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09-11-5 13:17:11

道教歷史(隨唐五代時期-唐代道教的發展)

唐代道教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道教理論建設方面有很大的發展。唐代,涌現了許多道教學者,如孫思邈、成玄英、李榮、王玄覽、司馬承禎、吳筠、李荃、張萬福、施肩吾、杜光庭等,他們對道教的教理、教義和修煉方術等方面作了全面的發展。由於唐皇室的大力倡導,唐代研究老莊思想蔚然成風。當時王公大臣及儒生、道士等紛紛研究和注疏《老子》、《莊子》,據不完全統計,隋唐時代注疏箋解《老子》近30家;其他受老莊思想影響的理論著作也很多,如通玄先生的《體道論》、司馬承禎的《坐忘論》等等。特別是以成玄英、李榮為代表的崇玄學派,對當時和以後的道教理論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2)道書數量益增,並彙編成藏,正式刊行。唐代對道教經籍繼續加以收集和整理,于開元(713—741年)中,纂修成藏,目曰《三洞瓊綱》,總計3744卷(一說5700卷)。天寶七年(748年)詔令傳寫,以廣流佈,名《開元道藏》。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道藏。
  (3)道教科儀,在唐代有較系統的發展。道教科儀在南朝陸修靜時已初具規模,唐代道士張萬福、張繼先和唐末五代的杜光庭等對道教科儀、經戒法箓傳授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增刪,使其更加豐富和完備。特別是唐末五代的杜光庭(850—933年)所著的《道門科范大全集》(87卷),將道教主要道派的齋醮科儀加以統一併使之規範化,集唐代道教齋醮科儀之大成。他所制定的道門科范,大多為後世道教所沿用。
  (4)道教內丹道在唐代有很大的發展。金丹術(外丹服食)在唐代雖處於興盛階段,但已暗現衰相。由於服食金丹有副作用,因此便促使金丹術由外丹向內丹轉變。內丹術可追溯到古代的神仙方術。在唐代,內丹道已有教大的影響,此類道書,紛紛出現。如崔希范的《入藥鏡》、吳筠的《南統大君內丹九章經》、陶植的《陶真人內丹賦》等等。至唐末五代,道教內丹道已經盛行起來。這一時期倡導內丹道的著名者為鐘離權和呂洞賓。故將其所倡導的內丹修煉術,謂之鐘呂金丹道。後世道教全真派即尊鐘、呂為祖師。
  (5)道教宮觀不僅遍佈全國,且規模日益宏大。自南朝道教宮觀制度形成後,道教宮觀逐漸增多。到唐代,道教宮觀幾乎遍及名山都邑。據杜光庭中和四年(884年)十二月十五日的記載,唐代自開國以來,“所造宮觀約1900余(座),所度道士計15000余人,其親王貴主及公卿士庶或舍宅舍莊為觀並不在其數”。其中,如太清宮、太微宮、紫微宮等主要供奉老子的宮觀,規模可與皇家的殿堂相比擬,對以後道教宮觀的建築規模和建築藝術都有直接的影響。
  (6)在唐代,較大的道派是茅山宗,其次是樓觀派,此外還有張天師一係的復起。唐天寶七年(748年),玄宗令有關部門審定張天師子孫,將有封植,以隆真嗣,並冊追祖天師張陵為太師。至中晚唐時,逐漸形成龍虎山天師道,即所謂龍虎宗。這一派在帝王扶植下迅速壯大,為宋元以後龍虎山天師道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樓觀派是繼北魏寇謙之的新天師道之後,在北方興起的另一道派。以陜西周至縣樓觀為它的活動中心。據傳樓觀為周時關令尹喜之故宅,晉永興二年(305年),尹喜之弟太和真人尹軌下降古樓觀,授樓觀道士梁諶丹書數卷而去。兩晉時,樓觀道士很少。北魏太武帝始光(424——428年)中,道士尹通事馬儉法師于樓觀,道術精進,名聲遠播,頗受太武帝禮遇。於是道士牛文侯、尹法興等人接踵而來,道士增至40余人。其後王道義、陳寶熾、李順興皆為世所欽敬。樓觀道士逐漸增多。樓觀道的鼎盛是從北周開始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尊禮道士王延、嚴達,在廢除佛、道之後,又大量吸收樓觀道士入通道觀。隋文帝時,又重修樓觀宮宇,度道士120名,羽流精煉,朝野宗奉。唐初,高祖對樓觀道亦很器重,武德七年(624年)又親詣樓觀,祀老子。高宗時授樓觀道士尹文操銀青光祿大夫,行太常少卿。大體說來,樓觀道在北周曆隋至唐初,一直是北方最大的道派,在歷代帝王的支援下,一直比較興盛。安史之亂後,方漸趨衰落。至金哀宗天興(1232——1234年)年間,因遭兵燹,樓觀焚燬殆盡。至元代,全真道加以修復,樓觀道亦合併于全真道。樓觀道士特別重視《道德經》,以它為主要的傳習經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教歷史(隨唐五代時期-唐代道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