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09-11-7 16:34:38

天師宗譜

六 十 三 代 天 師道教63代天師: 天師世系帝 王 賜 封封號與贈號備註世系姓名帝 號 賜封年代第
1


師張道陵唐玄宗
唐僖宗
唐神宗
宋徽宗
宋理宗
元成宗
明思宗元寶七年
中和四年
熙寧元年
大觀二年
嘉熙三年
元貞元年
崇禎年間封太師
封三天扶教大法師
加封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
封正一靖應真君
封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靖應真君
加封正一衝元神化靜應顯佑真君
加贈六合無窮高明上帝祖籍江蘇沛豐,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年生,明帝時中舉,任四川江州令,和帝時來龍虎山煉丹,順帝赴四川創建道教,桓帝時在青城山飛升,年123歲,道教稱為祖天師。2張衡元武宗至大元年贈正一嗣師太清演教妙道真君陵長子,156年襲教在陽平山飛升,世稱嗣天師3張魯漢獻帝
元武宗建安廿年
至大元年曹操拜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候
贈正一係師太清昭化廣德真君 衡長子,以政教合一,雄據巴蜀三十餘年葬鄴城,世稱係師4 張盛漢獻帝
元順帝建安廿年
至正十三年曹操封奉車都尉散侍朗加都亭候
贈清微顯教弘德真君魯三子,漢末遷居龍虎山創龍虎正一道5張昭成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清微廣教弘德真君盛長子,居龍虎山,年119歲6張椒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清微廣教弘德真君昭長子,居龍虎山,年百餘歲7張回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玉清輔教弘濟真君椒長子,居龍虎山,年百餘歲8張迥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玉清應化衝靜真君回之子,居龍虎山,年90歲9張符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玉清讚化崇妙真君迥之子,居龍虎山,年93歲10張子祥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上清玄妙大虛真君符之子,居龍虎山,年120歲11張通玄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上清玄沖和真君子實之子,居龍虎山,年97歲12張恒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上清玄德太和真君通玄之子,居龍虎山,年98歲13張光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太玄至德廣妙真君恒之子,居龍虎山,年104歲14張慈正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太玄上德紫虛真君光長子,修道于聖井山,年百餘歲15張高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太玄崇德玄化真君茲正長子,居龍虎山,年90歲16張應韶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洞虛演道衝素真君高長子,居龍虎山,年99歲17張頤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洞虛闡教孚佑真君應昭長子,居龍虎山,年87歲18張士元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洞虛明道讚運真君頤之子,居龍虎山,年92歲19張修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衝玄翊化昭慶真君士元長子,居龍虎山,年95歲20張諶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衝玄洞真孚德真君修長子,居龍虎山,唐武宗賜建真仙觀21張秉一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守玄紫極昭化真君諶長子,居龍虎山,建天師 廟,年92歲22張善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清虛崇應孚惠真君秉一長子,居龍虎山,年87歲23張季文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清虛妙道輔國真君善長子,居龍虎山,年87歲24張正隨宋真宗
元順帝大中祥符五年
至正十三年賜號真靜先生
敕贈清虛文教妙濟真君季文之子,居龍虎山,宋真宗敕建上清觀,年87歲25張乾曜宋仁宗
元順帝天聖八年
至正十三年賜號澄素先生
敕贈崇普濟湛寂真君正隨長子,居龍虎山,年85歲,葬耳口鄉曹家源26張嗣宗宋仁宗
元順帝至和二年
至正十三年賜號虛白先生
贈崇真普化妙司真君乾曜長子,續建上清觀,善吐納27張象中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崇真通惠紫玄真君嗣宗長子,居聖井山,年81歲,其孫張憲為武狀元28張敦復宋神宗
元順帝熙寧元年
至正十三年追封葆光先生
敕贈太極無為演道真君象中長子,年53歲,無嗣,弟敦厚之子景端過繼29張景瑞宋徽宗
元順帝大觀二年
至正十三年追封葆真先生
敕贈太極清虛慈濟真君敦復侄子,年52歲,無嗣,叔敦信嫡孫繼先過繼30張繼先宋徽宗
元武帝
元順帝崇寧四年
至大元年
至正十三年賜號虛靖先生
敕封虛靖玄通弘悟真君
敕贈虛靖玄通弘悟真君景端長侄,9歲嗣教,13歲應詔赴闕敕建上清正一宮、天師府、演法觀,年36歲,葬安徽天慶觀,終生不娶,無子,著《虛靖語錄》七卷31張時修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正一弘化明悟真君敦直長子,繼先叔父32張守真宋孝宗
元順帝乾道六年
至正十三年賜號正應先生
敕贈崇虛光妙正應真君時修長子33張景淵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崇真太道真君守真長子,葬上清呂家源34張慶先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敕贈崇虛真妙光化真君景淵長子,好酒,宴坐而化35張可大宋理宗
元世祖嘉熙三年
至元廿八年賜號觀妙先生,提舉三山符篆
敕贈通玄應化觀妙真君守真次子,主領龍虎宮,葬瑞訂觀,丞相江萬里撰碑文36張宗演元世祖
元世祖
元成宗至元十三年
至元十四年
元貞元年賜封嗣漢天師
敕授沖和真人掌江南道教事
贈演道靈應沖和玄靜真君可大次子,官居二品,書頌而化37張與棣元世祖至元廿八年授體玄弘道廣教真人,領江南道教事宗演長子38張與材元成宗
元成宗
元武宗元貞二年
大德八年
至大元年授凝神廣道真人,領江南道教事
加授正一教主,兼領三山符篆
授金紫光祿大夫留國公,賜金印、視一品宗演次子,官居一品,善書畫,遺頌而化,葬金溪鳴陽山39張嗣成元仁宗
泰定帝
元順帝
明太祖延佑四年
泰定二年
至元三年
洪武三年授太玄輔化應道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篆,掌管江南道教事
加授正一教主,知集賢院道教事
特製加封知集賢院事,追贈正一教主,崇道大真人與材長子,化為舟中,工書畫,尤善畫龍,畫作有《廬山圖》傳世40張嗣德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授太乙明教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篆,掌管三山道教事與材次子,能書畫,微疾而化,生前在杭州鑄“上清宮銅鐘”傳世41張正言元順帝至正十三年授正一嗣教弘文廣教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篆掌江南道教事嗣德長子,微疾而化42張正常明太祖
明太祖洪武元年
洪武五年授正一教主護國闡祖大真人,主領道教事給銀印,視二品加賜永掌天下道教事嗣成長子,敕建大真人府,撰《天師世家》一卷,微疾而化43張宇初明太祖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
永樂四年授正一嗣教闡祖光范大真人,奉旨編修《道藏》正常長子,人稱列仙之儒,撰《龍虎山誌》10卷,《峴泉集》12卷,歷代天師的佼佼者44張宇清明成祖
明宣宗永樂八年
宣德元年授正一嗣教光祖演道大真人,主領道教事
加封正一嗣教靜洞元大真人正常次子,善書畫,敕管武當山,中秋集歡,雷擊而化,著有《西壁文集》45張懋丞明宣宗
明英宗宣德四年
正統六年封正一嗣教演法大真人
加封正一嗣教弘化妙應大真人,主領道教事正常三子,娶王候劉基侄女為妻46張元吉明英宗
明太宗
明憲宗正統十年
景泰六年
成化三年授正一嗣教崇法真人,主領道教事
授正一嗣教洞譯音大真人,賜尚方寶劍
授正一嗣教妙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懋丞之孫,善畫符,居一品,但品行不端,死後葬本裏播基灣47張原慶明憲宗成化十三年授正一嗣教保和守道大真人元吉之子,娶國公朱儀之女為妻,葬金溪長生觀48張彥羽頁明孝宗
明世宗弘治十四年
嘉靖五年授正一嗣教丞先弘道大零點人
授正一嗣教葆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原慶長子,娶王候柳文之女為妻,建上清宮、真人府和正一觀,善詩文,葬弋陽疊山書院49張永緒明世宗
明世宗嘉靖廿八年
嘉靖三十年授正一嗣教崇道大真人
賜伯爵祭服彥羽頁長子,10歲襲教,善劍術50張國祥明神宗
明神宗萬曆五年
萬曆三十五年襲教賜玉印金冠帶及“真人府”、“宗傳”匾額
奉旨撰《續道藏》,授正一嗣教闡元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加增太子少保永緒堂侄,娶駙馬謝公之女為妻,補寫《天師世家》,輯《龍虎山誌》三卷,編《續道藏》等書,葬金溪明陽橋51張顯庸明熹宗
明思宗
清聖祖天啟六年
崇貞元年
康熙四十二年封正一嗣教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加贈太子少保
追贈光祿大夫國祥長子,著《三教同涂論》、《金丹辯惑論《浴梧詩集》等書52張應京清世祖
清世祖
清聖祖順治六年
順治八年
康熙四十二年命襲職掌理道篆,給一品印
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追贈光祿大夫顯庸長子,郡主朱氏封為一品夫人53張洪任清聖祖康熙四十二年追贈光祿大夫,到顏氏封一品夫人應京長子,葬金溪朱坊54攻繼宗清聖祖
清聖祖
清聖祖康熙二十年
康熙三十五年
康熙四十二年授正一嗣教大真人,賜書上清宮匾
賜乾坤玉劍
授光祿大夫葬洪任長子,筱嶺背南山55張錫麟清世宗
清世宗雍正殛年
雍正五年授光祿大夫,妻韓氏封為一品夫人,奉詔入覲,病故于杭州,婁近恒請旨由慶麟署理大真人事繼宗長子,年29歲署理真人張慶麟
張昭麟清世宗
清世宗雍正九年
雍正十三年命署理大真人,協修上清宮
命署理大真人,授光祿大夫錫麟二弟
錫麟三弟56張遇隆清高宗
清高宗
清高宗乾隆七年乾隆十七年
乾隆三十六年奉旨隨叔父昭麟入覲,襲爵賜書“演教宗傳”牌匾
左都御史梅轂成劾降為五品
追通議大夫錫麟之子,1740年,婁近恒撰《龍虎山誌》16卷57張存義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襲爵由五品晉三品,賜老子繡像,授通議大夫遇隆之子,年28歲,無嗣,以堂未能起隆襲教58張起隆清高宗
清高宗
清高宗
清仁宗
清穆宗乾隆三十九年
乾隆四十五年
乾隆五十年
嘉慶~同治任河南開封布政使(縣丞級)
奉旨襲教、授通議大夫
重修宗譜
贈通議大夫錫麟繼子,葬正一觀59張鈺清仁宗
清德宗嘉慶年間
光緒三十年整修上清宮、天師府、正一觀,追贈光祿大夫起隆之子,葬南極觀60張培源清穆宗
清德宗同治十一年
光緒三十年 鈺長子,曾在鄉里督辦團練,葬于南極觀61張仁政清穆宗
清德宗
清德宗同治元年
光緒十六年
光緒三十年 培源之子,光緒年間赴川省祖,葬于青城山62張元旭清德宗光緒三十年
民國三年
民國八年 仁政長子,中國民國道教總會發起人。病故于上海,葬楊家山63張恩溥 民國十三年
民國三十七年 元旭長子,善畫符,1949年2月去台灣,1969年12月底病故于台北,由堂侄張源先在台灣繼承64代天師http://taoismdata.org/images/pixel_trans.gif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師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