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济 发表于 2009-8-14 10:53:19

佛教中关于心法的论述

六根之中意根对人健康的影响是最关键的,这一点很容易明白,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影响下决定的。佛教的《宝积经》中如是说:“譬如王于众人中为上。心于诸功德中无上。”人的意识思维是人所拥有的所有一切中,力量最大,也最重要的。心念意识--思维活动,在人生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有所认识和思考,如果他不能有效的影响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他怎么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呢?
对于意根,世人一般用心来称呼,现在用大脑来称呼,过去的传统认为心意识寄托于肉心,现在则认为依赖于大脑。关于人类的思维意识活动究竟依托于哪一部位,恐怕到现在也没有定论。即便是在佛经中,也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不同的理论,在《大智度论》中,述及假名心者,初住的地方是我们的肉心。而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愣严经》中,通过佛陀与阿难的七处征心,八还辩见,得出了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的结论。也就是说,人的心意识虽然依于身体及一定的器官起作用,但却并不居于一个固定的器官。佛教中有名的典故,当年禅宗二祖要拜达摩为师,达摩不肯收他,他为了表示诚心,在雪地里跪地不起,一直过了三天,达摩可怜他,对他说,如来的无上妙法,是历经无数劫才得到的,岂是你这点小表现就能换得?他为了表示诚意,就抽出戒刀把手臂砍了下来供养达摩,求达摩使他的心得安,达摩伸手道:“把心来,与你安!”他一时茫然,心这个东西,他拿不出来。达摩对他说:“心给你安好了。”他一时悟了。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虽然二祖当时已经精通儒家和道家、周易等诸多学问,也对佛教经典有一定修为,但他对于心的认识是茫然不清的,根本就没搞明白心的概念。
寻觅此心,了不可得。
心意识,如果作为一个事物的话,它是无形无色的。色界与无色界对,物质与心意识对,我们不应当用对物质的认识经验来分析研究心意识。
世界上对于心意识的认识,有诸多不同。如二祖说心不安,他这个心不安,还只是因为他没有弄明白他接触到的佛法,心中迷茫,所以心中不安,还没有接触到本质的东西,据说他在将衣钵付与三祖之后,还在不停地调心,别人批评他行为不够尊重,他说:“我自调心,关汝何事?”可见他还是没把心这个东西给搞定了。
思想意识的性质及特点
佛教中对于心的理论太多,也很玄深,在这里只能拿一些简单的理论来认识一下,佛教中关于心念意识有如下一些说法,列出来以供参考。
心为法主,生一切法。
心意识是法生起的根本原因,一切的法,都是因心而有的,如果没有心念意识,法也就没有任何显现,一切法,都是因为心念意识与之相应才得以显现的。心念意识在不断的认识法,并起作用,从而产生了人类的所有活动,也产生了喜怒哀乐,贪嗔痴等。有了心念意识的活动,人才有了执著,如执著于法尘的实有,执著于有自我的存在,执著于有身体的存在,执著于有痛受的存在、健康的存在等。
心为缘生,和合而有。
佛教对于心意识的看法不像普通人所理解的那种唯心,而是认为心意识的产生和存在要依于许多缘,如首先要有身体,有了身体后,才有心念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佛对普眼菩萨说: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就是说心意识的活动是四大构成的身体产生六种感知器官,六种感知器官与其相对应的六种事物相接触,产生心意识活动,将这种复杂的心意识的活动起个名字,叫做心。可见在佛教中,“心”是一个假名而已,它是对复杂无比的心意识活动的一种称呼。
心既然是缘生的,那就必须要依赖诸缘而有,如听的心念活动,要依于耳根、声尘,两者和合之后,心意识才有听觉,并产生分别。
人类并不能真正有效的利用心意识,相反的,要受心意识的控制,被其转动从而做出种种颠倒之事。《大智度论》中所谓:
是心如幻如梦虚诳无有定性。心数法亦如是。
认为心念意识就像梦和幻化那样是虚诳的,对于人来说,心念意识是难以控制的,相反它会控制人做出对人生命、事业、健康极度不利的事情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陀说:

心如虚空。客尘烦恼所覆障故。
认为心相本来清净无污,但是种种心念思维、心的习性,好像天空中的飞尘一样染污了心,控制了心,使人不得自在。
佛教中总结人因为心念活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而做出不利身心的事情,主要是因为人心的种种习性,所谓习性,是过去无数劫中不断的熏修而形成的,一时之间很难改变,要改变自己的心性和思维习惯,就要靠对于心的认识并且用正确的方法观察此心、控制此心。佛教关于心的理论很多,对心的特征的认识主要有如下理论:

    心意识的攀缘性   佛教认为人的攀缘之心是让人沉迷于痛苦之中无可自拔的原因,如《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愣严经》中所说: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攀缘心在这里的意思不够明确,佛陀在《宝积经》中说到心相时,如此说:
心如猿猴,乐攀缘故。
说明了攀缘是个比喻,就像猴子从这一树枝攀向另一树枝那样,乐于攀缘不止,心念意识也是这样,喜乐无数的法相,为无数的思想意识及欲望等所诱惑,不断地思维分别追求,因而不断的喜、憎、贪、痴,凭人类的自制力几乎无法对自己的心念实行有效的控制,因为“心譬如飞鸟猕猴不适止一处也,心所因不适止一处也。”,你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令心住下来好好把握它,“心如猕猴贪一切境界故”,心念所贪恋的境界包括一切,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它可能在恋着学堂的同时还恋着妓院,心想去的地方不可能只有一处,它所攀缘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一切不利于健康,不利于事业和人生的负面思想行为就不可扼制的发生。
心远至而独行
心念意识具有无远不至,无所不达的性能,而人的心念意识总是独自生起,属于一个人而无有相伴的,每个人的每一个念头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句在其它的译本中译作:“心常独行,无二无伴故。”在人生中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中,孤独感受,不被理解、渴求理解的心理需要是每个人都有的,而如果这种心理特别强烈又得不到满足,就会构成心理的创伤,而从实相上来观察,心是独行的,不可能有两个同样的心同时生起,除了佛陀和大菩萨们的境界。所以人类在根本上不可能得到知己和相知,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那都是自我的欺骗而已。
心譬如流水上生泡沫须臾而灭
心念意识具有不住的特性,它就好像流水之中生起的泡沫,一会儿就被流水冲破,人的心念意识也是这样,刚刚生起,马上就会消失,不可能有一个心念会停住,它们像流水一样,须臾之间就变化消灭了。所心说,心念意识具有难以把握的特性。佛经中还有其它的比喻:“心如电光,念念灭故。”心就像电光一闪一灭那样,新的念头生起就意味着旧的念头灭尽。
心如流水,念念不住故
可以说,心念意识最难把握的就在于它念念不住,它就像流水那样,相续不断,抽刀断水水更流,心念意识是每一念都不住的,也是因为上面所说,心念一生,立即便灭,所以人的心念意识是无数念头相续而生,从而形成意识流,于是便产生了人类连续不绝的思维活动,并产生喜憎等情绪及取舍等行为。

法济 发表于 2009-8-14 10:54:57

心譬如天暴雨卒来无期,爱欲亦如是卒来无期
人的心念意识的生起具有盲动性,就好像夏季的暴雨,来得十分仓促,人自身根本就没有准备,许多心念意识的冲动,都是突然发生的,没有规律的,犹其是人的爱欲,多数时候根本不受人的控制,突然就生起了,其它的如怒火、嫉妒等种种冲动,都像暴雨促来一样。
心如画师,起种种业故
好像画师作画,他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富丽的宫殿,也可以画出穷山恶水,他可以画天堂,也可以画地狱,人的心也是这样,可以造种种善行,也可以造种种恶行,它可以令人做出损害健康的行为,也可以做出有益健康的行为,而心所使令作出的一切行为,都给人造就了业,业的力量将会使人受好的和坏的身体,从而先天就健康或残疾。
心如灯炎缘相续故
如同佛陀在《大方广圆觉修金多罗了义经》中所说的“妄有缘气,于中积聚,假名为心。”心念意识是诸缘合成的,就像灯光要具备灯体、灯油、灯蕊、火等要素才能生起那样,心念意识要依身体六根、外界种种六尘等相互和合才能生起。
心独无侣常乐驰走故
心乐于驰走,奔行不住,所以也就难以控制,人不能理智的运用思维和情绪,这就给人生造成了心理上的无数苦恼。
是心如母生一切苦故
从以上种种分析中可以说,人的心念思维活动,就是人生种种痛苦的母亲,人生的所有痛苦,都是由于有心念意识的存在。因为,只有心念意识才知苦乐等种种感受,只有心念意识才能体味病痛和不适,才知道失落和伤感等种种情绪。
是心如炎聚散一切诸善根故
人的心念意识就像火能够将木材焚烧干净那样,可以将人的一切善良的心愿和行为焚烧干净。“心如狂象,蹈诸土舍,坏诸善根故。”心就像发狂了的大象,冲到了土房子前,破坏了人的善根。佛教中十分肯定的认为,人的所有幸福和快乐,都可能被不智的心念意识指导做出的恶行破坏掉。
是心如鱼钩苦有乐想故
这句话的解释不定,一般说来,是指人的心就像鱼吞吃钩上的饵那样,明明是苦的东西,但是却产生了快乐的假想。一切恶习,如吸烟、喝酒,乃至吸毒,其它如嫖娼、性欲无度、迷恋游戏、摇滚音乐等,都是如鱼吞钩一样的不理智,而人生中有无数如鱼吞钩,苦中作乐想的事情,无法一一列举。人的不智,完全在于对心意识不能认清并且有效控制,所以,病痛、苦恼,便不可避免。
是心如梦无我有我想故
人在梦中,会执著那些没有的事情为真实的,于是梦中有了恐惧、伤心、痛苦、焦急等种种事情,梦中的我本是假想的,不是真实的,但却认为确有我在那里受痛苦,人的心念思维也是这样的,本来无我的实相之中却认为有我,而认为实有我在,就是人类痛苦的根源,如果无我,也就没有受痛苦的主体了,所以,人类的一切痛苦,都是因为心念思维的虚假欺骗。
是心如蝇不净有净想故
人的心念意识常会被表像所迷惑,“譬如苍蝇在粪上住自以为净,心亦如是入爱欲中自以为净。”佛陀所说的不净,主要是指女性身体和男女爱欲,佛说女人的身体“譬如画瓶盛屎”,只有外面的一层是漂亮的,里面都是脏得不堪。要求弟子们断除对于女性漂亮假相的惑著。而人以不净为净则不只表现在男女色相之欲,还表现在饮食等种种方面。这就要求善于观察外界,善于观察自心。
是心如罗刹常乐求便故
佛说人的心如同罗刹恶鬼,常常寻求自身的疏忽,一个保持正念的人,做事讲原则的人,也会被自己的心灵中那负的一面所迷惑,从而失去正念,做出他本不应做的事,如吸毒的人戒毒几年后,遭诱惑再度吸毒,不只是因为外人的诱惑,自己心中本就有一面会翻转过来,导致自己失去理智,所以说心常常会求得一个人的疏忽,从而做出有违身心健康的事。要想不为自己的心念意识的负面得便,就必须认识心念意识的特点,时刻保持正念正觉。

法济 发表于 2009-8-14 10:56:21

心譬如怨家掷人着恶道中无有期也
“是心如贼断一切善根故”,心既然像恶贼那样断除了人的善根,那么按轮回的说法,这个人必然要进入恶道之中,身心都遭受痛苦。
是心不可爱恩爱痴故
人类这颗主宰着自己行为的心是不可爱的,要把它当成敌人来看待,因为人的心重于恩爱,而恩爱是一种痴的行为,佛教要求人将恩爱之私心化为博爱之情、慈悲之念,恩爱系缚,是无数痛苦的根源,人生的八苦里面,爱别离苦就是因为有了恩爱才有的,而至爱的失去,可能使一个人痛苦一时,也可能使其痛苦消沉一世,甚至是因之郁郁而终。所以说心不可爱,恩爱是痴的行为。
譬如阪上上下,心须臾有爱须臾有憎
就好像上坡后必然下坡那样,人的心有爱有憎,而爱和憎都是致人痛苦的,爱与憎互相转化,有了爱,必然有憎,有了憎,也必然有爱,而人的心中爱憎是须臾变化的,不可依恃、变化无常的爱憎给人造成了精神上的苦痛,犹其是对于恋爱中的人而言,爱恨变化、爱恨交织,对于身心都是一种折磨。心的爱憎不定,也导致了亲人之间的反目、仇恨等,从而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譬如持灰作城,持无常作有常
佛教的基本观念,就是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不可能永恒存在,而人的心不能认识现状,渴求自己爱乐的东西能恒久存在,并为其可否存在下去而苦恼,而劳心操神,而身心受痛苦,这就好像用焚烧后的灰来建造一座城那样,是根本不可能的,要从心理上认识一切万法万象,都会消灭散失,从而做到坦然面对,对于失去一些东西不生悔恨、怅惘等负面情绪,从而保持心绪的宁静和健康。
心常乐于五欲
“是心着色,如蛾投火故。”人心喜欢并贪恋色相,这就像飞蛾投火一样不智。
“是心爱声,如军乐战鼓音故。”心喜欢并贪恋音声,就好像军队中战鼓声起时,军兵便激情荡漾、奋不顾死那样。
“是心爱香,如豕乐臭秽故。”人心贪恋香触,好像猪喜欢卧在粪尿里。
“是心着味,如使人乐余食故。”人心贪著味觉,好像仆人喜欢主人吃剩下的饭那样没有出息。
“是心爱更乐,如蝇乐膻故。”人的心喜欢触觉,就好像苍蝇喜欢接触腥膻的东西。
佛教中分析五欲,都是致人痛苦的根源,对于五欲最好的态度就是享受而不迷恋,但多数人在享受时无法不产生迷恋,享受产生的是正面的影响,有利身心健康,但迷恋产生的是负面的影响,不利于身心健康,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一定要认识心对于五欲的贪著是不理智的,从而将这种贪著变轻,并且除断。
对于心的观察,最根本的是要观察三世心法,佛陀在《宝积经》中说:
持精进推念心。何等心入淫。何等心入嗔怒。何等心入痴。持过去当来今现在心入耶。过去为尽甫当来未至今现在无所住也。佛语迦叶言。心无色无视无见。佛语迦叶言。诸佛亦不见心者。本无所有无所因也。自作是因缘。自得是死生。佛语迦叶。心索之了不可得。但以颠倒想故有诸法行。
    指出过去的心已经灭失了,未来的心还未生起,现在的心则无法留住,三世观心的方法就是如此简单,但却可以从中明了心相。观心要精进,所谓精进,就是专精而进,佛陀常要求弟子们勇猛精进,这样才能快速得到效果。
法尘--影响人类心理健康的力量
佛教对于法的定义是很微妙的,称之为心所有法,也就是说,凡与心念意识相应的,都称之为法,这样,人类的一切知识和思想都归入了法的范畴,同样的,还未曾被人类认识到的,或者说人类还没有发现的学说理论也是法的范畴,只要是能够与心意识相应,虽然现在还没有形成理论或学说,都是法。
佛教在十八界的理论里,将法称为法尘,取得是一种喻义,法尘在人的生命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的存在离不开心理活动,而心理的活动又离不开法尘,如果没有法尘,也就没有心意识的活动,佛教说食有四,意思食是人类必须的一种食物,意思识就是法尘。

法济 发表于 2009-8-14 10:57:28

人的心念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活动,而人的心念的每一次活动都会伴随着法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尘对人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法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据《大智度论》所说法尘如下:
法有二种:心法非心法。非心法中有内有外,外有寒热风雨等,内有饥渴老病死等。如是等种种名为非心法。心法中有二种,一者瞋恚忧愁疑等,二者淫欲憍慢等,是二名为心法。菩萨于此二法能忍不动,是名法忍。
上面所说的心法能够自生,如人为一件事而苦恼,即便当这件事过去后,他想起时依然会苦恼,如失恋的人较长时间不能忘记所爱之人。非心法也能让心生起种种感触。如寒热风雨能令人生起厌憎和痛苦,而饥渴老病更是能让人生起种种心绪。
如何利用心性、思维和法尘--认知对象来增益健康
既然心念思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的行为,那么,利用心念思维来增益健康也就成为养生学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佛教认为,人的心有两面,一是清净健康的,二是不净的不健康的。如《大智度论》所说:
譬如清净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混浊,若清水珠入水即清净,不得言水外无象无珠。心亦如是,烦恼入故能令心浊,诸慈悲等善法入心令心清净,以是故不得言烦恼慈悲等法即是心。
善法入心,心便轻安愉快,不善法入心,心便烦恼痛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认识了法对于心的影响,并掌握了观法和观心的方法,用善法来长养心灵,便自然能得到健康。
按《维摩诘所说经》的说法,人是可以有意识的让自己的心中常生起某些法的,如经中说:
以度众生起四摄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身命财起三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于六和敬,起质直心,正行善法,起于净命,心净欢喜,起近贤圣,不憎恶人,起调伏心。……
如果要想除去心中的负面心理和情绪,就要有相对应的法子。佛教中的方法很多,除了行为言谈上的戒律之外,佛教还提倡观想,观想简单说来就是凭着心念思维来想像,其理论根据是:法有两种,一种是不依于心念思维而有的非心法,如风雨寒热、饥渴老病等,一种是依心而有的心法,如苦闷忧愁、淫欲骄慢等,佛教就是以心法对治心法,因为苦闷的情绪多数时候并非因外界刺激而生,而是因为一个人的天性和习惯而有的心理活动,所以,用心念思维来想像就可以对治这些因心念思维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和意识。
如佛教要人除去骄慢自大之心时,要求是敬事一切,就是把自己看得很渺小,而世上的一切都有其可敬之处;在僧团中,如果心理不平衡,搞不好人际关系,为此苦恼,那就应当修六和敬的法;如果一个人易于动怒,脾气暴躁,那就适合修慈心观;如果一个人性欲过盛,为之痛苦,那么可以修学白骨观和火大观及不净观;如果一个人太过于痴心执著,对情爱过痴,那就应当学习一下因缘观,知道一切都是因缘而生,也会随着缘的改变而变化失去,从而乐观豁达地对待人生的诸多际遇。
如果有人体弱气虚,那就必须修学数息观;如果有人心灵空虚、枯闷,那么可以修一下净土观;如果有人悲观失望,那就可以观想一下天堂之乐、佛国之乐,也可以修学慈心;如果有人恶心太重,心中总有作坏事的冲动,那就应当观一下业报轮回,想一想地狱的苦痛。
观不善之心
要想将心中的负面心理去除,就应当先要对不善之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淫心】人类所有的宗教传统都要求人控制自己的淫欲,佛教并不认为男女之欲是一种罪过,相反,对此以同情之心看待。淫欲是一切生命产生的原因,所以,也就成为他们轮转在苦痛境界里不能逃脱的原因,佛教要求将性欲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反对邪淫,佛教认为淫欲是世俗乐趣中最吸引人的,因此可以视之为人生的一种享受,但淫心过度的人,就有可能做出通奸、************、乱性、不择畜生、群淫等诸多可耻之行,对自己的身心,对于社会都构成危害。当观淫心就像夏季的暴风雨,它促起无期,转动自己的心灵不得清净自在。而人间的一切情爱,最根本的动因都是淫心,所以,淫欲一定要得到很好的控制,使其在正常范围之内。

法济 发表于 2009-8-14 10:58:17

【贪心】贪心对于人的折磨是所有人都能体验的,人因为贪求的缘故,心念为之转动,日夜思虑为之苦闷疲劳,而贪求的结果大多是求之不得的,于是就有了求不得苦,对于身心健康来说,贪心就像是利刃砍伐身心。更为重要的是,人因为贪的缘故,会做出种种非理智的行为,如谋财害命、欺诈抢夺、贪脏枉法等,结果往往是害人害己。
【嗔心】人动怒的时候,身上就会分泌诸多不利健康的物质,嗔心一动,人的火气便会上升,影响身体,嗔心动,情绪紧张,易得心脏病,多数时候会导致气息不调,有吐血的情形,严重时会导致气闭而死。人的嗔心若动,会做出诸多不理智的行为,从互相辱骂直至打架斗殴甚至于杀人,佛教中贪嗔痴为人生三毒,当观嗔心如同毒蛇,咬啮自己的身心为之痛苦,嗔心之毒足以将自己杀死。
【慢心】佛教中贪嗔痴慢疑五种心号称为五盖,是盖在人的心上令心不得开悟智慧的阻碍。人的慢心是因为心中有我相,有了“我”的主观意识后,就会认为我的是对的,别人的是错的,我是高的,别人是低的,于是慢心便生起,慢心生起,气便轻浮,心便固执,便不会接受任何正确的事物,也不肯改正自身诸多错误的作法,所以不止对人生有反作用,对养生与健康也是不利的。
【疑心】疑心也是一种十分折磨人的心,佛教说世间人心难测,所以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人都会有疑心,怀疑如果建立在智慧之上,那就是明智的,疑若是建立在愚痴之上,那就是愚蠢的,会给人带来诸多痛苦。人的疑心,会令人对周边事物充满不信任感,生存环境被自己主观地恶化了,尤其是恋爱中的年轻人,如果有疑心太重,则不止会给恋爱带来风波,对于身体也是极不利的,在心理上,疑虑过重令人耗费心神,身体上则产生种种不适。在智慧主面,佛教为为“信”为道德之母体,建立在愚痴上的疑心,会令人不信诸善,不信妙智,从而无法生起智慧。
【痴心】做为三毒之一的痴心,并不仅仅是我们普通所谓的“痴心一片”的痴,佛教中的痴心是愚痴之心,是不明白真相,为烦恼所转动的心,痴心是人类不能通过行动来改变命运和健康的内因,痴也是执著的内因,人因为痴迷,于是执著,要想对治痴心,断除痴情,就须要有智慧,要想得智慧,首先就要学习十二因缘的观门。
【忧心】忧心忡忡是大家都熟悉的形容词,紧接在这个词后面的是茶饭不思,忧愁之心对于身心的扰害是极大的,佛教对于人被忧愁所困的形容词往往是“忧魔入心”、“忧箭中心”,忧愁不止令人食欲退减,忧愁还让人精神不振,郁郁寡欢,有时让人觉得万事皆哀,甚至是了无生趣,佛教中认为一个人忧愁过度属于魔恼,是为魔类所害,忧心导致身沉、气壅、心懒,要好好地观心对治才行。
【散乱心】散乱心是与专念一心相对的,散乱是人的心念不住地攀缘外境,无所依止的一个状态,要说心念的散乱程度因人因时而论,总的说来,人基本上都处于散乱心中,注意力分散是散乱心的主要特征。一切负面的心理都可以归入散乱心的范畴,因为定心、一念之心是没有任何负面情绪的,而心念一旦散乱,则所有的负面心念意识都会生起,心愈散乱,则气息愈粗浮、风大之力量不能充满全身,身体乏力,而散乱心中,精神是不集中的,因而人会精神困倦昏沉、萎靡不振。
【狂心】狂心是一种心念颠狂的状态,狂心使人失去理性,行为过分,狂心状态下,人的气息虚浮、脾气狂躁,行为冲动,旁人无法劝说,对治狂心,必须要有静的环境,要有慈心甚深、语音软好的人来劝诱,可想法使病人在颠狂时入眠,也可在病人心态较好时教学数息观、慈心观。
【悖逆心】悖逆心也许像是逆反心理,佛教的悖逆心主要是指对父母、师长的悖逆,悖逆心是一种情绪,一种心内积蓄的习气和意气,见到一定的对像就会生起,以青少年居多,悖逆心生起就会引起敌对、争吵、委屈等负面情绪,所以,要好好观察这种心念意识,及早地将之去除。

法济 发表于 2009-8-14 10:59:04

【我心】佛教中的我心是个较大的题目,在这里我们简单的论述一下,因为众生执著有我,所以为了长养此“我”,而作种种追求,从而产生种种苦恼,因为有了我心,才有了慢心、怖心等种种负面心念的产生,可以说,我心是产生人生种种问题的根本,也是产生健康问题的根本。如果众生了解了无我法,则就可以看淡一些事情,从而在心理上放下诸多负累,得到心理上的清净和平和。
【恐怖心】人在遭遇打击的时候,或见到可怕的色相、听到可怕的声音时,都会有恐怖心生起,怖心生起,人会极度紧张,汗毛竖立,腠里闭塞,内分泌失调,恐怖会让人精神失常,恐怖甚至可以直接致人于死亡,所以,怖心也是人生中必须要妥善解决的一种心理问题。
【不平心】不平之心是佛教严厉反对的,因为不平之心除令人心理受苦外,同时会使人做出不智之事,如《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愣严经》中阿难就是因为心中不平才离开僧团,结果被妓女摩登伽所劫持的。
【求心】佛教中说,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人生所求,十之八九是求之不得的,求之不得,就会心思苦恼、失落,导致求不得苦。佛教反对贪求,但同时强调,大求之心却是一个人得到快乐、脱离苦恼所必须的,所以,求心有两面,要利用其善的一面,制约其不善的一面。
【妒心】妒心,就是见到别人快乐得志则心中不喜、愤怒、不欲令他人得的一种心理,妒心除了在心理上折磨自己外,也像其它诸恶心一样能令人身体分泌不利健康的物质,导致四大种不调和,从而不利身心健康,妒心也会令人采取不理智的行为,与其它心理一样,妒心的根源在于执著“我”。
【羸劣心】又称下劣心、怯弱心、自卑心。此心生起的时候,人会有悲观情绪,认为自己不行、不能胜任、不如人,从而有自暴自弃的思想和行为,求取健康、幸福,要有信心,信念要强,要有毅力,要有志气,而下劣之心则畏首畏尾、害怕困难,不肯努力,因而此心对于生命和健康也是不利的。
【懈怠心】懈怠心与羸劣心作用相近,但有懈怠心的人可能羸劣心较少,懈怠是一种习气,是无始以来身心积累而成的。懈怠令人事业不成,在健康而言,如果人懈怠了,则一切健身之法不能得行,要取健康长寿只是痴人说梦罢了。
观诸善之心
善心能令人心念获得安宁,且有轻安等令人身心俱悦的效力,生起善心、常保善心,对于生命和健康是极为重要的。佛教中论及善心之相的经典很多,在这里取用《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和《梵网经》中所述及的心相略加说明。
【慈心】梵网经:“慈心者。常行慈心生乐因已。于无我智中乐相应观入法。……亦能使一切众生得慈乐果。……”慈心是人类最为正面的心态,《维摩诘所说经中》对于慈的解释是与乐为慈,也就是说给予别人快乐的心是为慈心。“常行慈心生乐因已”,慈心是人间生出快乐的因,只有具有慈心,人才有快乐,而将慈心发扬光大,则个人的快乐也就增大。佛教中的慈心观门,能令行者得大快乐,对身心的影响是极为有利的。
【悲心】《梵网经》:“悲心者。以悲空空无相。悲缘行道自灭一切苦。于一切众生无量苦中生智。不杀生缘不杀法缘不着我缘。故常行不杀不盗不淫。而一众生不恼。发菩提心者。于空见一切法如实相。种性行中生道智心。于六亲六恶亲恶三品中。与上乐智。上恶缘中九品得乐。果空现时自身他一切众生平等。一乐起大悲。”悲心就是怜悯众生痛苦的心念,《维摩诘所说经》中对悲的解释是“拔苦曰悲”,意思是能救众生于苦难中是为悲。悲心对于身体的主要影响是能生轻安,当人生起悲天悯人的情怀时,他本人也得到自性心灵的震憾和感染,从而得到妙不可言的感触。悲心是人从事正业、善业的开始,所以能生此心对于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很重要的。
【喜心】《梵网经》:“喜心者。见他人得乐。常生喜悦。及一切物假空照寂。而不入有为不无寂然。大乐无合有受而化。……乐心缘一切法。”喜心就是愿令众生皆得乐的心理,人在愿他人得乐的喜心中,自心生起无量喜乐,得到大快乐,是人身心的一种巨大享受。

法济 发表于 2009-8-14 10:59:53

【舍心】《梵网经》:“舍心者。一切舍。国土城邑田宅金银明珠。男女己身有为诸物一切舍无为无相。我人知见假会合成。主者造作我见十二因缘。无合无散无受者。十二入十八界五阴。一切一合相无我我所相。假成诸法。若内一切法外一切法不舍不受。……”佛教的舍心,不止在于舍弃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利益他人,更加重要的是舍弃那些对自己身心造成负累的东西,如错误的见解,颠倒的理想追求,及自己对某些事物的贪爱和执著,也包括舍弃那些阻碍自己人生事业及健康的爱好等。舍心对于人而言,极为重要,若人类不能舍弃不利自身的东西,则人类不能进步,若个人不能舍弃不利自身的东西,则个人不能得到健康,不能得到快乐,不能得到幸福。
【随喜心】随喜心,就是见他人做好事、做善事为之欢喜,或者说见到他人修行佛法、做善事业发心帮助,这种心念称为随喜心。随喜之心,要在无私,是完全帮助别人,所以此心念清净健康,能够使人得到自我满足,并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无私的、心心相映的人际关系。
【欢喜心】《梵网经》:“若佛子。喜心者。悦喜无生心时。……喜心不着我所。……行成等喜一切众生。……舍恶知识。求善知识示我好道使诸众生入佛法家。法中常起欢喜入法位中。复令是诸众生入正信。舍邪见背六道苦故喜。”欢喜心是个人的正面心态,是在人类基本健康之上的心理感受,可以说是在健康之上的身心追求。佛教中的欢喜之心,多是在闻法之后,因为佛陀的殊妙法义令众生听说之后喜不自持,欢喜无量,因此此心灵感受为佛家所特有。佛陀明确说明众生之所以能够信入善道,是因为他们能够生起法喜,如果听法后不能生起欢喜,则他们也就不会坚信善道,也就不能解脱人类与生俱有的身心病苦。
【平等心】对一切众生平等看待,远离亲疏彼我的分别,则一个人就能胸襟广阔,较少患得患失,在人际交往中会更加得心应手。佛教中极为得视平等心,佛陀之所以能教化十方,在于他能对一切众生平等视之。平等心不只是对于生命而言,更重要的是对于世间诸法持平等之心,只有这样,才能认清人世间的一切法相、思想、言论等,才会虚心接受正确的、摒弃错误的,才能泯灭我法、汝法的分别,是正确的承认正确,是错误的承认错误,不因爱憎而执错拒真。有平等心的人,心绪更加豁达、开阔,平时较少你我等缠缚,所以心理负担很轻。
清净心】清净是对于烦恼而言的,心中没有烦恼染污,就算是清净,可见,清净心是难得的心念状态。一个人心清净,则一切清净,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贪、嗔、痴、嫉妒、忧郁、苦闷等,也没有愚痴惑缠,是身心的极佳状态。
【无为心】无为心是相对有为心而言的,佛教认为,一个人做事时如果本着有我有相的心念,就是有为的,就是心念不清净,而无为心则是没有著相的去做,去思考,由于心中不著,则做起来就更加轻松,更加得心应手,无为心比有为心更加轻松,因此对身心更加有利。
【无染著心】相对于染著而言,染著是个比喻,心的染著,包括无数方面,可能是被财色名利睡染著,也可能是被色声香味触所染著,也可能是被某一思想、理论染著,凡被染著,就要受其压迫,就有负累,无染著心则不被外境所染,是种心境纯洁的境界。
【空观心】空观心是为了破除自我的执著而生起的心法,由于人的执著是因为其心念的骨子里面认为有我,有世界,所以要用空观心来破除。
【恭敬心】恭敬心与慢心相对,人在怀慢心时,容易对外境和他人生起不满,而人在持恭敬心时,则对外境,对他人,常持一种平和的、善意的心态,所以就使得心理保持了一种健康状态,从而不受伤害。
【无杂乱心】专心一念,无事不成,佛教强调人专心做事的效力,而杂乱心令人心意混乱,气息粗浮,身体不调,其它如语言混乱、饮食无度、行为颠倒等也都由杂乱之心而生。无杂乱心时,心念集中,气息柔和顺畅,身体四大调和,对健康有利。

法济 发表于 2009-8-14 11:01:55

【无见取心】见取的意思主要是取某一思想、学术,及乐于行为某一法,并执著于彼,由于执著于某一法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念状态,所以无论所执著的法是善是恶,都是不可取的,佛陀强调诸法平等,不能对法有所取著,无见取心,令人心胸平等,不为某一思想学术所累,思想行为言论都较平和稳妥,对于身心是有利的。
【谦下心】谦下心与恭敬心有相同之处,谦下乃是恭敬的基础,谦下首先要认识自身的不足,而认识自身不足要有一定时期和努力,一般而言,智慧越深、学识越高、经验越多,就越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心怀谦下。谦下乃是美德,乃是得福得寿得健康的源泉,因此,做人应当心怀谦下。
无上菩提心】无上菩提心就是求取至真无上的大道的心,佛陀说此心众生本有,发此心是从根本上脱离人生苦恼的唯一方法。佛经中多有赞叹无上菩提心的语句,发此心能得到许多利益,包括健康方面的,因为此心是一种救拔无数众生,要求自觉觉他的心,所以有大利。
【直心】人怀有正直无伪的心念,则身端直、气充沛、神饱满、声宏亮,直心是一种难得之心,佛教中对于直心看得很重,直心与深心、菩提心被认为是三根本心,佛陀宣示一个人不可能凭着一颗虚假诌伪的心来得到健康、幸福、智慧、道果。
【深心】如果人的心念意识轻浮浅薄,则不能深入妙法,不能深入妙法,就不能开发适智慧,从而不能摆脱愚痴,不能摆脱愚痴,也就不能脱离痛苦,人有了深心,信念才坚固、心愿才广大、行为才笃定。深心也可以视为无上的菩提之心,因为只有无上的菩提之心,才可以称为最深。
【忍心】《梵网经》:“若佛子。忍心者。……一切空空忍一切处忍。名无生行忍一切处得名如苦忍。无量行一一名忍。无受无打无刀杖瞋心皆如如。……”佛教强调忍辱,因为忍辱是自利利他的行为,自利,当他人来恼害时,因为自己忍的缘故,令他人怒火容易消灭,从而不使他对自己加位凌辱,利他者,由于自己辱其打骂,不还手还口,从而使他人不受苦害。忍心是佛教中极强调的心行,认为人只有具备忍心,才能圆满无上智慧,忍对于身心健康的主要益处是少受外来伤害,并保持心境宁静。
【精进心】精进心在佛教中有一种形容是“被甲精进”,佛陀要求弟子们努力认真,专精而进,在求身心健康的过程中,懒惰懈怠是要不得的,没有精进之心,一个先天条件不是很好的人,是不能得到健康的,如对于健康很重要的右肋卧法,就要求坚持不懈,直到形成习惯,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而坐姿等要求也是如此,没有一颗精进心是不行的。只有足够精进,才能断恶习,才能生善习,才能养成完全的健康习惯。
【戒心】戒是佛教为了束身而设定的,束身是为了身体的健康和清净,同时为控制心念思维打下基础,人生充满了诸多的坏习气、坏习惯,如果不时时生起戒心,保持自己不犯这些坏习惯的话,就会被这些坏习惯所左右,从而危害身心健康,带来诸多苦恼。
心相可以说无穷无尽,我们在这里列出的只是典型的心相,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地通达心相,那也就算得上是超凡入圣了。
【凡夫观心的入门方法】
以上我们说了三世观心的法门,但这个法门比较笼统,属于智慧的范畴,与其它对于心相的观法、认知一样,它们对于身心健康来说,是潜移默化的起作用,不是直接的,佛教中有初发心时修的观心方法,能除人的身心热恼。见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发菩提心品第十一》兹介绍如下: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心无形相亦无住处。凡夫行者最初发心,依何等处观何等相?”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观菩提心相,犹如清净圆满月轮,于胸臆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转者,在阿兰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结前如来金刚缚印,冥目观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满月轮五十由旬无垢明净,内外澄澈最极清凉,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能令众生身心清净,大菩提心坚固不退。

yifengze 发表于 2009-10-11 17:49:13

品读后,留言.

杨童舒k61 发表于 2010-4-30 00:10:47

说得有道理,确实不错,先顶顶再说!!!!

vsf1qwff 发表于 2010-10-8 00:19:40

好贴必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教中关于心法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