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罡步斗、咒语、手印的基本知识简介
掐诀和步罡道教法术在施行中,法师常口念咒,手掐诀,脚步罡。掐诀和步罡是行法时法师的一两种基本的形体动作。要了解道法,对这两者就要有初步的了解。
步罡,全称踏罡步斗,又称步天纲。它是从古老的年代中传下来的:罡,原指北斗星杓尾的一颗星,斗即北斗,後来又扩大范围,泛指东南西北中五方星斗。法师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铺设罡单,象徵九重之天,脚穿云鞋,在一片悠扬的道曲中,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因此道教(特别是正一派)徒行法、修炼,步罡踏斗都是一种基本功,也是法师基本的形体动作。
一般认为,步罡是从古代的禹步发展来的。但与禹的关系如何又有二说。一种说法,是汉代扬雄《法言.重黎》中说,「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轨注说:禹治水土,涉山川,足得了毛病,所以走起路来是跛的。而民间的巫师多效法禹步。如此说来,禹步最初是模仿大禹治水得下的跛脚。另一种说法,见於《抱朴子内篇.仙药》和《洞神八帝元变经》等古籍,大意是说,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见到一种大鸟会禁咒术,走著一种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动,於是大禹模拟其步伐,使成为法术,十分灵验,因为是禹制作的,故称为禹步。从这些说法中大致可以看出禹步形成甚早,与古代的禁咒术有关。 禹步的基本步伐是三步九迹,後来扩大为十二迹、三五迹等不同的禹步。
禹步的三步九迹被认为有北斗之形,所以与踏罡步斗合一:《金锁流珠引.三五步罡引》说:「北斗,就是中斗。中斗是星,下变成为九灵,依法走下来,有九个足迹,称做星纲。」(北斗者,是中斗也。下变为九灵,步之九迹,谓之星纲。)所谓九迹,是象徵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纲,本作罡,原指斗末一星,後或借指北斗。称为纲,或许和将星图理解成天宇某一区域的纲纪有关。又说,禹治洪水时见鸟能禁咒,学了三年,术成之後踏九斗,将星配於足下。一般後世理解禹步、步罡与九宫八卦相一致,称「三步九迹,迹成坎、离卦。」由於星纲种类繁多,且根据法事的内容不断地编制出新的罡步,所以步星纲或者踏罡步斗的名目繁多,它往往与掐诀同时使用,为施法时两种最基本的形体动作,据说至於唐宋时代,步罡与掐诀加在一起已经有七百馀种,真是洋洋乎大哉。
比较常见的罡步:前面说过,罡法或者说纲法种类繁多,但比较基本的则不过数种。东汉正一盟威道有《三五星纲箓》,其中步罡之法有东南西北中五斗。以後又推衍出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纲等。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常用的纲法。 斗罡中最基本的一种称为北斗玄枢罡。罡图只有北斗七星。正步时以星名为步迹之名,转身返回时以星君名为步迹之名。二十八宿罡象徵天上的二十八宿--古代中国分天宇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以相应的星宿标识,称二十八宿,它们是整个天宇的代表,步之象徵著旋斗历箕,蹑行周天。
步罡的基本功能是象徵飞行九天,以及禁制外物与鬼神。罡,又称为天纲地纪,所以步罡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依图步之,更认为已经升九天、过九州,巡历天下,飞行於仙境。其中比较基本的有河图大豁落斗,简称为豁落斗。实际上它就是原来的北斗罡,北斗七星加上辅弼二星作罡图,但采取河图及所列後天卦位为规范。分冬至後和夏至後用两种。前者从坎卦起,步至离位;後者从离卦起,步至坎位。河图九数代表天上九个区域,或九个星宿,凡天英(坎一)、天任(坤二)、天柱(震三)、天心(巽四)、天禽(中五)、天辅(乾六)、天冲(兑七)、天芮(艮八)、天逢(离九)。步时念咒,依次点明所步方位、象徵意义,以及威力所在。比如冬至後步时用咒云:「斗要妙兮十二辰,乘天罡兮威武陈,气仿佛兮如浮云。七星动兮上应天,知变化兮有吉凶。入斗宿兮过天关,步六律(按:指音律。古人认为音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通,步六律指步伐踩著音律的节奏。)兮持甲乙(按:指天干,也即时间的变化。)。履天英兮登天任,清冷渊兮可陆沉。倚天柱兮拥天心,从此度兮登天禽。过天辅兮望天冲,入天芮兮出天逢。斗道通兮刚柔济,添福禄兮留後世。入窈冥兮千百岁。一阳之後步相随,豁落神兮除百魅,入在斗口万邪避。急急如律令摄。」从这一咒语中我们可以揣见步这罡主要是表示在天上飞行,而且具有消灾避邪的种种超自然功能。它和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罡等,都表示天上的某一区域或者仙境天府,所以步时都要存想这些场景。
比如有一种星珠熠耀罡,有两种罡法,一式有八步,一式有三步。道士上香时每要步此。步时念咒:「玉清敕素,大梵分灵。元罡流演,星珠冠周。急急如律令敕。」并要存想三境。三境,指玉清、上清、太清境,系三清尊神所居之境。步罡咒中已经点明道士点香烛时等於是将天上的星光移来凡间,那靠的就是步这罡。 此类罡中也有代表九州的,称九州罡。九州,指雍、梁、兖、扬、青、徐、豫、冀九州,古人以之代表整个神州大地,所以步之代表巡逻整个大地。 步罡的另一个宗教功能,是能够禁制鬼神和外物。本来,禹步、步罡,既有飞行九天的含义,又有禁制鬼神外物的功能,不过在以後的发展中,逐步专门化,某些罡以飞行九天为主,某些则禁制的作用更加突出。
比如雷法中的破地召雷罡,步之以破除阴气,放出阳气,使惊雷发生。又如考召法中的附体罡,步之使鬼神附於事先指定的儿童或其他人身上;召命神虎啸命灵罡,在炼度破幽一类法事中,步之以召役神虎将军(负责追摄幽魂的神将)。 由於道教法术的主要功能在於运用超自然的力量来改变外物,控制外物的变化;而所信仰的神仙是居於天上或仙山洞府的,进入其世界必须要有超自然的能力,踏罡步斗被认为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它被广泛应用於法术当中,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
--------------------------------------------------------------------------------
掐诀又称握诀、捻诀、捏诀、法诀、手诀、神诀,有时称斗诀,简称为诀:它是道法的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间结成某个固定的姿势,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它和步罡一起,是道法和行持时的基本的形体动作。
道士诵经、念咒、步罡、结坛、召将、气禁、收邪、治病、祈禳等的各个环节都要掐相应的诀。《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九:「凡行步、问病、治邪、入庙、渡江、入山、书符并须掐诀目。
掐诀是从古代的气禁之术中继承下来的。道教在发展中依据自己的神谱和法术理论,作了增益、改进,形成庞大的手诀系统。
手诀的基本成份是诀文:诀文指在掌指上的某一固定部位象徵北斗星、十二辰文、九宫八卦、二十八宿等。如在第二、三四指的九个关节纹上,以三指(中指)中纹为九宫中文,馀八个关节纹为八卦文(依据後天八卦位从四指根部关节纹为乾文起始);二至五指上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文。每掐该文,即象徵把握八卦、十二辰、二十八宿等。由於古人常用八卦、北斗、二十八宿等象徵宇宙中天象的运行、造化的奥秘、空间的位置和时间的变换,故通过诀文,在手上形成了一个浓缩的宇宙图景,如《阴符经》所说的那样,「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由诀文加上其馀指掌联结方式构成诀目,通常说的掐某诀即指某诀目。简单的诀目只掐一个诀文,复杂的诀目则要同时或依次掐多个诀文,比如飞捻北斗时,便须迅速捻过七星本文共七个点。有时尚要加上各指和指掌间的交结,甚至双手并用。
十二辰文的掐法如下:
子文,大指掐四指根部。(掌指之间的关节线上。下同。)
丑文,大指掐三指根部。
寅文,大指掐二指根部。
卯文,大指掐二指(从根部起算)一、二节之间(关节线上。下同。)。
辰文,大指掐二指二、三节之间。
巳文,大指掐二指顶部。
午文,大指掐三指顶部。
未文,大指掐四指顶部。
申文,大指掐五指顶部。
酉文,大指掐五指二、三节之间。
戌文,大指掐五指一、二节之间。
亥文,大指掐五指根部。
八卦和九宫文:
乾文,大指掐四指根。
坤文,大指掐四指二、三节之间。
坎文,大指掐三指根部。
离文,大指掐三指三、三节之间。
艮文,大指掐二指根部。
震文,大指掐二指一、二节之间。
巽文,大指掐二指二、三节之间。
兑文,大指掐四指一、二节之间。
诀目的构成主要依据於道教的神谱和要对付的对象:如前所说,所谓掐诀,是指掐某诀目。诀目是由诀文构成,简单的诀目只掐一个诀文,在这个意义上它与诀文可以通用。诀目的数量大,每一道派常绘成诀谱,在本门内授受和运用。诀目的设计,大抵一是依据著神仙谱系,一是依据所要对付的对象。
依据神仙谱系的诀目,相当典型地表现了道教的特点,表现了它的法术与散漫於民间的巫术的区别。道教的神谱极为庞大,而且不同的道派尚有某些不同。但就行法而言,经常要涉及到的有尊神、祖师和神将三大类。每一类都有相应的诀目。 与尊神相关的诀,比较常见的有玉清诀、太清诀、上清诀、北帝诀等。玉清诀,又称上帝诀、玉帝诀,诀文在中指中节。上章表、统领天仙兵马、指挥行瘟使者时掐。上清诀,诀文在中指上节,召请上清兵马时用;又一法掐中指指甲下,问病时用。太清诀,在中指下节。 与尊神相关的诀,有时不直接称尊神名讳,而用其坐骑、法器等来代表。比如炼度仪中请太乙天尊临坛,法师掐狮子诀:左右手掌交叉搭在一起,左手大指屈掌内,馀九指皆露於外。原来太乙天尊坐骑是九头狮子,这一手势九指外露即为象徵。类似的又如莲花诀、宝相莲、以及大小猪头诀等,掐之象徵斗姥降临。原来斗姥常趺坐於莲花上,又其拉辇的神兽名獬,形象是猪头上生角,故以之象徵接斗姥驾。
祖师诀中最重要的是天师诀和本师诀,代表本派祖师或者天师降临,有时法师存想自己化身为天师指挥神兵驱邪时用,掐法是左手大指掐二指第一节。
代表神将的诀目数量最多。因为道教神将的数目本来就很多,且各派法术所用的神将不尽相同。就比较重要的而言,有元帅诀,代表雷部元帅;都监诀,代表统领神兵的兵马都监;天丁诀,代表天丁力士;功曹诀,代表召唤神界管理案卷的功曹。其它还有日君诀,代表日君,月君诀代表月君,以及代表五方星斗的诀目。
至於据要对付的对象,以及相关科仪所设计的诀,就更难计其数。因为治病、驱邪、炼度、禳灾的法术门类繁多,相应的诀目也就数量庞大。这类诀目有以所要对付的邪秽立名,如虎目、鬼目;有以法师的行持为称呼,如煞鬼目、禁鬼诀、握雷局;也有以所持神器、手段为号,如三叉诀、剑诀、金桥诀等。相关的法术体系中都绘成诀谱一一载明,法师行法时必须严格依式掐之。 诀目数量繁多,这里所说的只是其主要类型。由於它们的象徵所在,因此主要是掐之表示启请或召唤神
符法精阐
靈符的功效道教除了对神仙的追求以外,还主张通过自身的行为来解救人类,服务与社会,这就主要依靠济度与符咒。
济度就是在现实世界解除信徒的苦难,使他们摆脱疾病和贫穷。其方法是要求人们积德行善,以感动神仙,获得善报,或者坚持诵经。
符咒则是道教的另一大特色,其目的是驱使鬼神,驱逐邪恶,治疗疾病,祈求幸福。它是道士使用的一种文字或图形,一般写在纸上,或布、木片、建筑物上。符咒的文字大部分似字非字,图形也往往奇形怪状,一般人是很难辨认的,其种类也有很多。
在道家的经典中,专门记载了许多符咒,道教将其在实际生活中广泛运用。而且他们非常重视符咒,认为符咒就是具有法力的语言和工具。
这也是道徒修行的一个重要内容,决不外传,而只能由师傅亲自密授。道教认为,对符咒的学习是掌握道法的一把钥匙
一.鎮宅平安符 可用於房屋帶煞,陰氣重等樓宇,如面對電線杆,三尖八角之尖煞,墳頭殯儀館之陰煞,破屋爛地,空置工地..等等。
二.生意興隆符 可助事業轉運,改變局面,更上一層樓。\\
三.驅邪靈符 如懷疑居所內寄居有不乾淨之物,貼符驅之。
四.求子靈符 夫妻各懷一張,效果速現。
五.求姻緣符 可招姻緣,如已有對象可書雙方姓名八字於符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六.和合符 專為男女婚姻感情起變化,亮紅燈,有婚變之兆的人所用。
七.避小人符 可助你遠離小人,可貼於門外,寫字檯底,或帶在身上。
八.招財符 可招來好運財氣。\\
九.驅邪符 可驅邪制煞,去除厄運。\\
十.平安符 吉神扶持,平安大吉。
十一.安胎符 胎神扶持,母子平安。
十二.白虎符 專為祭白虎之用,可防小人及夫妻口角。
符 符是一種被認為能夠召致鬼神、厭鎮精魅的奇特文書。它文字曲折難辨,似書,又似圖,在法中被大量應用。
道符是從哪裡來的?道書上說,它本身是天上雲氣自然結成,「此符本於結空,太真仰寫天文,分別方位,區別圖像符書之異」(《三洞神符記》)。
以後才由太上老君等神仙將它傳授至人間。符書本來源於先民的文字崇拜。
在文明時代,官方文書尤其是命令、政令,具有強制的權威,受其影響,在一般人頭腦中加強了對文字的崇拜。從現有的文獻看,道符形成於東漢,它是將凡間的權利象徵搬至鬼神世界的結果。
道符之造作蓋模仿秦漢時的符傳,主要由中原文字變形而成。符原是古代君主用以傳達命令或者調動軍隊的憑信。起初蓋刻竹為之,後來常用金、玉、銅等制作,朝廷、將帥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為憑信。
執符的使者因代表王命,將領須得聽從其傳達的命令。將人間的符搬到神鬼世界,於是便有天符、神符出現。首先做這件事的當是民間的巫師,戰國的巫師已經使用符,稱為禹符。
(參看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乙本)漢代的巫師在墓門解除一類活動中,更經常地使用符。
這類符,宜稱作巫符,它們正是道符的直接前身。
籙 籙又稱法籙、寶籙,是一種道教符書,被用作入道憑信與行法依據。道教理論認為籙由自然之氣結成,由神人傳授。
《正一修真略儀》云:「神符寶籙,其出自然,故於元始赤明浩劫之初,渾茫之際,空中自結飛玄妙氣,成龍篆(按:一種符字,筆畫曲折每成龍形。)之章,乃元始神尊化靈應氣然也。」籙的功能在於召役鬼神,「籙以檢劾三界官屬,御運元元;統握群品,鑒騭罪福,考明功過,善惡輕重,紀於簡籍,校誡宣示之文;掌覺靈圖,推定陽九百六天元劫數。又當詔令天地萬靈,隨功役使,分別仙品,眾官吏兵,億乘萬騎,仙童玉女,列職主事,驅策給侍之數目。
浩劫無窮,太上十方至真眾聖,皆互稟師資,結盟受授,從俗登真,永保生道。」(《正一修正略儀》)故得其籙者,方能召喚籙上神吏兵將護衛身形,或役之施行道法。同時,它對受籙者也是一種約束,故云:「籙者,戒籙情性,止塞愆非,制斷惡根,發生道業。
從凡入聖,自始及終,先從戒籙,然後登真。」。在長期的演變中,形成了正一、靈寶、上清、神宵、清微、淨明等法籙,以作入道憑信和道階標誌。以籙作為傳承憑信和施法依據的道派世稱符籙派,各符籙道派的籙一般分為若干種,每一種籙在施行法術中具體功用不同。
正一派的《星綱五斗籙》佩以踏罡步斗,《考召籙》以行考召鬼神之術。同時,法籙又是與道階相對應的,如正一法籙原有二十四階,神宵法籙有七階。唐代道教從正一法籙,經三皇法籙、靈寶法籙依次遞升,直到最高的上清法籙,總計一百二十階,最為完備。
元以後,神宵、清微等法籙漸並入龍虎山正一派,元、明時代又由龍虎山大真人總領茅山(上清)、閤皂山(靈寶)和龍虎山(正一)三山符籙,符籙派遂以正一道為代表,正一法籙也增至三十六種。迄今為止,法籙的授受仍是正一派宗教活動的大事,授籙時須舉行重大儀式,受籙後的道士方有做法師的資格。
咒 道教施法儀式中,常有咒語、掐訣、步罡等,它們和畫符一起成為道法的基本手段。
道士以畫符念咒、掐訣步罡來施行法術,以增強人們戰勝邪惡的信心。這些法術本身具有使人類在無法控制的異己力量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和生活信心的文化功能。咒語常和以人體真氣「禁制」鬼神、外物的氣禁術結合在一起,稱為禁咒。有時和符一起出現,稱做符咒。
道士在施行咒術時又往往借助某些中介物,如咒水、咒棗等,這些施過咒術的水、棗也有咒術的效力。
念咒時常常要求與體內的運氣、在意念中存想相關的神靈形象(存想)統一起來。
因為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內氣作用於對象,使之受到控制,或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種方法稱為禁咒,又稱氣禁,簡稱為禁。氣禁的方法在中國古代巫術中就已經使用。
晉代葛洪《抱朴子內篇.至理》說:「吳越地方有稱為禁咒法的,很有顯著的效驗,(那原因)是法師氣充沛。」(吳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驗,多氣耳。)從近幾年來考古發現看,氣禁流行的地區不限於吳越地區。楚、蜀等地區都有類似的方術。
據葛洪的記載,禁咒的應用範圍廣泛,有入大疫不受傳染、驅逐邪魅,禁虎豹蛇蜂、為人治病,乃至於禁水倒流等。氣禁術被道教所吸收,成為道法的一部份,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階籙中專有一種《禁氣籙》,可見已經是整個法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
一般道士在念咒時與內氣的發放相伴隨,念咒兼有以氣作用於對象(通常稱為布氣,又稱內氣外運),因此對於道士平時的煉氣,提出了一定要求。
符咒令 寫符施法一向講究符文與咒令三合,無受請仙、聖、神、佛?令出令者施法無據天兵、神將、仙師、法主難動其符不行。內文不清不知所為何事其符無用。無咒語心訣者欠施法者憑証其符不動。
所以各派皆有其旗符、令符,符帶、花字內亦暗含咒語,符身文內註明用意,符膽(外人看來最覺神祕的地方,因不知情者以肉眼不能看清。)內藏應用花字、?令、炓、日宿、月令、花押、符架等皆全含咒語,而每個花字、宿、令不同的符架都有其獨特的作用,所以寫符者應小心思考其作用而作出配搭。以上所言為三才符的點滴。
祝由符其法有所不同,符中字字畫畫皆咒,每字每畫都入神天兵神將,筆畫起結次序不同,內含屯兵、裝變壇兵、召各營兵將、引兵進壇、天罡、八卦、入命、合令等...佈擅技法。其靈力聚於符身所以不需符膽。
符紙、表章的色,文武筆的運用亦有一定的法則規定,一般符都用黃紙硃筆,黃紙鐵筆多用於魂符、魂表,青綠色紙鐵筆原自古代竹簡符多為躉符。
靈符做好套套有令套套有靈,符寫好當然要?才有功效。
但?符者時常都有一通病,不管你食符、五方符、行兵符、躉符、斗法符、醫病符都合在一起,不管三七二十一懂什麼咒唸什麼...,其實不同的符有不同的?法,要弄清程序做到符與咒合定必套套有令套套有靈!勒水、勒紙、勒硯、勒墨、勒筆,後始得畫符,應念密咒,燒香真心祈禱,取筆以雄姿勢,開眼光全力視注符紙心,開始畫符。
畫符時不可與人說話或不定神者,此符畫得亦不應驗而無效果,始學者,應在口中含水亦是一種修鍊。
符畫後將姿勢威靈入膽,將符念神咒在香爐前之打指時其姿應更展雄姿以降龍伏虎鬼神伏藏法是畫符的心得矣。
勒紙-北帝勒吾紙,書符打邪鬼,敢有不伏者,押赴酆都城受罪刑,急急如律令。
勒水-此水非凡水,北方壬癸水,一點在硯中,雲雨須臾至,病者吞之,百鬼消除,邪鬼吞之,如粉碎,急急如三奇帝君律令。
勒硯-玉帝有敕,神硯四方,金木水火土,雷風雨電,神硯輕磨,霹靂電光芒,急急如律令。
勒墨-玉帝有勒,神墨炙炙,形如雲霧,上列九星,神墨磨,霹靂糾紛,急急如律令。
勒筆-居收五雷神將,電灼光華納,則一身保命,上則縛鬼伏邪,一切死活滅,道我長生,急急如律令。
下筆書符念此-書符神咒-天圓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筆,萬鬼伏藏,急急如律令。
一、符膽:符能驅邪押煞,必須要有符膽貫注在符體裏面,這種符膽是請符神效命;故畫符時,必須以口訣注入符膽,則本符才能通陰陽造化神明的本體。
道符的架構為聚形(合體)和散形(獨體)的複式結合,因「散」成「聚」、因「散」、咒「訣」就是斗綱訣。
二、符腳:一般畫符的程序,大體上有三個步驟,俗稱為:
踏符頭-決定施符的用途與對象。
入符膽-即是貫注符罡,請主事符神入鎮。
叉符腳-本符配合完成的象徵,神力起動。
所以,符腳是符的最後步驟,神力的成、敗在此,故有其重要性,如果忽略,那麼就功虧一簣了,畫符腳亦如入符膽,亦有口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