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投160亿治理三江源生态退化
【财新网】(记者 石睿)2014年始,位于中国西北的三江源地区将受到更多保护,保护面积增至39.5万平方公里。但是,三江源生态退化依然未能遏制。其中,鼠虫害发生面积占三江源总面积的40%以上,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超过30%,水土流失面积约占30.7%,沙化土地面积约占8%。1月24日,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副司长吴晓松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如此坦言。他同时警告称,“三江源地区生态整体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必须投入更多的行动和投入,保护和改进三江源脆弱的生态。
吴晓松介绍说,三江源是中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在全国的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保护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2012年,该地区总人口130.18万,农牧民占比近80%,但人均纯收入仅有全国人均的一半。
2013年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治理范围从15.2万平方公里增至39.5万平方公里。整个生态工程区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承接转移发展区等,总投资达到160.6亿元,比一期工程增加一倍还多。
关于二期治理工程,吴晓松说,目标是到2020年,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由4.8%提高到5.5%;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25~30个百分点;土地沙化趋势有效遏制,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50%,沙化土地治理区内植被覆盖率达30%~50%。
同时,治理目标还包括:三江源地区的水土保持能力、水源涵养能力和江河径流量稳定性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状况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明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吴晓松称,三江源一期工程已初显成效。一期工程前,他去过当地,黄河源头是干枯的。工程后,他再次去看,发现“黄河源头‘千湖奇观’再度呈现,感到特别兴奋。”他认为,一期工程同时也缓解了农牧民饮水困难,还给当地农民提供了生活能源。
吴晓松认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长期的投入。因此,开展二期生态工程建设非常必要,应加快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从整体上遏制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的趋势。
据官方介绍,已完成的三江源一期工程累计保护湿地160万亩,封山育林511万亩,治理黑土滩523万亩、沙漠化土地66万亩及鼠害11781万亩。目前,该地区的林草植被覆盖率、湖泊水域和湿地面积、林草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都有所提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