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挂扐归奇之策二
甲骨文“易”字作 (续四·一四·四)、(前七·四·一)、(佚二三四)等形,郭沫若《易日解》列举九条卜辞,其中“易”字皆作。仅从字形来看,这个字形很象母性乳房充盈之状。“易”字在甲骨文中亦有作(前六·四三·三)、(前六·四二·八)者,示意将一个盛器中的液体倾入另一盛器。引人注意的是,两个性质相同的盛器中只有一个容器有耳,且为单耳。这个单耳可能不是盛器的固有结构,它可能是与 表达同样意义的一个示意性形符,暗示其中一个盛器处于充盈状态,就象母性饱胀的乳房一样①。
从“充盈”义可以引申出“易”字的其它含义。
首先,是卜辞的“易日”问题。卜辞中“易日”一词凡数百见,学界对“易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郭沫若《易日解》一文列举九例:
甲辰卜,乙巳易日,不易日,雨。(续四·一四·三)
□□卜出贞,翌丁酉,其易日,不雨,八月。(铁·一九三·二)
丙申卜□贞,翌庚[子]易日,庚[子],□。
乙巳卜,翌丙午不其易日,庚子卜贞,翌辛丑易日。辛丑卜 ,翌壬寅易日壬寅。壬寅□卜贞,□(翌)癸□(卯)□(易)□日。(续·五·一O·三)
乙未卜王翌丁酉伐,易日,丁明,,大食。(续·六·十一·三)
甲辰卜王于己酉步,易日。丁未卜,戊申。不易日,不[]。
……日雨小。……易日,三月。
壬寅……。不易日。癸卯卜,至丁未不雨。至丁未,其雨。(戬·一七·一)
己卯卜贞,翌庚辰易日。丙子卜贞,自令至于庚辰其贞雨,□。(戬·一四·五)
九例中的“易”字多作正反或。其中“易日”皆与、雨、雾等表示天象的字同处一片。郭氏推断:
余谓易乃晹之借字。《说文》:“晹,日覆云暂见也。从日易声。”是则“易日”犹言阴日矣。
饶宗颐先生提出了与郭氏相反的观点:“‘易日’为‘锡日’,谓‘天雨求赐日也’。”严一萍先生亦云:
以余考之,字当读“昜”,与“易”为一字,“昜”为“暘”之初文。《说文》:“昜,云开也。”“暘,日初也。”观乎卜辞所记,以“云开”、“日出”之义,最为合适。……卜之日天气阴沉,不知明日之晴雨,而望其转晴者,即有“昜日”之贞。
郭氏言“阴日”,严氏言“日出”,观点遂成对立。其实,无论“阴日”,还是“日出”,都可与“充盈”义协洽。如果是阴天,即表示云的充盈状态。如果是睛天,即表示太阳的充盈状态。
第二,“易”有“溢”和“益”义。郭沫若《文史论集》提出:
易()字作益(),可以看出易字是益字的简化。……益乃溢之初文,象杯中盛水满出之形,故引伸为增益之益。
郭氏提出“易”是“益”的简化,是为着证明“殷代已在进行文字的简化”,给文字简化工作找论据。其实相反的情形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即 字可能是 形与形的结合。
第三,“易”有“赐”义。饱胀的母乳暗寓着哺育和付出之义。由一个充盈的盛器向另一个空的盛器倾倒液体,与哺乳行动有相同的性质。因此,由“易”孽乳出“赐”是合乎情理的。《金文诂林》例举金文“易”字字形凡七十余例,同时列举了甚多的含“易”之文。从文意可以知道这些“易”基本上是“赏赐”之意,例如小臣系卣:
王小臣系在。
其中的“易”字(、)就是“赏赐”之意。
文字始于绘画,早期的文字一般是以绘画的形式描述一个具体的情境,这种文字画有些可能是多音节的,甚至对应一个故事。文字发展到每字一个音节是后来的事,是抽象化的结果。早期文字这种具体性里面实际上综合了多种属性,里面有后来的一字多义以及引申它义的萌芽。许慎《说文解字序》云: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故谓之字。文者,象物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易”从原初的乳房充盈的具体情境孳乳出多种含义,体现了文字的由“文”到“字”的发展过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