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頂宮
九霄萬福宮 九霄萬福宮(俗稱頂宮)座落于茅山主峰大茅峰巔。創建於西漢時三茅真君得道飛升之後,初為石壇、石屋,祀三茅真君石像;元代延佑三年(西元 1316 年),敕建賜額聖佑觀,專祀大茅真君茅盈;明代萬曆二十六年(西元 1598 年),又得敕建殿宇,賜名九霄萬福宮。 宮內原有太元、高真、二聖、靈官、龍王五殿堂;藏經、聖師兩樓閣;毓祥、繞秀、怡雲、種壁、禮真、儀鵠六道院,左右兩側道舍、客堂等建築近百餘間。建築雄偉壯觀,殿宇金碧輝煌,整座宮觀,氣勢磅薄,規模宏大,後經戰火及人禍日漸被毀。現有建築與規模多為近年重新修建。九霄宮坐北面南 , 東西對稱,整個建築,依山借勢,結構嚴謹,佈局合理,自南至北,層層而上。 前為寬闊平坦的磚墁廣場,廣場東西長約 80 米,南北寬約 40 米,廣場東西兩側各建山門一座,東山門正額書 “ 茅山道院 ” 四個黃色大字,背額上題 “ 紫氣新輝 ” 四個隸書大字,左右側門分別書以 “ 出玄 ” 、 “ 人牝 ' 。此門是沿盤山柏油公路驅車登峰入宮者必經之處;西山門為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上下二層,均寬三間,下層中間為徒步登山者必經之道;兩側為道院小賣部;廣場南側護以石欄,扶欄俯瞰,峰巒之間,田野之上,阡陌縱橫,車來人往,稻田片片,農舍幢幢,池水如鏡鑲于大地,溪流似帶飄過小橋,一派江南田原風光,令人陶醉,引人遐思,舉目遠眺,層層雲霧飄飄渺渺,蒼蒼峰巒隱隱現現,宛若東海蓬萊仙山,變化無窮,景象萬千,使人頓有如入太虛登臨仙境之感。回道北望,九霄宮紅墻縈繞,高聳入雲,入宮之處靈宮殿額鑲嵌 “ 敕賜九霄萬福宮 ” 的七個石刻大字,殿門兩側墻壁之上分別書以 “ 道氣長存 ” 、 “ 萬壽無疆 ” 八個磚刻大字,筆力蒼經,字大如鬥。門前左右兩側各蹲立石獅一尊,雕像精美,栩栩如生,殿下石階兩旁各立鐵質旗桿一根,桿上各立盤龍雲鬥。上挂 “ 國泰民安 ” 、 “ 風調雨順 ” 黃幡。東西對稱,直插雲霄,迎風飄展,旗聲遠揚。
上攀二十余級臺級步入靈官殿,殿寬三間,殿內正中神臺之上供奉道教護法神王靈官塑像,塑像身披金盔金甲,腳踏風火輪,右手執九節神鞭,左手掐靈官訣,赤面三目,怒目而視,威立巡察,鎮守宮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之神,手執刀戟,分列左右,五尊塑像皆為站式,均高四米有餘,威風凜凜,氣勢雄雄;殿內抱柱聯曰:“十萬朝山非是別,忤逆子孫休見我;一半進香也有功,孝順兒女皆為你”。
出靈官殿門,拾階而上為藏經樓,因古為宮內藏存道經之所,故名。磚木結構,上下兩層,上層為茅山道教音樂演示廳,下層為宗師殿,中間供奉上清派第一代宗師魏華存元君、兩側分別祀以張道陵、楊羲、葛洪、陶弘景四神。緊依藏經樓上層北側東西各有一室,東為寶藏庫,用於進香焚表;西稱坎離宮,是出入藏經樓上層之通道。坎離宮門兩側磚壁間各鑲嵌石碑一通,東為清代道光二十八年( 1848 年)修復靈官殿、龍王殿香火爐捐助銀兩者功德碑,西是清代所立石碑,碑上刻有明末清初陳鳳梧遊茅山所作 3 首詩。
坎離宮西側壁下有一清澈見底的清池,終年不涸,古稱 “ 天池 ” ,傳為“神龍所都”。池之南側畔立一巨型九龍壁。壁長 19 米,高 6 米,壁頂覆以綠色琉璃瓦,臨池壁面之上,九條雕工精細、形態各異的蛟龍騰駕於濤濤碧浪之上,隱現于朵朵白雲之間;壁下正中塑一碩大龍頭,昂首挺立。龍身隱于九龍壁內,龍尾又露出水面。又有兩小龍頭伸向水面,吐出清泉,池周圍飾以雕欄。
過藏經樓,繞高 5 米的鐵鑄表爐,北越 14 級石階至頂宮主殿 —— 太元寶殿。此殿面寬三大間,進深四楹多,面積約 200 平方米,是九霄宮內的主體建築,為該宮道士早晚誦經及日常舉行各種宗教活動之所;殿內寬闊明朗,宮燈高懸,鐘鼓磬鼎週全,幢幡惟幕掩映,日夜香煙繚繞,終年蠟火通明,正中神臺之上三茅真真君紫緞披肩,茅盈居中,懷抱如意,正襟危坐,茅固、茅衷手執玉圭,拱手兩側;四值功曹分列臺前左右,在宮燈與蠟火的照耀下,映襯于各色幢幡帷幕之間的三茅真君貼金塑像,金光閃爍,瑞氣耀人,顯得格外肅穆安祥而慈悲;殿之兩側的神臺上,馬、溫、趙、岳四大元帥,手執法器,威立鎮守。三茅真君神臺背面塑設立體道教仙島。島上 32 尊道教神仙個個形態不同,尊尊神情各異,是道教多神信仰思想的體現。殿後東供土地神劉甫塑像;西奉財神趙公明金身塑像;左右兩側殿壁之間分別鑲嵌 45 個石刻茅山各方神仙與歷代得道仙真者的牌位,是研究茅山道教歷史與神團體系的珍貴資料。殿內前側左架一面大鼓,右懸一座巨鐘,均為宮內報時及舉行宗教活動所用法器,按理應為晨鐘暮鼓,即左鐘右鼓,但此處鐘鼓位置卻異於常規,每天晨撞西鐘,暮擊東鼓,自古至今代代如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拜問宮內諸老道長,無人能以解答,遍閱茅山道教古籍,也未有只字片言記載,其中緣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究竟何因所致?時至今日尚無一人知曉,有待世人研究解答。
太元寶殿前東側為迎旭道院,道院坐東朝西,面寬三間,進深四楹,上下二層,上為道舍,下設道院商店,道院緊北壁下向東開一小門,門額鑲篆體“白雲道院”磚刻四字,門左側墻壁間嵌有清代光緒十六年(西元 1890 年)所立《重修太元寶殿碑記》石碑一通;東過小門,長廊曲回,沿廊北行再順階東下步入寬暢的水泥平臺,台東峻空懸建倣古樓閣一棟,名養真堂,堂內共三層,總面積達 600 余平方米,堂內房間裝飾精美,乾淨衛生,環境清雅,居住舒適,可同時接待 40 位賓客下榻;住于堂內,每日清晨出堂東門,步上堂廊,憑欄東望,遇晴之時,一輪紅日從東方地平線上冉冉升起,霞光萬道,蔚為壯觀,逢陰之際,霧氣縹緲腳下,雲海遊蕩山間,峰東大小山巒仿佛大海之上的島嶼,時隱時現,變化萬端,身臨其境,觀此景象,使人大有飄飄欲仙之感。
太元寶殿前西側是儀鵠道院,道院坐西面東,與東側迎旭道院左右相對;是“道家書屋”所在地,出太元寶殿後門,平地之上築一石臺,臺高 2 米, 9 米見方,以青石石條砌起而成,臺上四週繞築白色石欄,石欄欄板外側壁畫之上分別雕刻道教八仙圖像,間乙太極八卦圖案,臺上立石坊一座,坊高 6 米,寬約 4 米,坊之正額刻“三天門”三字,兩側坊柱石刻楹聯一幅,左雲:“修真句曲三峰頂”;右曰:“得道華陽八洞天”,為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黎遇航手書。相傳此處是當年大茅盈登仙飛升之地,古時為茅山九霄宮道士拜符上表之所,故名“飛升臺”,又名“升表臺”,因為此處是茅山主峰的極高之地,故而稱臺上石坊名曰“三天門”,以形容其高入雲天;整個臺坊,雄渾古樸,莊重大方。中秋之際,夜深人靜,登臨臺上,舉頭仰望,月色融融,銀河淡淡,俯首四瞰,群峰皆夢,寂然無聲,山水迷離,鳥樹朦朧,只見天在上,更無山與齊,恍惚猶如在夢中,飄然欲仙九重天。
飛升臺後是二聖殿,因殿內正中神龕間供奉三茅真君之父茅祚與母許氏貼金塑像,故名。左右神龕之間分別祀奉送子娘娘與眼光娘娘坐式塑像,殿內蠟火通明,香煙嫋嫋,氣氛莊嚴;兩扇殿門之上合繪一幅巨型黑白太極圖,左側門扇繪白為陽,右側門扇繪聲繪色黑為陰,白中有黑寓意陽中含陰,黑內有白點象徵陰中藏陽,門合陰陽相抱以成圓形太極圖,門開陰陽分離則變為兩條陰陽魚,此圖寓意玄深,哲理奧妙;殿脊正中飾以磚雕鏤空二龍戲珠,極顯神聖莊嚴。
二聖殿東建鋼筋水泥倣古樓閣一座,上下兩層,下層兩間均為道舍,上共五間,通為一室,名曰“白鶴廳”,現為“茅山道教博物館”,館內陳列有宋徽宗賜給茅山道士劉混康的八件珍寶之中的前四寶——玉印、玉符、玉圭、呵硯等茅山道院珍藏的道教文物和有關圖片。樓下東側開圓門,出門沿階而下為宮內對外營業餐廳。
二聖殿西築一座鋼筋水泥倣古樓閣,名曰“怡雲樓”,分上下兩層,下層為“上清玉器店”,上層為怡雲茶室,室南側木刻抱柱對聯雲“一壺天地開仙境,百里風煙入畫屏”。室中木桌木椅,紫壺紫懷古色古香,茶韻誘人,遊山至此,置身室內,把茗細品茅山道士以茅山優質泉水沖泡的色如晶瑩碧玉、味香溫馨宜人的茅山茶,或靜聽老道長講述美麗而神奇的茅山傳說故事;或欣賞古樸幽雅、優美動聽的茅山道教音樂;或與眉清目秀的茅山道士暢談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茅山道教文化……這一切都將使你耳目一新,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宮之西側半山腰間,廟宇數間,青磚筒瓦,古樸自然,小巧玲瓏,名曰“半山土地廟”,廟內供奉茅山土地神劉甫泥塑貼金坐像,每日香火不斷,遊人不絕。
大茅峰既是茅山的主峰,又為茅山風景名勝區內的最高峰,此峰集茅山福地精華于一體,結華陽洞天靈氣于一峰。茅山整體山形酷似橫臥于江南錦秀大地之上的一條綠色巨龍,大茅峰則猶如巨龍之首,伸入雲天,九霄宮又恰似點綴于龍頭之上的一顆光彩奪目的寶珠,金碧輝煌。峰上景色秀美,風光迷人,春夏秋冬,登峰眺望,景致各異,美不勝收;陽春三月,峰巒嫩綠,桃紅李白,花草飄香,春意盎然;酷暑夏日,山巒競翠,流雲飄渺,清風送爽,愜意無窮;落木深秋,山瘦森薄,紅葉含笑,松濤呼嘯,逸趣橫生;落雪隆冬,滿山遍野,銀裝素裹,峰巒如玉,分外窈窕。大茅峰外名勝古跡比比皆是,自然景觀星羅棋佈。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遊山登峰,觸景生情,吟詩作詞,撰文記行,如李白、顧況、李商隱、皮日休、韓愈、劉長卿、王安石、范仲淹、趙孟俯、唐伯虎、李東陽、康有為等人,均都留有膾炙人口的遊茅山登峰的詩詞歌賦與遊記及墨寶。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01.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02.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03.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04.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05.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06.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07.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08.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09.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10.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11.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12.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13.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14.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15.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16.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17.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18.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19.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20.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21.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22.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23.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24.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25.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26.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27.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28.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29.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30.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31.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32.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33.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34.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35.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36.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37.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38.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39.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40.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41.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42.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43.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44.jpg http://taoismdata.org/ts2/ts200711050045.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