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团队论坛、六爻占卜预测、风水堪舆策划服务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762|回复: 1

中国兵法谋略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5 16: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兵者诡道

  中国是个权力本位的国度,谁掌握了权柄,便拥有了荣华富贵;谁抓得了最高权力,便立即会成为"天子",成为神,能主宰一切人的命运;所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时,百姓山呼万岁,各级官员奴颜卑膝,作为"万民之父"的,能不赏心娱情吗?因此几千年来,为了争夺那把交椅,为了替坐交椅的人作鹰犬,中国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中国当然就成为世界上内战最多的国家之一,毛泽东词云: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万物之父",成吉思汗云:"战争创造了世界",倘若不管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损失,暂且"闭门忍听千家哭",那么,的确应当"感谢"战争创造了中国兵家。

  现存的中国兵书达二、三千部,最有名的有《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唐李问对》《将苑》《登坛必究》《虎钤经》《兵经》《投笔肤谈》《乾坤大略》《守城录》《兵垒》《太白阴经》《百战奇略》《练兵实记》《草庐经略》等。

  中国兵家思想的核心是以智取胜而全其国,其"智"具体表现在:

  以相反者迷惑敌人,使敌人中计。即运用"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的策略。

  以突然快速行动,达到军事目的,即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贵速,不贵久"。

  想办法使敌人丧失战斗力,然后乘乱取之。即"利而诱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饱则饥之,安则动之",使敌人上当后,"避实而击虚","乱而取之"。

  随机应变,"因敌而制胜"。孙武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应该"践墨随敌"。孙膑说:"胜不可一",即不能死守一种取胜方式。

  使用间谍收集敌方的情报,如孙武总结了"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等五种间谍方式。

  充分发挥最佳态势,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孙武说:"善战者,求之于势",孙膑说,要"便势利地"。《投笔肤谈》中说:"三军之势,如人一身"。

  采用危机管理,发挥人在危机时的巨大爆发力。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能看到潜在事物,能通过正确预测而稳操胜券,孙武称之知"迂直之计",懂得从"五事"――道、天、地、将、法,来判明胜负。

  重视心理战,认为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所谓"全其国",即中国兵家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王道服众、以仁制暴而保全敌国,孙武即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又说:"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拔人之城而非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可见,中国人有一套"不战而胜"的军事韬略。这些韬略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孙子所说的"兵者,诡道也"。

  西方军事思想重视战略研究,把用兵既看作艺术,也看作科学,而中国军事思想则讲究谋略取胜,用兵几乎等同于国家、集体运用阴谋诡计。

  中国文化与其说是道德型文化,不如说是谋略型文化。道德只停留在纸上,现实中的国人几乎普遍都有重大的道德缺陷,并且把这些缺陷看作是"机灵"、"聪明"、"有本事"的表现,否则便是"傻"、"迂腐"、"书呆子";因而,国人几乎个个都是计谋大师。交际场上圆滑世故,办公室里勾心斗角,生意场中尽是陷阱,官府里深藏阴谋……。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中国兵家自然成了诡道学派。

  弟子敖放问:"兵家重视赢得人心,利民而不害民。《六韬》中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孙子》中也称'主孰有道……吾以此知胜负矣';还有,兵家强调将帅的关键作用和用将用人的重要性。孙子说'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诸葛亮在《将苑》中要求'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这些讲的好象不是诡道吧?"

  胡鱼答:"兵家之所谓'撄人心'毋宁说是骗取人心!他们的与众分利、重将爱兵只是手段,一旦达成目的,则要'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了;他们不可能真正地信任将领,兵书中不就说'还师罢军,存亡之阶。故弱之以位,夺之以国'吗?"

  弟子司马义问:"兵家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列举了'五事'、'七计'、32种敌情观察法和五类间谍的作用,提出'未战而庙算','多算胜,少算不胜',这些于今还是有启示意义吧?"

  "是的!"

  弟子于梅问:"中国人主张'柔武'、'心理战',《逸周书》中说:'善政不攻,善攻不侵,善侵不伐,善伐不阵,善阵不战,善战不斗,善斗不败',又说:'善战不斗,故曰柔武';《战国策》中说:'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老师对这些有何评论?"

  "柔武指行动上刚柔兼济,心理战、计谋、与武力并用,这也是老子的思想。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还说:'善用人者',要'用人之力';中国武术就讲究用人之力,这不象西方的拳击。中国人的行为可称为'柔为',从好的方面来说,中国人灵活、聪明,能屈能伸;从坏的方面来说,我们肚子里的弯弯肠子太多,人际关系过于复杂。再者,中国人的确重视心灵:善于揣摩人心、攻心公关,也习惯于封闭心灵,这不是因为像日本人重视心灵体验,而更多的是迫于外面世界的无奈"。

  洋弟子菲耳士问:"中国人讲究阵法的运用,我听说过八阵图、八卦阵、连环阵等,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国古书中总爱渲染阵法,说得神乎其神,似乎滴水不漏,万夫莫开,我总怀疑其真实性和作用,这就犹如中国文化偏爱字谜、迷宫、格律,它反映了中国人爱面子、重形式的毛病。《风后握奇经》中讲了很多种阵法,如八阵,有天阵、地阵、风阵、云阵、飞龙阵、翔鸟阵、虎翼阵、蛇蟠阵等。还有人根据中国古代有名的'河图'、'洛书'的数学原理,设计出八阵图、连环图等,八阵图的八环中任何一环上八个数之和皆为260,连环图中13个环中数字之和皆为292,如果按照环中的数字配备兵力,则各个方向士兵人数总是一样多,首尾相连,环环联络,形成一个包围圈,敌人只要进入阵中,就休想逃出,找不到薄弱环节。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情况,实际上这样布阵,既麻烦又不实用;而且,它只能应付步兵,很难对付骑兵,汉族人的军队以步兵为主,自相残杀倒用得上阵法,可是,蒙古人、满人运用骑兵,就难以对付了。你们西方人也是以骑兵为主,所以,没有出现很多固定的阵法,还是以实力较量为主。"

  弟子敖放、于梅若有所思,拜别老师后进入军事学院学习。

  反思姜太公

        中国兵家之父应是姜太公。司马迁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谋,皆宗太公为本谋",又说,灭纣前,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计谋居多"。

  胡鱼研究姜太公,发现他是中国政治军事谋略的典型代表,反思其思想言行,获益颇多。

  姜太公,名望,字子牙,其祖先在尧舜时做过大官,因与大禹一起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因此部族又以吕为姓。姜太公年轻时在殷商朝廷做官,因屡次劝谏帝纣不听,反被忌恨,于是他逃到东海之滨,垂钓于尚湖(以他的名字命名,位于江苏常熟县境内)之畔。后来,姜太公又回到中原,寻访有为明君。在这期间,为生活所迫,他先在商都朝歌屠牛卖肉,后又到孟津开铺卖食。直到七十二岁时,姜太公听说周文王为仁德之君,他便西奔到达歧山脚下。不久后得知,周文王经常到渭河北岸打猎,姜太公于是天天到渭河钓鱼,等待着遇到文王的机会。这是一个类于守株待兔、相千里马的故事。一天,文王的车马果然浩浩荡荡地驱驰而来,此时,姜太公不但不起身拜谒迎送,反而故意看也不看一眼,此举引得周文王下车主动与他攀谈。文王问道:"你乐于钓鱼吗?"姜太公答道:"臣闻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今天,我垂竿而钓,与此十分相似,并非乐于钓鱼"。文王又问:"钓鱼与志趣有什么相似之处?"太公答道:"操钓在手,有三种权谋变化:有以厚禄竭人才智的权谋,有以视死如归精神鼓励士兵的权谋,有以高官显位降服能人的权谋"。姜太公一边说,一边观察文王,见文王正洗耳恭听,态度谦虚,并且对陌生人的高谈阔论毫不介意,他便继续侃侃而谈:"只要鱼吞食诱饵,就会受到鱼线的牵制;同样的道理,只要给大臣以厚禄,他就会屈服于君主。所以说,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报;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一席话,打动了文王的内心。俩人越谈越深,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从此,年届古稀的姜太公得以施展抱负,运筹其经天纬地的韬略。

  姜太公真不愧为中国谋略之先祖!他以高官、厚禄、精神三者笼络使用人才,充分利用了国人人性――世俗、迷恋官禄的弱点,撄得了人心。不过,他以及历代统治者的所谓"爱才"都太过功利主义,都是为了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并不是真心的,因此,他也时常流露出对英雄豪杰的杀戮思想。

  在《六韬》一书中,太公认为王者应做到韬光养晦,威而不猛,胸怀天下,清静无为,他说:"夫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隐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又说:"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博,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这是多么富有中国特色的高深谋略呀!帝王要象龙,高高在上,变幻莫测,让人感到神秘、恐惧,情不自禁顶礼膜拜;中国从古至今的统治者不正像红衣主教一样言行诡秘、心狠手辣吗?中国人运用智谋、心计之炉火纯青,竟达到了"不智"(看不出运用了智慧)、"不谋"(用谋于无形之中)――即不留痕迹的最高境界;并且善于运用"卑"、"伏"、"愚"欺骗对手。

  姜太公还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柔武战略,提出了分化瓦解打击敌人的许多具体措施以及战术。他说:"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他指出应"亲其所爱,以分其威"(拉拢对方的爱臣以瓦解他的威权),"收其内,间其外"(收买敌人朝内大臣,离间敌人朝外将帅),"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欲其西,袭其东"。这些谋略之高明,在现代西方兵书中也几乎无出其右者!让人感叹中国人之聪明!只是但愿国人不要把"阴其谋"全都用到了社会生活中。

  胡林翼说:在传说为姜太公所作的《三略》一书中,太公阐述了重用贤才的思想――"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罗其英雄,则敌国穷","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但是,他也表达了对有才干之士的抑制甚至杀戮的思想,如"豪杰低首,国乃可久","敌国灭,谋臣亡",这些可以说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屠戮功臣的谋略,刘邦、朱元璋按此教导几乎杀尽了开国文官武将!

  蔡鄂说:《三略》重视运用奖赏和惩罚两手,所谓"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我总觉得这种"赏"也是利用了人性弱点的阴谋,这种"罚"也是"杀贵大,赏贵小"的权宜之计,而不是尊重人、尊重军法。姜太公云"非阴谋无以成功",看来中国人做每一件事都充满了阴谋诡计。

  姜太公不愧为中国人的导师!
发表于 2020-9-21 19: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弘易道法团队 ( 桂ICP备2023006885号 )

GMT+8, 2024-12-26 11:40 , Processed in 0.0812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