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4-8-5 17:23:08

儒家经典重释的当代意义(六)

   (二)“内圣外王”的批判性思考

     可以说,今天的新儒家提出“内圣”开出“新外王”是一种拯救人世的努力,但也有问题。因为“内圣”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五大方面的内容,都是跟自己个体相关的,这叫“内圣”之学、修养之学。这五点很重要,但却不一定能够开出“新外王”。“外王”就是社会制度、社会秩序,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圣”能开出“新外王”比较困难。因为,前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强调的是心性调养、自我陶冶,因此修身是一个自我提升、灵魂净化的过程。这一点很多人都会认为是不错的,但是要说道德很好了就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今天看来可能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社会并不仅仅包含个体的方面,还包括制度的方面。一个灵魂再好的人,如果没有一个健全良好的社会制度,他的好就不可能被他人接受,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形成平等对话,这个社会也不能达到良性循环。所以,人类仍然需要具有公正性、合法性的制度,制度的建立仍然是必要的。因为用心性只能起到陶冶心性的作用,但并不必然开出新外王。教育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灵和道德,但教育不可能直接影响这个社会。我认为,从内心进行教育就可以对政治有直接的影响还是太理想化了。在这一点上,新儒家有他们的局限性。

    但是制度好了,并不意味着无论什么样的官吏,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治国。尽管我们拥有了一个健全良好的制度,并不意味着一个好的社会,制度是一种安排社会生活的方式,一个健全良好的制度确实可以遏制人不犯罪,可以遏制人不因小失大,可以遏制人不去懒、馋、占、贪、变、败,但是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如此。在一个人自己内在教养不严的情况下,也就是“内圣”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有一天他身居高位,很可能会以制度的合法性做出祸国殃民的事情。所以我也不同意西方只要制度好了,这种制度就天然地保证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治国。这样的看法同样是偏颇的。在东方的强调心性陶冶和西方的强调制度方面应该形成互补,应该进行和谐对话,而不要形成二元对立。应该说,一方面个体需要提升,灵魂需要净化,另一方面制度需要加强,由此使得制度和灵魂成为一种互动的圆融的和谐的模式,而这就是解决未来天下太平、人类和谐的关键。

     (三)格物的精神指向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序谈了一遍之后,又反序地谈了一遍,说明八目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当你穷极观照那个物,你就可以获得一种智能。当你获得了一种智能以后,你的意志可以正平。因为只有智能的人才可能剔除内心的私欲,尽可能地使自己公平、公正和善良。一个蒙昧的人,你要求他的意诚,他可能会诚,但是你要他完全消除私利却不可能。意诚才会心地端正,心地端正才会言行得体、修养合度。这样才可以让整个家族生活整齐、规范、良善和和谐。有了这种能力和品德,就有资格服务社会,才可以去治理国家,成为一名好的官吏。治理好国家以后,才可以使得天下太平,使得人类的大同世界到来。

    这是中国古代所说的由小及大、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不要以为小事就可以做,小恶就可以做,小事就可以不在乎、没有什么关系,小节可以不断地犯错。这完全错了。往往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小时候的某个习惯可能决定他一辈子的胜负。这就在于他是否认真地去格物了,是否获得了对内在自我的一种提升,从而彰显一种差异性的精神魅力。

    “东坡画竹”的故事就深刻体现了这一点。苏东坡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是书法家,写过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他是诗人,写过著名的西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他是词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唱千古;他是一个大文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还是一个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⑦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画的竹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不合乎规范。竹子都是青绿色的,但他用朱砂来画,用红色来画竹。他画出的竹子是红色的,而且不画出竹叶有光的一面,而把竹子画得竹影婆娑。这使他受到一些同僚的耻笑,说你画竹都没有去格那个竹,没去仔细观察仔细琢磨竹子,去把握那个真实精深之竹。苏东坡说,我把握的恰好就是那个去其表面现象,得其神得其本质之竹。可以说,正是因为他观竹观得如此深厚才可能出现独属于苏东坡的丹竹、赤竹。他用红色画竹子,画的竹子就是心中之竹、胸中之竹、人格之竹、一片丹心之竹。用东坡的诗来说明:“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书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文与可也画竹,画的竹又跟苏东坡不一样。苏轼诗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文与可画的是弯竹。谁都知道,竹是一杆直上苍天、中正挺拔、虚心境界、高风亮节。但文与可为什么画弯竹?那就是文与可心中、胸中的情感意志之竹。文与可的“弯竹”表明,知识分子哪怕是被压到了巨石之下,也要挺出来、昂扬向上。这就是知识分子那种九死而未悔、不屈服于任何恶势力的光辉形象。

    郑板桥也画竹,他又不一样,从竹子那婆娑的身影当中,从风吹过竹子的声音当中,他听到了民间的疾苦。正可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从三个画竹的故事可知,观物很重要。在观物过程当中,人就在诚意正心,就在推己及人地将美德和明德推向社会,让整个社会充满人间的温暖和温情。在这个意义上,诚心仍然是我们今天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

    (四)修身为本的人文内涵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最高领导人到一般老百姓都有一样的规则,都应该把修养身心看作自己处事的根本。修身为本的“本”就强调每个个体、全体民众乃至最高统治者都应该去修身,无分上下,这是超越上下关系的人伦大本。只有这样,整个民族修养才能得到提升,全民才会有教养,这个社会才会是一个文明知礼的社会。这是中国文化当中的一个可贵的因素。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如果根本是混乱的,本质是差的,本质出了问题,但却把那些花枝招展的枝叶、那些末梢还做得金辉灿烂,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做到了也只是一时的,因为表面的繁华是掩盖不住本质的虚空的,建立在本质的空虚之上的繁华也会迅速衰败。“华而不实”或“外强中干”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正因为本乱、无本、无实,末才不能得到治理。“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句话是说,应该厚的心灵、灵魂而不去厚,应该薄的功名利禄欲望而不去鄙视摒弃。这种当厚不厚、当薄不薄的结局就是相反的。如此,这个人他要想成功,要想成为一个很高尚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从大说到小,从天下说到“格物”,又反过来,从“格物”说到天下,然后又再反过来,指出去追逐末流而舍弃根本,追逐虚假现象,否定本质的真实和灵魂的升华,而要成为一个良善之人、能去治国之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学》开篇便表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个人的修养很重要,即修身为“本”之“本”就是一切事情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根本,你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不是进步,而是“巩固错误”。

    很多人住在豪华的别墅里,但他们的灵魂空虚。因此,中国儒家所说的修身为本对丰富灵魂极为重要。如果是一个情趣高尚的人,哪怕住到陋室,也可以写出《陋室铭》(刘禹锡)这样的好作品来。哪怕处于污泥,在污泥浊水当中,也可以出污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这就是修身为本的当代思想价值,如果追逐舒适的生活而遗忘了根本的修身,那么即使得到最好的生活条件,依然没有得到最好的生活。

     除了“本”,还有一个字是“止”,终止的止。同时这个“止”还有前面所说的是“诗意栖居”的意思。“止”告诉我们,有些事是不能做的,到此为止,那是个底线,最后我们才可能心定,心定就是目标坚定,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就叫“无欲则刚”(林则徐),最后才会得。我们特别喜欢说两个字,叫“舍得”,舍才能得,说明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就是《大学》“八目”的很重要的思想启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儒家经典重释的当代意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