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4-8-5 19:13:42

孔子的“仁”

  孔子在生前,并不像死后那么得意。他的祖上虽然出身于宋国贵族,但避难于鲁,家道衰落。孔子幼年丧父,给人打工,记账放牛都干过。大约三十岁左右开始讲学,五十多岁时在鲁国当了几年官(中都宰和司空),他看不惯当时的官场,官场也有点看不惯他。孔子一心向往的是恢复周礼,而当时的诸侯国已经“礼崩乐坏”,鲁国已经多年由季氏执政,公室只是挂个空名。于是孔子辞职不干,带着弟子周游列国,然而,连恪守周礼的鲁国都接纳不了他的思想,其他国家就更不值得一提。周游列国不仅有生活上的窘迫,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拒斥。看在孔子的声望上,有的国家招待还算周到,但也有的傲慢不带搭理;至于孔子的治国学说,似乎当时的统治者都不愿意采纳。晚年的孔子,实际上死了从政的念头,全力整理《诗经》、《尚书》、《春秋》等文献,述而不作,并未留下什么个人专著。他的弟子把孔子的言论辑录成篇,成为后来的《论语》。后人讨论孔子的思想,基本以《论语》为依据,参照《史记·孔子世家》和《孔子家语》等文献。

  说起来,孔子在当时,就是一个关心时事的旧式知识分子,很不得意,诸侯国的领导们几乎没有人把他提出的治国方略当回事,使孔子碰了不少软钉子。即便赞扬孔子的,也同孔子想的不大一样。比如,齐景公问政,孔子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高兴了,应道:“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显然,孔子强调的是君主要像个君主,大臣要像个大臣,表面上说的是组织定位,实质上阐明的是行为规范。在孔子的眼里,如果君主不像尧舜禹汤而像夏桀殷纣,大臣不像伊尹傅说而像费仲恶来,那就失去了统治的正当性。然而,齐景公对“君君臣臣”的理解却是等级秩序可以保证自己的享受,否则就吃不上饭,丝毫看不出齐景公对君主需要以德服人、以身作则的感悟。这种理解恐怕只能让孔子更为失望。多次碰壁的经历,使孔子有时也发一点小牢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还有一次,他甚至试着走夫人路线,见了卫灵公宠爱的南子,因为这位风骚夫人的名声不太好,还引起了弟子子路的不满。所以,当有人以“丧家狗”形容他时,他竟欣然笑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北大学者李零把“丧家狗”解释为“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理想追寻者,是坚守自己信念的堂吉诃德,倒有几分贴近。但是,这种带点调侃的严肃,又引发了儒学粉丝的不满和抗议。看来,直到今天,评价孔子依然是个难题。



  由于《论语》是一种语录式记载,孔子的思想必须由后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梳理其中的脉络,根据碎片化的只言片语还原出思想概貌,所以后代关于孔子思想的争论相当多。但是,不管如何争论,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就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仁”。在《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就是“仁”,按照杨伯峻先生的统计,一部《论语》,讲“礼”的地方是75次,还包括“礼乐”并提在内,而讲“仁”的地方达109次。相比而言,《左传》讲“礼”的地方达462次,而讲“仁”的不过33次。孔子对“仁”的解释也最多,尤其是以仁释礼,成为孔子思想的一个主线。在孔子的言论中,即便没有提到“仁”字的地方,往往也说的是“仁”的内涵和外延(如关于“忠恕”的言论)。可以说,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

  《论语》中关于“仁”的解释,最主要的有以下内容: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德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颜渊》)

  孔子对仁的这些解释,含义极为宽泛,而且在不同情境下解释并不相同,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说法,甚至面对同一个学生也有不同角度的阐发。大体上,孔子的这些言论包括了仁的价值指向、仁的行为准则、仁的外在表现、仁的评价标准、仁的实现途径等方面。儒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观由此确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孔子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