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4-8-5 17:07:56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所蕴含的心理学智慧也始贯穿人类发展的始终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为现代心理学发展提供着永恒的灵感与启发,为心理学明心见性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元素

       儒、道、佛是中国文化中的三大传统思想,也是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精华所在。俗语说“三教归一”,即三教“同归于心”。

      (一)儒家文化与心理学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儒家非常重视人性和人的心理规律,十分重视伦理道德,以道德论人性和人生修养,乃至治理社会和国家。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基础的“仁”,其本质既是“以人为本”,所谓“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都表达了儒家重视以人为本的观点。《尚书》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尧、舜、禹代代相传的“十六字心经”,被认为包含着儒学之精髓,其关键在于对“心”之觉悟。在孟子的《尽心》中,明确地提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把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皆归于心,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儒家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见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荀子》等著述中。

       在中文汉字和汉语词汇中,人的思维、情感和意志,都是以心为主体,同时也包含着“心”的整合性意义。这也正如“思”字的象征,既包含了心与脑,也包含了意识和潜意识。《礼记•大学疏》称之为“总包万虑谓之心。” 通常与人的心理有关的汉字,都会有“心(忄)为伴。例如:思、虑、想、恩、意都源于心。每一个心部的汉字,都有其心理的内涵和心理的意境,都再现了中国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的心理学的光芒。

      《易经》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盛誉。《易经》中卦辞和爻辞所运用的象征或比喻与无意识所表达的本性认知是相互影响的,其心理学思想具有改变思维方式和心灵暗示的功能。在《周易》之象辞中集中反映着这种象征性的启示,诸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载物厚德。” 乾坤中包含着一种“君子之道”,渗透着人格心理学的内涵。

      (二)道家文化与心理学

      道教注重生命本原,主张"安时处顺"、"天人合一"及“天人感应”。在道家思想中,“道”是根本,对于能包融天地、无形无迹的道,唯有“心”才能够把握。因此,道家提倡修"心",以心为本,修心正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针对于生命、死亡及生存方式的心理调适。

         道教提倡的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也是庄子对于自己的心理调适疗法。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到庄子家里,却见庄子正对着妻子的尸体席地而坐,一边敲着盆状的瓦缶,一边高声歌唱。惠子十分气愤,上去指责他不该如此无情,“你不哭也就罢了,竟然敲着瓦缶高歌,岂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放下手中乐器道:"非也!你未见我之悲伤,只因我悲已过,她刚死之时,我悲痛万分。睹物思人,心如刀绞。但后来,我忽然领悟了!”庄子站起身,继续道,“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凋于秋霜,万物兴歇皆自然。秋去冬来,冬去春来,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变化着。人的生命正如这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样。人起初是没有生命的,更不用说形体和气息了,经过变化形成了气,气再经过变化形成了形体,形体又变成生命,现在又经过变化回到死亡。她现在安安静静躺在天地之间,而我却为她哭泣,这不是没有明白天命的表现吗?所以我停止哭泣而放声高歌。”

      为死亡的亲人而悲伤,是人之常情,但是,庄子却从中感悟到死亡与自然变化之法则一样,顺应自然规律就不会为死亡而悲伤不止。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生死观,他把生死看作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和法则,道法自然,一切随顺.


      (三)佛家文化与心理学

      佛教源于印度,而盛于中国。在佛教思想中,有“三界惟心”及“万法唯心造”的说法。佛教主要针对众生的心病,即无明烦恼的根治。佛教从"根"(生理)、"尘"(社会环境)、"识"(心理)三缘和合的整体角度来审视人的存在。佛教从人的生死观所引发的种种烦恼出发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阐释烦恼的害处,开示人心的无限潜能及心性,从而解除痛苦、超越生死。了解人类心灵深处的究竟需求。佛教针对心理疾病,提倡"修心",采用内省似的证悟,从日常生活做起,礼拜、忏悔、唱咏、打坐等等。佛教认为,心灵的力量可以产生治疗效果,如果运用禅定之法,使心思专注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放松心情,可以达到治疗心身疾病的作用,这是运用了心理学上的心理暗示,或“自我催眠”的心理调整方法。

      一次,佛祖释迦牟尼在王舍城的灵鹫山对众人说法时,见一个老妇人因儿子死了而悲痛欲绝,嚎啕大哭。自从儿子下葬那日起,老妇人就不进饮食,呆坐在墓碑旁,望着儿子的坟冢以泪洗面。

      释尊(佛教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扶起老妇人道:"老人家,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老妇人流着泪说:"我唯一的爱子死了,没有他,我无法在这个世上独活,我想随儿子而去!"

       "宁愿自己死去,也要让儿子活着,你是这样想的吗?"释尊问。

     "佛陀啊!您能做到让我的儿子复活吗?"老妇人高声问佛,充满希望。

     释尊微微一笑,静静地回答:"你给我拿火来,我就运用法力让你的儿子复活。不过,这个火必须来自从未曾死过人的家庭,否则,我做了法,也是无用的。"

      老妇人闻言,停止哭泣,立刻跑到街上,逢人就问:"府上曾经死过人吗?"

      大家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她,"自从有老祖宗以来,哪有没死过人的人家呢?"人们反问她。

      老妇人一直奔波到夕阳西下,访问了不知多少户人家,始终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火,她无奈失望地回到释尊面前说:"我就是找不到您要的火,怎么办呢?"

      释尊笑了起来,说道:"你还不明白吗!自开天辟地以来,哪有不死的人呢!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要失去亲人,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死亡的,你为什么就想不开,执迷不悟呢?"

      面对一个持久悲哀不解的老人,释尊先给她一个足以兴奋的承诺,然后让她离开坟冢(脱离诱发悲哀的环境),到处去询问火的过程就是和人群接触的过程(改善孤独的心情),到处奔走的体力运动,可以充分释放精神压力(利用运动消耗能量,释放压力,是现代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然后,当她在体力和情绪都放松的时候,点出问题的关键(有生就有死,你有何想不开),点醒了执迷不悟的老妇人。这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心理治疗案例。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西方许多著名的学者、心理学家,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从中找到了心理学的灵性精髓。爱默生喜爱中国文化并留下了《爱默生与中国儒学》,莱布尼茨从中国的《易经》中获得灵感,撰写了专著《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心理学家荣格、马斯洛,都认真研读中国文化,并受益匪浅。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以及他所提出的超越性心理学,都渗透着从中国文化中获得灵性的思想。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其自传《回忆•梦•思考》中感悟到,童年对石头的冥想是他与“道”的缘分,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和沟通。他引用老子的话来结束他的自传: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汉书•礼乐志》)”荣格曾经说:“《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他将中国文化作为他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阿基米德点”。

      利策玛博士认为,《易经》充满灵性,充满了深刻的心理学意义,包含着西方深度潜意识心理学以及分析心理学的深刻道理。他说,“《易经》中包含着原型力量,这种力量代表了生命的变化以及其意义的体验。”他曾经这样介绍他们所翻译和注解的《易经》:“我们这部书是把富有灵性的《易经》,作为一种心理学的工具。”

      当代“原型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者黑尔曼(James Hillman)感慨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正如他本人所说,中国的太极图就是一种永恒的原型,永远都散发着启迪人心的灵光。

      美国心理学史家加德纳•墨菲(G.Murphy)曾说过:世界第一个心理学故乡在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和独特的心理学体系。这源于《黄帝内经》和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黄帝内经》中阐述的心理学内容无疑就是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人的躯体疾病,《黄帝内经》已经注意到寻找致病的心理因素,从自然天候、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性、社会环境等多方因素去阐述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的规律。《黄帝内经》指出:“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其中,喜怒、惊恐都是心理因素,表明心理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中国文化以其博大精深,与心理学息息相关,本文对此做一简要探讨,权当抛砖引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