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4-11-4 16:09:25

乡里有个"府" 蹊跷有来由

明光北面有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庄子不大可名子却很响亮,叫"赵府"。乡里有个"府"真是蹊跷。自古故事多蹊跷,这赵府的来历就是一段蹊跷故事。
话说朱元璋在抹山二郎庙出生时,天放红光,云生五彩,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各村各庄。就在离二郎庙不远的地方有个小村子,村上有个大户人家姓赵,村名也就叫赵郢。赵姓中有个年长位尊的老者,人称赵爷,赵爷家境殷实,乐善好施,他听说二郎庙来了户讨饭人家,便叫自己的老伴和儿女们经常送些吃的、穿的、用的东西。朱元璋的母亲陈氏是个受人滴水之恩誓当涌泉相报的人,对赵爷的扶贫救急之举甚是感激,但当时家贫如洗无以为报,便让朱元璋认赵爷夫妇做义父义母。在朱元璋记事后,陈氏不断讲起赵爷恩德,要朱元璋牢记心中。
当时,元朝末年,昏君无道,平民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时间不长陈氏母子离开了二郎庙,继续以讨饭度日。
转眼间元朝灭亡,建立明朝。忽然,有一天有快马飞驰赵郢,送来一道皇帝诏书,召赵家派人进京面圣。赵家上下几十口做梦也想不到会有皇帝诏见,不知是凶是吉,又不敢不去,便火速召集家族中人商议。最后商定派赵爷的三儿子赵三随差人进京面见圣上。
赵三为人憨厚老实,算是赵家出过门见过世面的人。可赵三毕竟心中没底,一路上心里像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进了京城(今南京)入了宫,赵三被安排住下,等待皇上召见。在宫中赵三找太监、宫仆打听,知道当朝皇帝就是当年出生在抹山二郎庙的朱元璋,这才定了神,心中不慌了。
这日,朱元璋得闲,传旨召见赵三。赵三被带上皇殿,叩拜礼毕,叙了一会儿旧。朱元璋问赵三:"要做个几品官?"赵三原以为皇上要赏个千斤万两黄金白银,没想到要他做官,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又想到就凭我爹是皇上的义父,要个官总要比县官大才是,但是高了又怕皇上说他太贪,干脆经七品县太爷高三品就行了。于是,赵三狠狠心说:"万岁在上,小人要做个十品官。"满朝文武大臣听他这么一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多嘴。朱元璋内心发笑,哪有什么十品官呢?此人莫非没有做官的命?但又一想抹山地处偏僻,山民渔夫有几个能知道官场品位呢?便说:"赵三,你看那边挂着的是官服,任你选一件,选中几品官服就封你几品官。"赵三看着那些官服上的图案大都是龙呀、蟒呀的,他自小就听说过皇帝大臣才穿龙袍蟒服,他哪里敢要。赵三一边想,一边看,最后取下一件没绣龙蟒图的紫红色长袍。朱元璋一看他选的是件元外袍,暗暗叹道:"此人太善,不做官也好。"随即降旨划给赵家一马之地算是报答当年接济之恩。并派内侍随赵三返回给赵家划地。
这赵三不知一马之地是多少,差人指点他说:"你骑马一扬鞭马奔驰所经之地就都划给你家。"于是赵三选了一匹好马,出门后扬鞭向马屁股上重重一鞭,那马扬起四蹄飞驰而去。赵三因在高兴之中一时大意,没留意马跑的方向。飞马一路向西,没跑多远一条池河挡住了马儿的去路,马儿在河边停了下来,差人只好把赵郢至池河边这一带的土地划给了赵家,打上地界后返京复命。
因赵爷是当今皇上的义父,县官、州官自然对赵家十分敬重。赵家有了钱重新盖了更大的豪宅。那赵三常对围着他的人吹,说他原想要个比县太爷大三品的官,应该是个府官,没想到把品数说错了。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就把个赵郢改称"赵府"了。赵家豪宅盖好后,县太爷为讨好赵家又亲自将写有"赵府"的一块门匾送到赵家。从此"赵府"这个蹊跷的乡中之"府"也就被一代代叫开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里有个"府" 蹊跷有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