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2-12-2 16:21:00

自净其意方是道

  今天晚上,是云台山万善寺大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的第一晚上,因为这个晚上呢,全国各地来的居士比较多,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一个开示。今天晚上要跟大家讲的开示的内容是:自净其意方是道。
  我们今天晚上来听讲开示的,有出家人,也有居士。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居士,在学修这个问题上,是一样的,也是一致的。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通过我修道十二年,学佛二十九年,加起来就是四十多年呐。无论是从学道,还是学佛,在学修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没有把它掌握好,而且是知其道,而未得其法。有的学道几十年,学佛几十年,由于没有掌握好方法,直到临命终时,还在云里雾里,懵懂一生。
  其实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说了那么多道理,不外乎就是四句话,哪四句话呀?这四句话,恐怕大家都知道,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就是叫我们修行的人,不要去做恶事,不要去种恶因。因为做了恶事,种了恶因,就要得到恶果。众善奉行呢,就是说,叫我们修行的人,要从根本上下手,从因上下手,凡是善事,都要去做,这两句话,是叫我们知因识果,多做善事,少做恶事。诸恶莫做,就是我们知道因果以后,做一恶事,得一恶报,成一恶果。做善事呢,就行一善事,得一善报,成就善业。前面这两句话,事实上就是叫我们学佛的人,不管是出家人也好,还是在家人,都是必须要做到的,而且是必须要去做的。那么前面这两句话,它只能是断恶因,断恶果,积善报,得善果。由于我们发心,和立足点不一样,那么它所产生的结果就不一样。其实呢,多做善事,众善奉行,它只能是跟我们修行的人,培养福报,证得定道资粮的善因善果。那么我们定道,就需要我们多做善事,多培福来完成。
  我们比较普遍的修行人,都把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就认为是修行的宗旨,我认为这只能是宗旨的一个部分。因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我们一个人本身应该做到的,而且必须具备的一个资粮条件。如果我们连这一点基本的资粮条件,都没有具备,我们的修行,就没有结果,这是毫无疑问的。要树立一个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这个观念,不容易呀,为什么呢?因为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首先就要从我们自己本身的日常生活和意识状态开始,要从我们的心开始。如果我们本身没有建立这样子的意识状态的基础,我们的修行是建立在沙滩上。那么要建立这个意识状态基础,我们首先要懂得佛教的道理在讲什么?
  我修几十年行,看几十年书,经历几十年的人间事物,再来用佛教的思想,佛教的理论来总结,其实啊,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每时每刻和无不向大家阐述因果二字。我们这些居士,我们的在家修行人,我们的僧人,又有几个是知因识果,而遵循因果的呢?因果这两个字呀,是三岁闲童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辨别因果和因果产生的原因,和原因所在的这种先决条件,和它的组成结构,还没弄清楚,只是在理论上,明白了这个道理。
  如果要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修行,我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做不到。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能做到知因识果,而且按照因果这种法则,来把自己修行放进去,能把握好自己的人,是百分之一的比例。所以我们西藏有些活佛和我们四川的甘孜阿坝,有些活佛啊,他们断言,末法时代的众生,一百个修行人当中,只有一个成就,还有九十九个人,哪去了?在地狱里去了。他们是这样预言的,我用我的禅定功夫观察,也是这样的。人中九十九人,只有一人是真学佛的,学佛的九十九人,只有一人是真成就的,那么这九十九人,在哪里去了?我说啊,地狱里去了。有这么一句话,地狱门里僧道多,你们看到过这句话没有?看到过。对了,地狱门里僧道都多,那么我们居士当中有好多呢?仍然多,为什么多?就是我们修行不知因果,就学到理论。我前几次跟他们讲开示的时候就说,如果是不知因果的人,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你的修行都是装模作样,做给别人看的,为什么呢?因为,不知因果的人,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不择手段的,他不怕因果。
  如果我们懂得了因果关系和因果的这种规律,我们常常用它来检点我们自己的行为,十个有九个能成就,但是要在知因识果这个基础上。事实上,我们佛教的缘生性空所讲的道理,事实上就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无不是在跟我们讲因果关系。大家要知因识果,要知道因果,要知道我们的善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福报是从哪里来的?是我们积起来的。我们的命运是怎样产生的?是我们自己造就的。他的说法中,每时每刻都在提醒我们,明悟自心,照见本性,不要被烦恼和现象所迷惑,不要被假象所迷惑,所以叫我们静下来,认认真真去想,认认真真去思维。
  所谓认认真真的静下来去思维,在我们中国,有的把它称为思维修,又叫静虑,换一句话说,我们常常说的参禅。禅,是心也,我们参,参是指修,参禅,就是修心,修什么心?修我们这颗乱心,修我们这颗妄心,修我们这颗贪心,修我们这颗嗔心。因为妄心、贪心和嗔心,蒙昧了我们的真心。由于妄心、贪心和嗔心的常住,事实上我们就在现象中爬行,痛苦中爬行,烦恼中爬行,无时无刻,不在外劳其形,内伤其心;由于我们没有明白自心的真相,没有常住真心,常常跟着现象走,跟着感觉走;由于我们用这一系列的心和这一系列的意识形态,我们是不可能找到真正的真实,不可能找到真正的真如实相,不可能找到真正的真,只能找到现象,什么现象?社会现象,表面现象,假象。
  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用一种方法,或者多种方法,来使我们这颗心平静下来,去静思,去寻找我们的烦恼和痛苦的发生所在,在什么地方?去寻找我们这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而来?来到这个世上,这一生结束过后,又向何处去?如何把握我们自身这个航线,用一种方式来静虑,来静思维,来思维修,来参禅定,就是让我们清楚的来明白我们自己来到这个世上的任务,完成我们的愿望,达到我们的目的,实现我们生活的价值,什么达到我们的目的,实现我们生活的价值,什么价值?随顺真理的价值,并不是迷恋现象和自身享受的价值。所以学佛的开始,我们就必须明白这些,而且用这些方式,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也就是知因识果,是什么因,让我们产生了烦恼?是什么因,让我们感到痛苦?是什么因,让我们看不到真相,而被假象所蒙蔽。
  所以,我们的所有修行,都在知因识果之中,来辨明我们修行的方向。如果说,我们一个出家人和一个居士和一个修行人,连这一点起码的常识,都还不明白,我们对佛教就谈不上是修行了,只能谈得上一个信仰二字,只能是个信仰,我觉得佛教好,我相信,那么这个好和相信,与你有什么关系呢?你相信它,它就如此,你不相信它,它仍然如此。有一次,我在川大跟一些教授,谈到这个因果关系的时候,他们很多事情,都跟我争论不休哇,讲了很多所谓哲理性的东西来驳斥我,我说你那哲理东西,只能是哲而理,不是实而理,更不是证而理。我说你们现在讲政治,讲马列主义,讲科学,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马列主义和科学的态度?马列主义的思想和马列主义的态度,跟科学的态度,它有一个总的提法,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存在的东西,你认识它,是如此,你不认识它,还是如此,因为它是存在的,那它为什么存在?还有一个前提,为识而存在,为用而存在,为我们现在还在烦恼痛苦当中,贪欲而存在,嗔恚而存在,享受而存在,为我们一切追求而存在。所以,我们去看一看心经呐,心经里面讲这个问题,讲得比较透彻呀。那么今天晚上,我跟大家讲这个开示首先要讲清楚的是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知因识果。
  佛教说的两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应该建立在知因识果这个基础上,因为你连因果都不明白,连因果都不信仰,你怎么去谈和别人修行呢?你没有因果关系的观念,你就众善奉行,诸恶莫做的动机,那就是不明确的,我是这么想的,你们说是还是不是啊?是。对了,连因果都不懂,都不明白,这种基础都还没建立,你的众善奉行,诸恶莫做,这个观念是不明确的,方向是不明确的,最多得一善因善果,只能是这样,那么对我们今后的成就,对我们今后的得定开慧,直入菩提道,有多大的作用呢?如果你不相信因果,不知因识果,建立正确的修行观念,就只盯着一种现象,想入非非,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你这种修行,跟你的成就,产生不了什么关系,只能有一点,由于你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发心,只能有一点福德因缘,还不能说是定道资粮。
  我在栖乐寺,讲开示的时候,提到这样一个问题,知因识果,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你们说最大的善事是什么?最大的恶事是什么?最大的善事是干啥?(劝人行善。)最大的善事,是指引人们走向光明和智慧之道,觉悟人生的道路。最大的恶事是什么?(不伤害人家的生命。)伤啥子害命呀?(众生的。)对,杀人害命,只能是造一个短因,最大的恶事,就是断人家的慧命。
  文殊菩萨问佛呀,末法时代的众生,为何修行,烦恼这么多,障碍这么多,魔障这么多呢?佛说,是由于我们累生累劫所种的福德因缘不够,造下了很多恶因。文殊菩萨问佛,是何恶因,能够使众生烦恼越重呢?佛说,在身口意三业当中,断人慧命为最重,断人慧命,并不是要去制造好大的障碍,做好大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就是我们这张嘴,把握不住,成天说三道四,让人家的信仰失去了。比如,有一个法师,在居士当中的信仰和威信都很高,大家都很尊重他,他带领大家学佛,让人们从烦恼和痛苦当中走出来,做了很多事情。由于其中一个居士,行为不轨,这个师父批评了他,他就在那些居士当中搬弄是非,哎呀,他算啥子,还不如我,我哪些地方比他还强,等等。那很多人就听到他的话,一听到他的话过后,他对这个师父就不信仰了,不信任了,而且他们对佛教的信仰,也消失了,也退失了,他不学佛了,断了这些人的慧命。按照戒律,就这一条罪,就是十八万年的阿鼻地狱,堕地狱中十八万年,十八万年的阿鼻地狱坐完以后,然后有一千八百万年变成了那些虫,地下那些虫,我们农民就知道哇,就是那土上面铧犁底下的,泥泞之下的那种虫,就见不到天日的这种虫,就是一千八百万年,还有八百万年变畜牲,八万年生贫边地,现丑陋相,贫穷相,下贱相,人们瞧不起他,一生穷困多碌,还有八百年是牢狱枷锁,慢慢的才变成一个正常的人,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闻不到佛法,闻不到解脱痛苦的方法,成天在名利场上奔波。你们说这个痛不痛苦哇?(痛苦。)所以我们在说话当中啊,不要去断人家的慧命,不要去说三宝的坏话,特别是出家人的坏话。
  作为一个学佛的居士,特别是授了三皈五戒、菩萨戒的,你没授还好一点,你真授了过后,你身为菩萨,那就罪加一等啰,到这个时候,你还不晓得你今后那种结果,还在沾沾自喜,那我说了这么多坏话,我咋个还没有怎么样呢?好嘛,那地狱离你也就不远了。所以有些人干了很多坏事,说了出家人很多坏话,或者因为一句话不对,就统统都不认了这种人,他自己今后会怎么样啊?我豁出来了,天也不怕,地也不怕,下地狱就下地狱,由它怎样?那就由不了你了。所以说我们今后呀,学佛的人,身口意三业要清净,不能够随随便便的去说三宝的坏话。不能说是不说出家人的坏话,居士的坏话就可以说啊,也不能说。学佛的人呐,要多赞叹别人,学好处,不要成天去想别人的孬处。我们种一个因,就有一个果,身口意三业,只要有一个意念,就立下了一个业力现象,就种下了一个业因,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很重要哇。
  所以我们学佛哇,关键就是要知因识果,多做些善事好不好哇?好。多培些福,多培福,对于你们今后修行少障碍。比如说,你们看那些修行的人,慢慢看。我跟你们讲个例子呀,修行人一旦皈依佛门过后,踏踏实实的修行,走上正轨,不管是谁去说,他都不动摇,自始至终把握自己的修行方向,哪怕是死,哪怕是生命垂危,都不改变自己的立场,这种人那就是福报很厚,善根深厚,资粮丰满。你看那些皈依三宝,皈依佛门过后,今天是这个师父,明天那个师父,中国他都跑完了,听到这个法师跟他讲一下,他又是这个思想,听到那个活佛来了,他又是个思想,成天向外攀缘,那永远得不到成就,这种人就是没有福报,一身轻,什么风一吹,他都会倒,什么风一吹,他都会飘。
  我们世俗讲稳则重也,轻则浮也,资粮深厚的人,福报深厚的人,他是永远不会改变他的立场的,学修的立场,哪怕就要他去死,他都不会改变。你们去看看过去有很多高僧大德,给我们做了榜样。如果轻意为一点事情,都会改变自己立场的人,那就是没有福报的人,也就是福报快尽的人,风一吹就跑了。我还跟他们举了个例,福报深厚的人,好像一坨黄金,黄金是既珍贵而又坚固的,就放在那桌子上,八风都把它吹不动,那就是福报深厚,功德也比较具足哇,资粮也比较具足哇,稳则重也,重则稳也,要稳重。轻则浮也,就是做了点点事情就在那里沾沾自喜,成天挂在嘴上,我又如何如何。比如说我们南充市有些居士,在那搬了两坨石头,就要念几年,他们一到庙里来,我是哪一年进庙的呀,哪个地方还没得草坪,我在山上,没得石头就在山上,成天就夸他自己。像这种人,不但没有功德,而且还伤恩败德,把这些功德消失了。一点事情都要吹,吹上天,做点好事情,就要吹上天,害怕别人不知道。像这种人,就是没有福报的表现;像这种人,就是没有功德的表现,虽然现在还有点福报,那是他过去积的。所以我经常爱看观音崖上的对子,就是中江的观音崖。他现在有福报,是因为他以前行了善,你看有些人干了很多坏事,为啥子现在还没啥子结果,有福了,福气还好,还没享完。
  为此,我经常跟他们讲开示也说呀,做恶不灭,是祖有一德,德尽则灭,行善不昌,祖有一殃,殃尽必昌。不要认为我们有些时候干了那么多事情,自己认为自己非常聪明,不晓得天龙八部,只要你去做一点事情,只要你产生一个念头,头上三尺有神灵,无时不在意识当中。凡是没有成佛的人,还在修行的菩萨,不管是谁,你都逃不过因果,逃不过业力。如果我们不造业,那么要知因识果。所以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必须建立在知因识果的基础上,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自净其意方是道,我们佛教哇,有很多宗派,大家常说的,我是净土宗的,我是密宗的,你是禅宗的。我可以肯定的这么讲,凡是挂在嘴上,说我是密宗,我是净土宗,我是禅宗,你是什么,我是什么,起这种分别心的人,他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禅宗、密宗、净土宗。要自净其意,我们要做到三无分别,才能自净其意。
  哪三无分别?法无分别,事无分别,人无分别。你们做不做得到哇?你们做不到。如果我们真正的在修行当中,要能达到自净其意,意净则行正,行正则果正,你意不净,行怎么正呢?你意不净,行也不净了。所以要达到自净其意,佛教用很多方法,来完成自净其意这个修行法则。比如禅宗用参禅来自净其意,密宗用三密相应,来扫除我们的烦恼痛苦,来自净其意,净土宗用念佛来自净其意,天天念佛,时时念佛,心中有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服,来自净其意。禅宗归本达源,也是为了自净其意。光是这种方法,是能达到目的,但是我们学佛的动机,如果不纯正,你这些方法是没有作用的。要怎样能纯正啦?要做到三无分别,那就是人无分别,事无分别,法无分别。
  所谓人无分别,就是我们学佛的人,对所有人都应该恭敬、诚实、和睦相处,不要有分别心,他是什么?我是什么?不要把世俗上的这一套用到我们修行当中来,男的不要去瞧不起女的,女的不要去瞧不起男的,有钱的不要去瞧不起贫穷的,贫穷的不要去埋怨富贵的,贫穷智愚,都是个人业力现前所存在的一种现象,那不是固定的东西呀,那也是暂时的呀。呈现富贵由于他过去的功德与福报,呈现贫穷,就是因为他以前用得太多了,这世用不了了。你们看那因果经呐,说得很清楚哇,要知前世事,今生受者是。现在你做的啥子,接触的啥子,就说明你以前做的啥子。所以我们人们所现的种种现象,不要去起分别,都是众生,要众生平等,要众生平等对待,要众生平等一些认识,观念上要平等,对待上要平等才行,观念要如何对待?首先要有思想基础,对这个问题,看法要平等这些,要人无分别。所以我们现在出去看到哪个有点钱那些,心里笑得连酒涡也出来了,看到那贫苦点,嘴巴一扁起,这种人修行永远都修不好的,一看到哪个有点啥子就绷。
  事无分别,就是对任何事情,每一个人,他各有来因,他是那个因缘做那种事,你不要把他挂在你身上,牵强附会,人尽其能呐,法尽其果哇。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啊,不要有分别心,看到人家做点什么事情,就去分别。
  人无分别,事无分别,法无分别,就说到我们今天修行的问题上来呀,修净土宗的,修密宗的,修禅宗的,我们不要有分别心,不要认为我们是修密宗的,就瞧不起修净土宗的,不要认为我们是修净土宗的,就瞧不起修密宗的,瞧不起修禅宗的。所以我们现在社会上,有好多讲经说法的法师,就犯了这个错误,有些法师在讲净土宗的时候,他就把密宗说得文钱不值,说好多学密法的都是在跟鬼打交道,修密法的就说,哎呀,你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如果念一句阿弥陀佛都成了,我们这些法都不用了,释迦牟尼佛的八万四千法门,还要干啥?还更有甚者,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往生,我们只管念佛往生,这世干啥子事情都没来头,反正死的时候,阿弥陀佛要接引我,平常不该想的想了一大堆,不该做的做了一大堆,反正我往生的时候,再多念多点,不就走了。我跟你们讲那是错误的呀,你的身口意三业,起心动念,都无不在业力当中,业力并没有清净,你也往不了生呐,所以我们好多念佛的人,口念弥陀,心如刀割,这样子的人,能成就呀?不可能成就。有好多人呐,我是学净土宗的,我说你晓不晓得密宗哪,我不晓得,我只晓得净土宗。我说你念大悲咒是啥子宗呐?念十小咒是什么宗呀?念往生咒是什么宗呀?凡是佛法呀,它都是圆融的,无密不通法,无显不得道,我们学佛的开始,就不要去起分别心。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是为我们所有人的烦恼而设立的,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就设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烦恼尽了,法就不存在了。所以诸法无常,法无定法,法由心生,心由景生,我们不要分别。你在学密法,你还是要学显宗的呀,你密法不传给你,你就晓得了,装在肚里呀?你密法里还有三士道哇,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它也是对机的。所以说,不管你是修什么,都要根据你个人的缘份,不要去认为自己的好,别人的不好,我认为诸法都是好的,根据个人的缘份而得其法,而证其果,而施其智。所以在修法这个问题上,不要有分别。
  学法无分别,做事对事无分别,待人无分别,这三无分别一旦建立,我们平等心就慢慢建立起来了,只能是平等心,但是还没达到自净其意呀,因为自净其意,还差得非常遥远。自净其意,不是要别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也不是去学习经典上的词语来解决问题,也并不是去认识几个法师,跟我们谈点啥子,就解决问题,更不是来捐点钱,在庙子里来保佑一下我,就解决问题,更不是自己想一下就能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必须在自己的业力消除,烦恼断尽的情况下,才能产生。那首先要达到我们的自净其意,第一个就是要发心,第二个就是要培福,种植善根,才能得到善法,要发心正确,才能端正善行。如果我们在庙子里做一点事情,就把它当成一种功德来讨价还价,那你就罪加一等,真的。
  所以说呢,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所说的一切因,都是在知因识果的情况下,明因识果,而发心修行,如何发心修行呢?谈到这个自净其意当中,我就讲一个故事、公案,给大家听,这个公案是很真实的哟,不是书上记的,也不是听人说的,这是我在禅定当中观照出来的,讲给你们听一下,信不信就在你们了。在明朝的时候,洪武年间,有一个金轮法王,神通广大,经常跟无瑕祖师谈经论道哇,在当时中国佛教当中,影响颇大,一发愿呐,弘宗演教,整理当时比较混乱的佛教思想。我说这个金轮法王是汉地学的佛教密宗,不是我们所说的电视剧里的那个金轮法王啊,这是真实的,电视里的那个金轮法王,是虚构的。他在弘法利生的时候,在沈阳遇到一个贡生,这贡生呢,在当地是很有钱财的,又很有势力。贡生有三千金,大小姐叫明月,二小姐叫明玉,三小姐叫明莲,三人都发心学佛,当时她们发心学佛呢,目的是为了改变她的命运,而不是断烦恼,去痛苦,成就佛果,也不是发菩提心。这三千金都皈依到金轮法王名下。金轮法王最赏识的是明月,明月也虔诚,跟随法王弘法利生,做了一些事,但明月居士呢,很聪明,在很短时间内,就明白了不少的佛经,不到五年,就能够跟居士讲经说法。到了六年当中,由于她业障生起,她就认识了另一个居士,在当时这个居士呢,在江南一带,河北一带,东三省都有影响,人才出众。明月居士认识以后,业障就生起来了,一生起业障过后,她的慧命就被断灭了,她完全看到的是社会上的现象,她所认识的社会现象,已经战胜了她以前所修证的智慧,由于她自身业障生起,一切都变了,经常跟金轮法王谈经论道,就说法王你那些东西,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所认识的这些东西,比你认识的还遇缘,所以产生了我慢贡高的这种现象,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明月居士,由于轻师慢法,而离经叛道,果报现前,恶病缠身,这时候她认识的一些朋友,没有一个去看她的,在她面前讲得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这些所谓道友,也没有一个去看她的,穷困潦倒。最后在一次禅定当中,她认识到她自己业障生起,违背良师,产生的一种果报。由于她的病魔和她在社会上,对待任何一件事情,都头头碰壁,四处碰壁,很快就由于她的堕落,家境败下去了,一贫如洗。三年以后,她自己重新反省了她自己修行过程,悟出了,修行当中的基本道理。有一天晚上,她的伏藏智慧打开了,因为她的磨练,对她的身心的磨练,唤醒了她的伏藏智慧,她跟金轮法王的真身相通了,突然就对她以前所做的事情,是认为自己业障生起来了,嗔心大现,没有别的样子,当时就放声痛哭,哭了一天一夜过后,就跑到金轮法王那里,跪了三天三夜,那个金轮法王还是慈悲,摄受了她,宽容了她,那时候,明月居士,才真正的认识到外面的现象再好,也救不了自己,佛法说得再好,不去修行,也救不了自己,经典上的东西说得再清楚,自己不去修行,还是断不了烦恼,这个道理。发心依教奉行,不到一年,她又回到她原来的智慧觉海当中,成就了明梵法相,明月大居士。明月居士从那以后,在全国各地讲经说法二十八年,在她临命终时,前三个月就知道自己的归期,把她自己要做的事情安排完后,早上辰时,含笑而去,直登九品。这个公案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说,当你真正皈依佛门以后,一定要动机纯正,身心清净,依教奉行,不要三心二意,自作聪明。任何人你都迈不开因果,你的法力再大,都大不过业力。所以只有我们发心正确,用我们菩提心和大愿,用我们依教奉行的真诚和恭敬,才能够真正的感化十方诸佛。在这些问题上,我们用佛法和佛所说的方法,来作为我们自净其意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得到了,如果不去行持永远都是一颗妄心。我刚才所说的这个公案,明月居士,如果你们有兴趣,真正打开了你们的智慧,你们就会观照出来。所以今天晚上在这个时候,讲这个公案,要叫我们所有学法的人,要做到这三无分别,要发四无量心,恭敬求法,依教奉行,不偏执,不邪见,不固执短见,认认真真的抓住这个良好的时节因缘。
  我们这一生,能够有这个胜缘在一起相聚,我有几次讲开示说了,能够逢密法的直接传承,他有十世善缘,没有十世善缘得不到密法的传承。既然都是十世善缘,那就要珍惜,不然,就会一落千丈,这是很可惜的哟。既然我们有这个善缘,我们一定要珍惜,要珍惜它的每一刻,要珍惜它的每一件事情,要生起感恩心,克服我慢心,要生起恭敬心,要克服妄心和嗔心,居士与居士之间,出家人与出家人之间,居士与出家人之间,都要有这三无分别,这样,我们在这一生的修行当中,就不越轨,在这一生的修行当中,就能得大安乐自在,在这一生修行当中,就能有所成就,在这一生修行当中,具足我们的功德和我们的圆满智慧,在这一生来到这世间,不虚此行,在这一生当中,我们也不枉为师徒一场,你们的愿望,我的希望,都能够相互相应,你们的愿望和我的希望,进入同一轨道,结成智慧的莲花。
  你们来到这寺院,不仅仅是为了断烦恼,不仅仅是为了除病魔,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得到好运,升官发财,更重要的是,要开发智慧,成就正果,永远断除烦恼痛苦。因为我们前面说的这些是暂时的,永远断除烦恼和痛苦,成就正等正觉,才是永远的。只有你们每个人都有成就,我们将来才会是永远在一起,只有你们永远发心,直入菩提道,我们以后才会永远在一起,只有你们这一生真正的成就你们的智慧和觉悟的果位,我们才能真正的永远在一起,龙华会上相聚,兜率宫内相聚,十方净土相聚。你们能够如法行持,我可以这么讲,我在万善寺开光大典的第一天,跟你们讲,我不会,也永远不会抛弃每一个学佛的人,我永远不会抛弃我的弟子,哪怕他是个十恶不赦的人,我都不会抛弃,因为他已经建立了跟我的这种缘份,我不把你们度尽,我不回兜率宫去,你们不成就,我不离开这个娑婆世界,但愿大家都法喜充满,六时吉祥,这一生当中,同入菩提道,共成佛果。今天晚上的开示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好好休息,今天辛苦了,阿弥陀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净其意方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