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歷史(魏晉南北朝時期-崛起中的東晉道教)
至東晉,道教逐漸從低谷中崛起。其表現之一是,道教的神仙理論獲得了重大發展,並初成體系。這以倡導神仙道教的理論家和實踐家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內篇》為標誌。葛洪(283—363年),字稚川,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是東晉著名的道教理論家、煉丹家、醫藥學家。他一生著述不綴,養生修道,以丹鼎生涯終老。葛洪最有代表的著作是《抱朴子》一書。全書分為《內篇》和《外篇》。《內篇》講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禍,屬道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
葛洪《抱朴子·內篇》總結了戰國以來神仙家的理論;又繼承魏伯陽的煉丹理論,集巍晉煉丹術之大成,所舉仙經神符,多達282種。當代著名道教學者王明先生在《抱朴子內篇校釋》的序言中謂:“總的來說,《抱朴子·內篇》是道教史上一部具有比較完整的理論和多種方術的包羅萬象的重要著作。”《內篇》充實和發展了神仙道教的學說,促使道教轉向以追求長生成仙為最高目標,在道教思想教義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內篇》的問世,標誌著金丹道教神仙理論體系的確立,同時,也標誌著上層神仙道教勃興的開始。
表現之二是,繼葛洪之後,又出現了傳授經係而形成的上清、靈寶、三皇等道教經箓派。
《上清經》係是由巍華存(252—334年)創始,由楊羲(330—387年)、許謐(?—376年)共同完成的,其主要經書為《上清大洞真經》及《黃庭經》等;《靈寶經》係是由葛巢甫(葛洪的族孫)所撰作而成,其主要經書為《元始無量度人經》;《三皇經》係是由西晉鮑靚傳《三皇文》至東晉而顯於世的,道教所說的《三皇經》,包括《三皇文》和《五嶽真形圖》。
《上清經》係的問世是楊羲和許謐、許翙繼葛洪之後對神仙道教的又一次改革和發展,它為道教茅山宗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上清派其修行理論認為人身中各部位均有真神鎮守,修道者思神服氣、叩齒咽液、固精安神,輔以誦經念咒,便可以內保臟腑,外卻災邪,飛生成仙。上清派著重個人修煉,開創人物又均係高門士族出身,有教高的文化修養,因而易被上層社會所接受和讚賞,這是此派能夠不斷發展壯大的原因之一。
靈寶派以重視符箓科教和齋戒儀軌,注重勸善度人,宣稱“普度一切人”。靈寶派在修持方法等方面,吸收了天師道和上清派的長處,使它的宗教活動能吸引群眾,成為晉末宋初很有社會影響的大道派。後衍變為閣皂宗。
巍晉時期,除上述葛洪金丹派神仙道教、上清派、靈寶派外,還有李家道、帛家道、于君道等較有影響的道派。另外,有顯于後世的樓觀道、龍虎宗、凈明派,都可以追溯的巍晉時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