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成语与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学术随笔)
《周易》之所以能对后世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它所蕴涵的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逐渐渗透到民众的深层意识和日常生活中。《周易》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许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成语之中。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这些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取象思维、辩证思维与中和思维。取象思维。取象思维以具体事物为载体,靠想象去推知抽象事理,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它是我国原始先民认识外部世界、把握自然规律以服务于自身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始。“枯杨生稊”就属于用这种取象思维构成的成语。《周易·大过》中有:“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这里将自然界枯老的杨树生长出嫩芽与人间的老夫娶少妻联系起来,取其相似点进行想象,然后比附推论出“无不利”的结论。由《周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一句浓缩而成的“仰观俯察”这一成语,也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用这种取象思维方式构成的成语,在《周易》中俯拾皆是,如“藏器待时”、“群龙无首”、“水火不容”、 “龙吟虎啸”等。
辩证思维。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的辩证思维传统,而《周易》应该是其最初源头。《易经》试图用两个具有对立性质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来概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这是以理性思维方式掌握世界的开始,其中就包含着许多朴素的辩证思维因素。《易传》则把潜藏于《易经》中朴素的辩证思维因素揭示出来,孕育成了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雏形。源自《周易》的许多成语都蕴涵着这种辩证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例如,“否极泰来”、“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居安思危”等成语,把“否”和“泰”、“盈”和“食”、“平”和“陂”、“往”和“复”、“安”和“危”等互相对立的概念联系起来,指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这就是从自然变迁和人类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哲理智慧。《周易》中蕴涵着这种辩证思维方式的成语还有不少,如“革故鼎新”、“周而复始”、“数往知来”等,或从事物发展的趋势、或从事物发展变化的形态、或从事物数量变化的状态来说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方式。
中和思维。“中”即中正、不偏不倚;“和”即和谐、和洽。中和思维,是指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和谐、平衡状态,不偏执、不过激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同样发端于《周易》。《周易》中有许多成语就蕴涵着中和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谐、平衡的向往与维护。比如,由《周易·系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而形成的成语“刚柔相济”,意思是刚强的与柔和的事物互相调和补充,使之恰到好处。另外,像《周易·谦》中有:“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这句话包含了两条成语:“裒多益寡”意思是说从多的一方取出一部分,加之于少的一方;“称物平施”意思是说称一称东西的轻重,平均分配于人。类似体现中和思维的成语在《周易》中还有不少。 支持~支持~
页:
[1]