱自然聞天台山道士司馬承禎居玉霄峰,有道孤高,遂師事三年,別居山野採樵,為承禎執爨,幾經週折,終得傳承上清法。後歸蜀。貞元六年(790)四月,刺史韓佾至郡欲試其真偽,延入州北堂東閣閉之累月,出而膚體宛然,聲氣朗暢,佾即使女自明師事之。七年(791)十一月,徙居於州郭。九年(793)告請於剌史李堅,築室于金泉山修煉。其神奇事頗多,據稱山神傳達將授東極真人之位,至貞元十年(794)十一月十二日白晝升天,士女數幹人鹹共瞻仰。臨升天時,書于堂之東壁雲:“寄語諸眷屬,莫生悲苦,可勤修功德,修立福田,清齋念道,百劫之後,冀有善緣,早會清源之鄉,即得相見。”節度使韋皋奏聞于朝,李堅又表聞,詔褒美之。李堅于金泉道場立碑,為撰《東極真人傳》一卷述其事跡。韓愈、劉商均有詩言其輕舉事。有徒鄭仙姑姐妹等。

崔希范

崔希范  唐朝朝人。號至一真人。撰《入藥鏡》論述道教丹法。提出 “吾心為鏡,身為之臺”;認為精、氣、神為煉丹大藥,心火內照,能見五臟六腑,故稱為鏡。(《天元入藥鏡·序》)

鐘離權

鐘離權 傳說中的道教八仙之一。亦稱“漢鐘離”。據說姓“鐘離”,名權,字雲房。京兆咸陽(今屬陜西)人。一說燕臺人。後改名覺,字寂道,道號正陽子,又號雲房先生。元代全真道奉為正陽祖師。《金蓮正宗記》列為“北五祖”之一。《列仙全傳》卷三略雲仕五代之劉漢為大將軍,徵吐蕃失利,獨騎奔逃山谷。迷失道路,夜入深林,遇一胡僧,引行數裏,見一村莊,謂此東華先生成道處。東華先生授以赤符玉篆、金科靈文、大月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等道術。並見《消搖虛經》卷一。關於他的傳說,最早當始於五代、宋初。《宣和書譜》、《夷堅志》、《宋史》等書均載其事跡。元馬致遠雜劇《呂洞賓三醉岳陽樓》有“漢鐘離現掌著群仙錄”云云。民間多傳說為漢朝大將,故雲“漢鐘離”。然史傳均無記載,並有多種不同說法。

呂洞賓

呂洞賓 (798--?)唐代道士,後道教奉為神仙,是“八仙”中傳聞最廣的一位仙人。姓呂,名岩,字洞賓。一說為唐朝宗室,姓李,武則天時屠殺唐室子孫,於是攜妻子隱居碧水丹山之間,改為呂姓。因常居岩石之下,故名岩。又常洞棲,故號洞賓。也有傳說他是唐朝禮部侍郎呂渭之孫,因感仕途多蹇,轉而學道。《宋史·陳摶傳》記載呂岩為“關西逸人,有劍術,年百餘歲。步履輕捷,頃刻數百里,數來摶齋中”,是位修道有術的高道。《全唐詩》收有他的詩作二百多首。後世道教和民間稱其為“劍仙”、“酒仙”、“詩仙”聞名於世。呂洞賓得道成仙之前,曾流落風塵,在長安酒肆中遇鐘離權,“黃梁一夢”,於是感悟,求其超度。經過鐘離先生生死財色十試,心無所動,於是得受金液大丹與靈寶畢法。後來又遇火龍真君,傳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自稱“一斷貪嗔,二斷愛欲,三斷煩惱”,併發誓盡渡天下眾生,方願上升仙去。民間流傳有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度鐵拐李岳、飛劍斬黃龍等故事,呂仙形象廣泛深入民間。婦孺皆知。宋代封呂洞賓為“妙通真人”,元代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後世又稱“呂純陽”。王重陽創立全真道後,又被奉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稱他為“呂祖”。全國各地廣建呂祖祠廟,歲時祭祀,至今香火不斷。相傳呂祖誕辰為農曆四月十四日。道教多於此日設齋醮以志紀念。著術甚豐,如《呂祖全書》、《九真上書》、《孚佑上帝文集》、《孚佑上帝天仙金丹心法》等,然大多為託名之作。

陳樸

陳樸  唐末五代人。字衝用 (一作中用)。弱冠時德行文妙,才質奇偉。僖宗時避黃巢之亂,入蜀,隱居青城大面山,受道于鐘離權,有內丹道術。其丹法系統完整,借用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觀念,依日月運行,陰陽消息、節候時辰,返還生命的最佳存在狀態。其丹法以中醫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注重任脈一路的運煉,提出內丹是由人身內心腎精氣交媾而成,人體內部的生命運動是產生內丹的根源。認為內丹的修煉是一個漸進過程。體內精氣神經過一定的量變,就會產生質的變化。超乎常人,就成仙,仙人也是凡人修煉而成的。著有《陳先生內丹訣》行世,書中幾乎不引用外丹術語,托意“望江南”詞,輔以口訣,九轉成道,通俗易懂。

葉靜能

葉靜能  唐朝人。撰注《真龍虎九仙經》。《通志·藝文略》著錄:“《天真皇人九仙經》一卷,唐葉靜能撰,羅公遠、一行注。”即是此經。

蘇元朗

蘇元朗 隋唐道士。自號青霞子。據《羅浮山誌》記載,他曾經隱居在句曲山(今江蘇茅山)學道,得司命真秘,修道成仙,又曾修道于羅浮山青霞谷,作《太清石壁記》等。後著《旨道篇》,闡明內丹修煉之法。又鋻於《古文龍虎經》、《周易參同契》、《金碧潛通訣》三書“文繁義隱”,於是纂寫為《龍虎金液還丹通元論》,“歸神丹於心煉”,用外丹名詞解說內丹,提倡“性命雙修”,以此為內丹修煉的核心。蘇元朗的內丹修煉學說對後世道教有較大影響。

閭丘方遠

閭丘方遠 (?—902)唐末道士。字大方,號“玄同先生”。舒州宿松(今屬安徽)人。幼而辨慧。年十六通經史,學《易》于廬山陳元晤;二十九歲,問大丹于香林左元澤,元澤以為奇才,對他說:“子不聞老子云:‘吾有大患,為吾有身。'蓋身從無為而生有為,今卻反本,是曰無為。夫無為者,言無即著空,言有則成礙,執有、無即成滯。但于有、無一致,泯然無心,,則庶幾乎道……”稱讚他“才器高邁,直可為真門之標表”。復諸仙都山隱真岩,師事劉處靜,學修真出世之術。三十四歲受法策于天台山玉霄宮葉藏質,真文秘訣盡蒙付授。守一行氣之暇,篤好子史群書,每披卷必一覽之,不忘於心。常自言:“葛稚川、陶貞白,吾之師友也。”詮《太平經》為三十篇,備盡樞要,其聲名愈播于江淮間。昭宗景福二年(893),錢塘彭城王錢鑼深慕其道德,訪于余杭大滁洞,為築室宇以安之,並表奏其行業。昭宗累徵之,方遠以天文推尋秦地將遭兵火,唐祚必當革易,不出山林為宜,故而競不赴召。乃降詔褒獎,就頒命服,俾耀玄風賜號“妙有大師玄同先生”。方遠闡揚聖化,啟發蒙昧,真靈事跡顯聞吳楚,從學者甚眾。天復二年(902)二月十四日,淋浴焚得香,端拱而坐,至正午仙化,傳為屍解。今存《太平經鈔》十卷(原有三十篇本、二十卷本)一當條其編著。弟子百餘人,會稽夏隱言、譙郡戴隱虞、滎陰鄭隱瑤、吳郡陸隱周、廣陵盛隱林、武都章隱芝皆傳道要而昇堂奧;其中尤以廣平程紫霄、新安聶師道,安定胡謙先、魯國孔宗魯等十人為著,皆受上清思真煉神之妙旨。

杜光庭

杜光庭 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學者。字聖賓(又作賓至),號東瀛子。處州縉雲(今屬浙江)人。少習儒學,博通經、子。唐鹹通(860一874年)年間應九經(儒家的九种經典)試,不中,感慨古今浮沉,於是入天台山學道。唐僖宗聞其名聲,召入宮廷,賜以紫袍,充麟德殿文章應制,為內供奉。中和元年(881年),隨僖宗入蜀,見唐祚衰微,便留蜀不返。王建建立前蜀,任為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上柱國蔡國公,賜號“廣成先生”。王衍繼位後,親在苑中受道箓,以杜光庭為“傳真天師”、崇真館大學士。晚年在青城山白雲溪潛心修道,相傳85歲時逝世。杜光庭對道教教義、齋醮科范、修道方術等多方面作了研究和整理,對後世道教影響很大。他對《老子道德經》的研究頗有成就,將以前注解詮釋《道德經》的六十余家進行比較考察,概括意旨,分為“五道”、“五宗”,對“重玄之道”尤其推重。他調和儒、道二家的思想,認為老子的思想主旨,,“非謂絕仁、義、聖、智,在乎抑澆詐聰明,將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見素抱樸,泯和于太和,體道複元,自臻于忠孝”,把孔孟之道統一于老君之道。他推崇唐玄宗的《禦注道德經》,發揮其玄旨,撰成《道德真經廣聖義》五十卷,“內則修身”,“外以理國”,囊括無遺。又主張“仙道非一”,不拘一途,有利於道教的傳播和發展。其著作還有《廣成集》、《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門科范大全集》、《墉城集仙錄》等二十余種。

彭曉

彭曉 五代道士。字秀川,自號真一子。永康(五代後蜀設置,故治在今四川崇慶縣西北)人。曾在後蜀任過朝散郎、守尚書祠部員外郎的官職,受賜紫金魚袋。平昔好道,善修煉養生之術。《正統道藏·太玄部》收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三卷和《周易參同契鼎器歌明鏡圖》一卷。

強思齊

強思齊  唐末五代前蜀蒙陽(今屬四川省)人。字默越,前蜀王建賜號“玄德大師”。乾德二年( 920)編撰《道德真經玄德纂疏》二十卷。(《道藏》)

譚峭

譚峭 五代道士、道教學者。字景升。泉州(今屬福建)人。自少不慕仕途榮華,雅好黃老道術與諸子之學,喜讀《穆天子傳》、《茅君列仙內傳》等方外之書。後辭家遍游天下名山,不再回鄉。曾在嵩山拜道士為師,煉辟穀、服氣養生術,歷時十餘年。撰有《化書》六卷,分為道、術、德、仁、食、儉六化,共一百一十篇。他的思想源出於老、莊,認為世界起源於虛,“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產生天地萬物,最後又復歸於虛。萬物的生滅無非是虛、實的轉化。主張無生死,黜是非,齊昏明,忘禍福。泯滅一切事物的差別,達到“虛、實相通”的“大同”境界。他同情勞苦大眾,主張“均食”而致“太平”,幻想無親疏、無愛惡的“太和”社會。認為“食為五常之本,五常為食之末”。書中對“剜民之肌,啖民之肉”的王、吏作了憤怒的斥責。相傳譚峭的《化‘書》寫成後,曾請南唐大臣宋齊丘作序。宋齊丘竟竊為自己的作品,改書名為《齊丘子》。後人知其原委,改復原名,稱《譚子化書》,今存《正統道藏》之中。明代道士王一清曾為該書作注,撰有《化書新聲》。

陳摶

陳摶 (?—989)北宋初道士。字圖南,號扶搖子。據《宋史》記載,為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縣境內人,早年熟讀《詩》、《書》、《易》、《禮》等儒學經典,博通百家之言,有濟世從政的大志。後唐長興(930—933年)年間,他應考進士,不中,於是放棄仕途,游歷名山,求仙訪道,長期隱居在武當山九室岩,服氣辟穀二十餘年。後來移居華山雲臺觀和少華山石室,與隱士李琪、呂洞賓等為友。後周世宗顯德三年(956處),召陳摶入宮,問以煉丹飛升之術,摶回答說:“陛下為四海之主,當以致治為念,奈何留意黃白之事(即煉丹術)乎?”世宗命為諫議大夫,固辭不受,賜號“白雲先生”。相傳他常煉功長睡,百餘日不起,世稱“隱于睡”者。北宋太平興國(976--984)年間,至京師建議宋太宗“遠招賢士,近去佞臣,輕賦萬民,重賞三軍”。甚得太宗宏信,賜號“希夷先生”。陳摶好研《周易》,常手不釋卷。曾作《無極圖》,刻于華山石壁。又作有《先天圖》。邵伯溫稱陳摶《易》學,“不煩文字解說,止有圖以寓陰陽消長之數,與卦之生變”。其思想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據傳理學開山大師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就是由陳摶的《無極圖》衍化而來。著作頗多,但大部份已經佚失。《正統道藏》中收有《陰真君還丹歌注》,題名為陳摶所作。善長書法,所書大四尺,潑墨濃厚。其書多於行書,雄渾有力。據傳“開張天岸馬;奇異人中龍”石刻楹聯即為其所書。

劉海蟾

劉海蟾 五代道士。名操。字昭遠,又字宗成。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在遼應舉,考中進士,事燕主劉守光,官至丞相。平時好談性、命之理,崇尚黃老道術。相傳一日遇一道人拜謁,自稱正陽子,向劉操索要銅錢和雞蛋各十枚,在桌上間隔高疊。劉操不禁驚呼“危險”!道人微笑說道:“相公地位比這更危險!”於是他豁然醒悟,散家財,辭官職,離妻別子,出家雲游,號為“海蟾子”,專心修行。他常來往于華山和終南山之間,後得道仙去。道教全真道尊為北五祖之一。元世祖封為“明悟弘道真君”。後世民間流行有劉海戲金蟾的傳說,多用作吉慶的象徵。

張無夢

張無夢 宋初道士。字靈隱,號鴻漾子。鳳翔(今屬陜西)人。性好清虛,好研《老子》、《周易》。曾入華山,與劉海蟾、種放結為方外之友,師事陳摶,多得其微旨。後在瓊臺觀結廬,修煉赤松導引、安期還丹等養生法術。又相繼在天台山和終南山等地隱居,高年無疾而逝。作有《還元篇》詩百首,闡述其修煉思想方法。

陳靖姑

陳靖姑 (905--929)唐代道姑。後人尊稱臨水夫人陳太后。唐天佑二年,正月十五日生於福建之福州。《閩都別記》:“夫人臨盆時,景雲覆室,紫氣盈庭,閭裏稱奇,引為吉兆。幼聰穎明慧,賢淑端莊。年十三,蒙許遜真君錄入門下,授以道法。三年學成歸裏,奉親命適古田縣劉杞公為妻。夫人本好生濟世,常以閭山正法攝伏魔精。救人厄難。開閩建國二年夏,閩垣大旱禾枯樹萎,民不聊生!夫人順應民情,以懷孕之身奮然脫胎,臨壇施法祈雨,事後歸天。年方二十四歲。時人以其肉身於古田立廟祀之。夫人羽化後,英靈復赴間山,求師補授救產保胎之術,誓願以救產扶嬰,治病驅邪,濟世度人。因其累顯靈異於世,遂為閩臺各地廟祀日隆。歷宋、元、明、清諸代均有封贈,初號臨水夫人,後加封臨水崇福夫人,王紹榮封為順天聖母順懿元君,道教稱惠枕慈量天尊。閩人鹹以臨水陳太后稱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弘易道法团队 ( 桂ICP备2023006885号 )

GMT+8, 2025-1-6 12:16 , Processed in 0.0809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