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儒家心理学思想探析
摘要:历代儒家大师非常重视代写论文对人性和人的心理规律的探讨,在 他们浩 如烟海的着述中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宝藏。为了建构中国化的本土心理学以及适应和谐社会 的需要,我们必须对这些宝藏进行挖掘和整理。关键词:儒家;心理学思想;中庸之道
一、儒家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将散见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荀子》等及历代大儒着述中的儒家 心理学思想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尚志
儒家非常推崇“尚志”教育。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认为“ 志”,对于个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人一生功业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才,更取决于 志。张载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志大则才大,事业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 久则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认为志向远大恒久是事业、才能以及 品德发展的根本保证。
儒家不但重视立志要远大、恰当,而且重视“养志”,即日常生活中不要过于着重物质利益 的得失和虚名的毁誉,要追求精神志向的高远,做到得失不计于心,万物不萦于怀。诸葛亮 将之概括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在实施志向的漫长过程中要有坚强的意志力。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吟:“穷且益坚,不坠 青云之志。”苏轼《晃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 志 。”这些不朽的名句,都说明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意志品质对于实现远大的志 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知人
对人的甄选在古代称为“知人”。知人是用人的基础。儒家非常强调知人的重要性。中 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被历代儒家奉为经典,其中就明确提出知人的必要性:“知人 则哲,能官人”,意即只有聪明睿智的人,才能了解别人,才能用人得当。汉魏时期的刘劭 在《人物志》序言中也写道:“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 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意思就是说,善于知人是圣贤聪明智慧的最显 着的特征,也是最可贵的品质。只有知人善任,才能人尽其才,使社会各方面的事业兴旺发 达。
古之学者不仅了解知人的重要性,也了解知人的困难与艰巨。因为人心险于山川,难于如知 天 。用心理学的话来说,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人善于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象戴着面具一样 ,很难进行度量。但为了选拔人才的目的,又必须发展知人的方法与技术。刘劭对此进 行了有价值的论述,提出了着名的“八观”和“五视”。通过“八观”,刘劭精辟地分析了 表面现象与深层结构、动态反应与稳定特征、气质与才能性格、情绪欲望与前途志向、短处 与长处诸方面的辩证关系,这对于今天领导干部的知人用人也不乏借鉴意义。
(三)善任
知人是用人的前提和基础,用人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儒家对用人也提出了宝贵的见解 :1.用人不疑。即给人才确定职责后,必须尊重和信任下属,对属于下属职权范围内的人 和事,他拥有处理的自由和权力,主政者不能疑神疑鬼,动辄干涉,否则不利于发挥下属的 作用,并造成彼此的隔膜,最终妨碍整体效能的发挥。2.能与任宜。心理学承认人的才能 具有个别差异性,应在任用时就考虑到这种个别差异性,统筹安排,使具有某种才能的人处 于 最合适的岗位上。只有让最适合的人从事最合适的工作,人适其职,职得其人,才能真正做 到世无弃人,人尽其才。3.材与政合。刘勋认为,任用人才时不仅要能与任宜,而且要材 与政合,即根据不同的政情和民众心理来任用一定的人才。4.用长避短。
(四)慎处
儒家非常重视环境对人个性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们很难提防, 往往在不 知不觉中就被熏染,被环境影响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 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修,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 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儒 家不仅重视环境对人个性的影响,还对环境进行了细分。如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把环境分为两 个层次,即社会风气的大环境和居住交往的小环境,并详细论述了这两种环境对人的影响。 《列女传•母仪》中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形象地说明了古人不仅重视社会风气这 个大环境的影响,也非常重视居住交往这个小环境对人个性的陶冶作用。
(五)尊师重教
从孔子开始,历代儒学大师都以教书育人为本职工作。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儒家总结出了丰富的教育 心理学思想。首先是尊师。儒家将教师的地位提高至“天地君亲师”的高度,何也?“尊师 而后重教,师严而后道尊。”其次是重教。孟子主张的“性善论”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 , 表面上看针锋相对,其实从强调教育这一角度评判,两者又是相通 的。孟子强调性善,但又说人之善性藏于内心,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将之发掘出来;荀子强调 性恶,但认为教育有“化性起伪”的功能,即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将天生的恶性化掉,勉力 为善。
二、儒家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以人为本
自从古老的典籍《尚书》提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之后, 绵延数千年,绝大多数思想家都认同“天地之间人为贵”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将这一“以 人为本”的思想发挥至极致,提出了“民为邦本”的着名论断:“民为邦本,社稷次之,君 为轻”。及至孟子,提出了“王道”和“霸道”两种政治选择,并认为“保民而王”的王道 政治远优于穷兵黩武、严刑峻法的霸道。所以历代儒生歌三王而斥五霸。
儒家十分重视伦理道德,以道德论人性和人生修养,乃至管理社会和国家。作为中国传统道 德基础的“仁”,其本质涵义就是“以人为本”,所谓“仁者人也”(《礼记•中庸》),“ 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都表达了儒家重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价值观。从 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孟子更主张统治者要修德慎刑,以“仁”来治天下。孟子在《孟子• 离娄下》里指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他认为,只要统治者能够真正地实行 仁政,治国一定会产生较好的绩效,所以要求统治者以“仁”为己任,推行人本管理。
(二)以德为先
儒家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德为先,提倡贤人政治,崇尚以德治国,强调统治者的道 德素质。《诗•大雅•丞民》载:“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指民众的本性是喜爱有德之人 。《礼记•大学》中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在《论语•为政 》篇里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们都认为无论齐家与治国,领 导者都要 发挥表率作用。孔子的“政者正也”,更把管理道德化,要求领导者自身要正:“其身 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管理者本身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百姓 是 否服从统治,取决于领导者本身有无道德感召力。领导者在实施管理时,若能以自身高尚的 品德来教育部下,则领导者就会象北斗星一样处于群星环绕的位置,具有权威性和凝聚力。 孟子更进一步发挥了这种以德为先的思想,认为统治者统理万民的权力并不是上天或祖先赐 予的,而是以德治国换来的,如果统治者不能修身养德,上天就会假民众之手,收回这种权 力,将其奉予新的有德之主。在讲到周武王杀商纣王的史实时,孟子说:“吾未闻轼君耳, 盖诛一匹夫耳。”
(三)中庸之道
人们曾错误地批判中庸之道,或认为它是不思进取,或认为它是耍滑头,回避矛盾 ,搞调和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人们又重新认识到中庸之道的价值:
1.凡事 要适度,适可而止,否则就会过犹不及。西方哲人也认识到,“真理向前多走一步,就会变 成谬 误。”
2.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从事物对立的两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就能统 一考虑到矛盾中对立的两极,不至于出现偏颇,在对立面的互补中取得一种整合效应。
3. 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刘劭曾在《人物志》里指出:“夫中庸之德,其质无名。故威而不硷 ,淡而不酸,质而不缦,文而不缋。能威能怀,能辩能讷,变化无穷,以达为节。是以抗者 过之,而拘者不逮。”这里说明了中庸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能衡量事物的情势相应地变通。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它的要领。中庸之道正是以这种灵活多变而见长。
4.保持矛盾双 方的协调。《礼记•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 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的目的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四)和为贵
儒家还非常强调“和”。这种“和”既是“和谐”、“协调”的意思,也有“合作”的涵义 ,因而它体现了中国“和合文化”的精粹。《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强调先王治理国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使国内上下达于和谐。孔子对于管理国家特 别强调“和为贵”。他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荀子•王霸》篇也指出:“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则百事不废。”孟子更进一步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在纷繁复杂,矛盾重重的社会生活中,上下和谐,人际协调,是国家安 定、社会发展的前提。王安石据此指出:“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但儒家所 说 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和。对此,孔子做出了明确说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和的各方面有所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孔 子反对人云亦云,盲目附和,而是追求一种有原则的协调与和谐。这种思想不仅可以减少各 种矛盾和冲突,维持社会稳定,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刘崇德.人性之谜——刘劭《人物志》注释与研究•人物志序[O].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21.
[2][宋]蔡沈,注.新刊四书五经•尚书•周书•泰誓上[O].北京:中国书 店,1994:100.
[3]诸子集成•论语•子路卷十六[O].湖南:岳麓书社,1996:345.
[4][宋]蔡沈,注.新刊四书五经•四书集注•中庸章句[O].北京:中国书 店,1994:18. 不错,写的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